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2025年9月22日,北京首例宠物投毒公诉案第九次延审,也是北京首例进入刑事审判程序的宠物案件。3年前的2022年9月,Penny饲养13年的小狗Papi不幸中毒死亡。警方调查发现,当天,在案发小区共有11只宠物狗中毒,其中9只死亡。投毒嫌疑人为该小区65岁男性业主张某某,涉案毒物为制鼠用的剧毒化学物氟乙酸。
随后,朝阳区检察院以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对张某某提起公诉,建议量刑3年。该案于2023年10月26日一审开庭,庭审进行了6个多小时后,法官宣布择日宣判,至今已历经九次延期审理。(11月1日新京报)
![]()
媒体报道截图(图源:新京报)
北京首例宠物投毒公诉案的九次延审,再次引发“宠物生命权”与“公共安全”的讨论。这场跨越三年的司法进程,早已超越个体恩怨,成为情理法交织下的典型样本,拷问着社会对生命的敬畏与法治对公共安全的守护力度。
情理之中,宠物是家庭情感的重要载体。对Penny而言,13年相伴的Papi早已不是“一只狗”,而是无法分割的家人。这种深厚情感并非个例,如今越来越多宠物成为家庭的“成员”,承载着陪伴、慰藉与精神寄托。投毒者的行为,让人气愤在于一言不合就下药,还是剧毒,不仅是对宠物生命的漠视,是对主人情感的残酷践踏。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投毒地点紧邻儿童游乐园。若孩童好奇接触或误食毒物,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种置公共安全于不顾的恶意行为,既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底线,也突破了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自然引发公众的强烈愤慨。
法律之上,投毒行为已触碰刑事犯罪红线。我国法律虽未赋予宠物独立的“生命权”,但明确将其界定为公民合法财产,而在公共场所投放剧毒物质,显然超出了“故意毁坏财物”的范畴。氟乙酸作为剧毒鼠药,对人和动物均有致命危害,在人员密集的小区投放,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符合“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检察院以该罪提起公诉并建议量刑三年,正是对其行为公共危害性的精准评判。案件的九次延审,体现了司法的审慎,但也让公众期待正义早日落地。法律不仅要维护公民财产权,更要筑牢公共安全的“防火墙”。
社会层面,此案是对公共秩序的重要考验。有人认为“为一只狗耗时三年小题大做”,实则是对公共安全风险的淡漠。投毒者主观恶意极深,其行为的本质是对公共规则的践踏:今天可以因个人不满毒杀宠物,明天就可能因琐事危害他人安全。Penny的坚持,不仅是为逝去的爱犬讨公道,更是在为所有居民的公共安全发声。她联合其他受害者维权,搜集孩童在投毒区域活动的证据,恰恰揭示了此案的核心,投毒行为从未局限于“伤害宠物”,而是对整个社区安全秩序的严重破坏。如果谁都能因一时气愤就把气撒在别人家的宠物身上,甚至直接要命,那谁还有安全感?
宠物非正常死亡,从来都不只是主人的个人之痛。从情理上讲,应尊重人与宠物的情感联结;从法律上看,应严惩危害公共安全的恶意行为;从社会治理而言,应明确“敬畏生命、守护公共空间”的底线。唯有让投毒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才能以法治刚性遏制类似违法犯罪行为,既慰藉受害者的情感,也守护每个公民的安全,让公共空间的安全底线不容触碰。
(来源:极目新闻)
北京事、天下事、身边事,就关注"京城大峰峰"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欢迎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