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穗宜阁》:一杯茶敬日常,一阵风散尘劳,一段字慰初心。时光浅浅,岁月安然,愿所有疲惫的时刻,都有温柔恰逢其时。
樊登说:"遇到暗示性求助,一定要装傻充愣,只要对方不明示,一律装作听不懂。
听懂了他的暗示,不是你聪明,而是他聪明,如果你帮他了,他又没求你,最后他不仅不会感谢你,还会笑你傻。
想让你帮忙,却不愿开口,本质上是服从性测试,如果你同情心泛滥,就会被人利用;如果你善良过度,就会被人拿捏。
真诚待人,不是掏心掏肺,而是不欺不诈,人与人之间,礼貌的伪装,是默契的虚伪,我们都不应该撕破它。"
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就是那些欲言又止的试探。
有人找你,话说一半留一半,既想让你帮忙,又不愿意把话摆明了说,指望你能读懂他那点心思。
这种暗示性求助,说穿了就是在测试你——测试你够不够善良,够不够好说话,会不会主动往上凑。
你要是心一软,上赶着去帮忙,最后吃亏的准是你自己。到那时候,人家不仅不领情,还会在心里暗暗笑你傻。
就说你的同事吧,某天下午突然凑到你跟前,一脸愁容地叹气:"哎呀,这个月房贷又要还了,手头有点紧啊。"
他没直接开口问你借钱,但那眼神、那语气,恨不得把"你能不能帮帮我"写在脸上。
你要是心软,主动掏出手机说"我借你点",那就中了圈套。过了几个月,他还不还钱另说,就算还了,他心里也不会觉得欠你多少。
反而会暗暗给你贴个标签:这人好说话,容易搞定。下次遇到麻烦,准还来找你。
我记得我一个亲戚就是这样。有次聚会,她端着茶杯坐我旁边,漫不经心地问:"你家孩子学习这么好,是不是报了什么补习班啊?我家那孩子成绩一塌糊涂,真愁死人了。"
听起来像是在闲聊育儿经验,实际上呢?是想让你帮忙介绍老师,或者带着她家孩子一起去补习,顺便还能省点钱。
你要是真上了心,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到头来人家孩子成绩没起色,她不会反省自己孩子不努力,反而可能会埋怨你介绍的老师不行,耽误了她家孩子。
真正尊重你的人,需要帮忙的时候会明明白白开口求你,不藏着掖着。那些总爱拐弯抹角暗示你的人,说白了就是既想占便宜,又不想欠人情,还要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遇到这种话里有话的暗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装傻,当没听懂。别觉得自己冷漠,你的善良很宝贵,得留给真正值得的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