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城”心而治,“桥”见实效

0
分享至


编者按

2024年12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巩固拓展新兴领域全覆盖攻坚行动,把党的工作更好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和人群中。要强化党建引领,把重心落到基层,不断创新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着力抓好网格治理、协商共治、减负增能。把基层党建全覆盖与网格治理更好结合起来,推进“多格合一”,做好综合网格,更好贯通街镇与居村、打通围墙内外,推动条块结合、组织融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合力破解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难题,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层如何将市委部署转化为生动实践?

“上海宣传通讯微刊”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全市216个街镇开展调研,与各街镇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对话,了解基层的创新与实践经验,并在其微信公众号“书记论坛”栏目推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系列报道,陆续分享基层实践的火热经验。


城桥镇滨江大堤沿线风貌

今天走进城桥镇。这里是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不仅承载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核心功能,更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桥实践”。让我们一起跟随城桥镇党委书记董玲娟,探寻城桥镇的治理智慧与为民温度。

走在城桥镇的街头巷尾,让人能感受到的不只是崇明岛的江风海韵,还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治理新风。从网格治理的“敏捷响应”,到新兴领域的“红色聚力”,再到小区物业的“协同共治”……一系列显著变化,映照出城桥镇党委以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推动基层各领域深度融合与创新的治理图景,也让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01

网格赋能:实现工单办结率100%,满意率提升27%

走进东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派热闹景象映入眼帘:综合网格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的便民活动正在有序进行,不少居民和周边新兴领域从业者纷纷前来,排队理发、测量血压,孩子们则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手工,现场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人群中,城桥镇党委书记董玲娟向《上海宣传通讯》介绍,这样的活动在社区已形成常态,正是镇里推动多元参与、促进融合共治的生动缩影。边走边谈间,她进一步指出:“崇明是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作为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桥镇也曾面临‘条块分割’带来的治理困境,群众诉求常在部门间‘打转’。为此,我们以系统思维重构治理架构,打造立体化网格治理体系,推动“多格合一”从顶层设计走向实践。”


东江社区开展便民活动

董玲娟解释道:“简单来讲,就是把过去分散在党建、城管、城建、城运、公安、市场监管等条线的力量,统统‘装’进3个综合网格,实现‘网格一吹哨、部门齐报到’,让治理资源真正沉下去、活起来、联起来,解决群众迫切需求。”

数据提升见实效。今年以来,城桥镇以综合网格为载体,聚焦12345热线中的疑难重点事项,着力推进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的转变,实现工单办结率100%,先行联系率99.88%,解决率89.57%,满意率89.06%,其中满意率同比去年提升27%,展现出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的同步提升。

网格赋能见成效董玲娟举例说:“比如,农村设摊会销情况屡禁不止,城管来了摊贩跑,城管走了摊贩回,像是一场无休止的‘猫鼠游戏’。而现在,第一网格的微信群里居民随手一拍、问题一传,30分钟内,城管、公安、市场监管三路人马联合到场,1小时10分钟,乱象彻底清理。”

更值得一提的是,“五诉五办”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董玲娟指着人民路党群服务中心展示墙上的第三网格区域向《上海宣传通讯》介绍,通过“主动发现、精准派单、限时办结”的运行闭环,“五诉五办”真正成为精准对接民意、高效办理实事的关键抓手。


城桥镇第三网格工作站展板

“接诉即办”实现快速响应。比如,三沙洪路菜市场垃圾乱倒问题,通过“一网统管”平台一键派单,镇市容中心次日就现场核查并启动专项整治。不到半个月,回访中,反馈人连连称赞:“现在干净多了,走在路上都舒心!”

