2025 年 10 月,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后,中方始终没发贺电,这事儿看着蹊跷,其实一点不意外。
这位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刚上台时把 "中国是重要邻国" 挂在嘴边,结果没半个月就彻底变脸,对着中国亮出了硬姿态。
嘴上喊友好,转头就反华
![]()
高市早苗竞选那会,总提要 "稳定推进中日关系",上任初期,还通过外相释放过协作信号,甚至叫停了内阁成员窜台的计划。
本来想她刚上任可能会稳一稳,但后来发现想多了,她的国际首秀选在 10 月初的东盟峰会,按说这会该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协作、区域安全协调,结果她一开口就跑偏了。
东海、南海、台海全被她挨个点名,一口一个 "这些地方的军事活动对日本构成安全威胁",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她的心思。
![]()
台海是中国内政,跟日本没半毛钱关系,她非要往乌克兰危机上扯,说白了就是给外部势力插手找借口。
东海和南海那边,明明是日本自卫队总往跟前凑,搞抵近侦察,她却倒打一耙说中国 "挑衅",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操作,别说中方不买账,连有些日本媒体都看不过去。
防卫费狂飙,绑定美日同盟
![]()
东盟峰会的戏刚落幕,高市早苗就马不停蹄飞往美国,她和特朗普一起登上了美军 "乔治・华盛顿" 号航母,这哪是参观,分明是场高调的军事秀。
在航母上,她直接宣布要把防卫费占 GDP 2% 的目标,从 2027 年提前到 2025 年,日本的财政状况早就不乐观了,政府债务已经突破 1200 万亿日元,这么加军费,钱从哪儿来?
无非是增发国债,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更让人意外的是,特朗普还暗示让日本把防卫费提到 GDP 的 5%。
![]()
高市早苗吓得只能含糊其辞,说会 "逐步提高",她这是既怕得罪美国,又怕国内民众反对,左右为难。
不仅如此,日本还在修订安保文件,要加入 "反击能力",说白了就是搞进攻性武器,美军的 "堤丰" 中导系统也计划部署到日本,这导弹能覆盖中国东部沿海。
如此看来,日本已经从美国的 "盾牌",慢慢变成了对准中国的 "长矛",这对东亚安全可不是好事。
![]()
经贸绑太紧,脱钩不现实
高市早苗一边跟着美国搞 "供应链去中国化",逼日本企业迁厂,一边又说 "不跟中国脱钩",这种矛盾的说法,实在让人搞不清她到底想干嘛。
中日经贸关系早就深度绑定了,2024 年两国贸易额有 3180 亿美元,中国连续 15 年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
日本的丰田、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占了全球三分之一还多,村田制作所这些电子企业,大部分订单都来自中国。
反过来,中国也是日本农产品的大市场,2024 年日本对华出口的牛肉、水果、大米就超 120 亿人民币。
没了中国市场,多少日本农民得亏本?个人觉得,她想靠 "反华" 讨好美国,却忽略了日本企业和民众的实际利益,这步棋走得实在不聪明。
![]()
踩红线无信义,关系难维系
面对高市早苗的一系列操作,中方的态度很明确,王毅外长专门给日本外相打电话,点出 "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根,也是两国最基本的信义"。
这句话分量可不轻,相当于直接警告她,触碰这些红线,就等于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根基,中方其实给过她机会,"听其言,观其行" 这句话,就是想看看她会不会真的重视中日关系。
![]()
但显然,她没珍惜这个机会,一边喊着 "中国是重要邻国",一边在国际上给中国扣帽子,一边想从中国市场赚钱,一边又跟着美国搞对抗。
如此表里不一,中方怎么可能发贺电?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高市早苗要是继续把 "反华" 当投名状。
踩着中国红线往前走,不仅会让中日关系持续紧张,最后亏的还是日本自己,信义这东西,碎了就很难粘回去,希望她能早点认清现实,别再一条道走到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