“难诉联办”展现出协同攻坚的合力。一起因历史遗留导致土地边界不清的邻里纠纷,单靠村委或派出所都难以解决。镇平安办牵头,联动城建中心、城管等部门,并请来村居达人和退休干部共同参与,最终促成双方在法律框架内协商、在乡情基础上和解,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不诉自办”让群众成为治理的主角。怡祥居西苑小区业委会在汛期来临前主动排查,发现50棵大树严重影响采光与安全,便自发征询民意,联系绿化部门制定修剪方案,最终获得95%以上的居民支持,顺利推动项目落地。这种“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氛围,正是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的生动体现。

“重诉专办”机制显示出其精准攻坚的效能。金日东苑外墙脱落问题涉及物业、房管、施工方等多方主体,过去容易陷入“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僵局。如今,通过组建专班,“一案一策”推进,统筹维修资金、施工遴选与居民沟通,实现从“回应一个诉求”到“解决一类问题”的跨越。

“治理并非冷冰冰的管理,其深层内核,应是有温度、有回应、能感知的服务。”董玲娟表示,通过“7255工作法”,即70%服务、20%管理、5%执法、5%共治,城桥镇正让每一个网格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02

党建聚新:816名新就业群体人员融入“城聚新·桥连心”服务圈

城桥镇共有市场主体3445家,其中新就业群体816人。如何让这股蓬勃的“新力量”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董玲娟的答案是:用心打造“城聚新·桥连心”品牌,通过“三步走”摸清底数、“三支撑”筑牢阵地、“三要素”优化服务,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至新兴领域的每个角落。

“底数清,方向才能更明。”董玲娟介绍,城桥整合区大数据平台、市场所、经管中心及村居力量,通过数据交叉比对,为实地走访“瘦身减负”。同时,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服务模式,形成“动态排查、精准纳管、双向联动、严格管理、暖心关爱、激励作为”全流程工作闭环,深入网格、企业、党员中间,动态更新“两企三新”数据库,每月跟进、了解流动党员与其所纳管党支部的联系、活动情况,确保新兴领域主体和党员“一个都不能少”。目前,全镇已建新兴领域党组织37家,联系党员329名,26名流动党员在这里找到了“家”。

“阵地强,服务才能落地。”董玲娟表示,城桥正全力构建“圈层式”党群服务阵地体系:新建人民路党群服务中心,升级镇级中心,改造社区站点,形成“1+45+108”的阵地网络。在此基础上,创新覆盖模式,实现对4个商业街区、2个产业链条、1个快递外卖群体党支部及45个村居零散对象的无缝覆盖。更关键的是,推动力量下沉,由镇主要领导担任总网格长,整合各方力量组建“十员”赋能团队,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


人民路党群服务中心为外卖骑手推出10元爱心餐

“服务优,凝聚才能同心。”董玲娟接着说,城桥镇不断做实“城心聚力”区域化党建,推动区级单位与“两企三新”结对,形成39个“一支部一实事”。做优“燃”行动商圈党建,在万达商圈等点位嵌入服务功能,推动商圈党建“十大服务行动”落地,开展商圈特色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建红”真正带动“商圈热”。还建成10个骑手驿站,配备充电桩、共享柜,推出“10元爱心餐”“亲子套餐”——这些看似细微的安排,恰是奔忙者最渴求的“温暖补给”。

而服务的温度,更在人与人的联结中流淌。城桥镇全面深化开展“五新”行动,引导新兴领域群体积极当好“新宣讲员”“新公益员”“新平安员”“新网格员”和“新急救员”。党员骑手黄凯辉,以退役军人的本色带动同行参与社区服务,免费为困难群体送餐、送药,并在党组织支持下成立“新星”工作室,开设红色、公益、实践、榜样四类课堂,成为传递政策、服务社区、激发担当的“红色能量站”。八一路商户龚律英主动开办城“星”守护晚托班,为外卖骑手解决子女看护难题,卸下了奔波路上的“心头石”。


新兴领域骑手参加“新”平安员宣传活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治理联动与温情传递,也在城桥镇“最年轻”的社区——东江社区中得到激荡回响。“针对社区年轻群体多、在职党员多、二孩家庭多,文化需求高、参与意识强的‘三多两高’特质,我们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量、民主议事激活治理、文化艺术点燃创新,全面唤醒社区自治潜能。”董玲娟介绍。目前,东江社区已建立“社区主理人”机制,广泛吸纳在职党员、青年家长及新就业群体中的热心人士,挖掘出一批社区达人,推出夜跑团、书画室、瑜伽班、爱心助老、健康管理等13个常态化项目。这些活动不仅让亲子互动、文化体验、健身公益在“家门口”温暖相遇,也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了融入社区、共建共享的参与渠道。学员与老师的双向奔赴,持续为社区注入崭新活力和共建动能。

03

物业焕新:“红色物业”破解135个问题,整改率达100%

城桥镇既有设施老旧、管理薄弱的小区,也有管理规范的新建住宅区,面对这种新旧二元结构如何平衡?董玲娟说:“城桥正开展以‘党建强、治理优、服务好、居民赞 ’为目标的‘红色物业’实践,来逐步改变全镇的社区面貌。”

“我们从织密组织体系入手,推动14家物业公司、8个业委会成立党支部,实现了物业公司党组织全覆盖。”董玲娟介绍。更值得一提的是,“交叉任职”带来的化学反应——物业党员成为社区党组织的兼职委员,社区干部进入业委会,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配上“党员中心户+楼组长”的微网格,物业骨干兼任网格员……这些举措让党的组织根系深深扎进小区楼组,党建与治理不再是“两张皮”,而是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双周分析会

机制活了,治理才能顺畅。城桥镇创新构建的“三驾马车”协同机制,推动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真正形成合力。董玲娟介绍:“每周的碰头会像家庭的‘茶话会’,及时通气掌握动态;双周的分析会则是‘专家会诊’,对难点问题集体把脉;每月召开的党建联席会议更是社区的‘议事厅’,大事要事共同商议。”这套环环相扣的“三会”制度,实现从问题发现到解决的全流程管理。今年以来,已成功解决各类物业问题135个。

施策准了,难题才能破解。面对居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城桥镇推行“一小区、一清单、一方案”,将问题精准分为基础类和攻坚类。截至目前,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60项基础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率100%。而对那些牵涉面广、历时较长的28项攻坚类问题,特别是“三跨问题”,镇里实行组团领导包联制,定期调度推进。针对12345热线中物业问题集中的社区,由主要领导和副书记亲自跟踪,直击问题裉节。例如,金悦府二期在新交房阶段,通过提前介入研究管理方案,明确装修规范,有效预防了违建问题,实现从“被动接诉”到“主动治理”的转变,相关投诉工单显著下降。

监督实了,服务才能提质。“为确保物业服务提质增效,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督考评体系。”董玲娟介绍,《物业服务企业测评方案》将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等硬指标纳入考核,并建立由居委、业委及多部门组成的“物业服务监督团”,通过明察暗访、月度排名、季度评优等方式实施全方位监督。今年以来,已约谈3家问题突出物业企业。同时,通过开展“优秀物业团队”“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最美城桥物业人”等评选,设立“红黑榜”,树立行业标杆,有效激发了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

《上海宣传通讯》微观察:

城桥镇的实践表明,社会治理不是“管出来的秩序”,而是“暖出来的认同”。从网格治理到物业焕新,再到新就业群体融入,城桥镇用一个个“小切口”推动“大治理”,用一次次“双向奔赴”凝聚“大共识”。

在这里,治理是有温度的,服务是有回应的,人民是有力量的。城桥镇,正以一座“暖心之城”的姿态,为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交一份充满温度与智慧的“城桥答卷”。

来源: 上海宣传通讯微刊

编辑:焦倩倩

责编:朱竞华、彭瑶



求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崇明
上海崇明
崇明新闻办官方账号
24739文章数 57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