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闯下大祸了?强行接管中企后果严重,中方一招反制令其瘫痪,美国转身却握手言和
最近国际上出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中美俩大国在韩国坐下来好好谈了谈,美国还少见地让了步,结果旁边有个欧洲国家荷兰,非要凑过来当“出头鸟”,跟着美国对中国企业下手,现在好了,把自己坑得里外不是人,中方就出了一招,直接让它没了辙,更讽刺的是,美国转头就跟中国握手言和,把荷兰晾在那儿没人管。
先说说中美那趟会谈,规格不低,谈完之后全球市场都松了口气。美国这边放了不少利好:之前对中国出口的东西加了10%的“芬太尼关税”,现在说要取消;还有24%的对等关税,也接着暂停;最关键的是9月底刚公布的那个“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本来要卡中资控股企业的脖子,现在也暂停了。这明摆着是美国对华政策松了口,相当于特朗普政府之前加的一些限制,又退回到今年2月的状态了,说白了就是中方在谈判里占了主动。
![]()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荷兰跳出来了。它看着美国之前对中国企业不友好,就想跟着表忠心,在没什么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下了狠手。荷兰政府找了个“国家安全”的借口,还搬出了1952年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这法律自从诞生就没怎么用过,这次专门用来对付中国企业。具体干了啥呢?一口气冻结了安世半导体147亿的全球资产,还把管理层全换了,尤其是把中方派过去的CEO张学政给停了职,非要安个外籍董事来掌实权,连股份都给托管了。荷兰嘴上还说这是“独立决策”,可明眼人都知道,法院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美国6月就跟荷兰打招呼,要换安世的中国CEO,荷兰等美国那套“穿透规则”一公布,第二天就动手,这不就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嘛。
荷兰怕是没搞清楚,安世半导体看着注册地在它那儿,真正的“命门”早就在中国了。安世全球封装测试的产能,70%都集中在广东东莞的工厂,被中资收购后,核心制造环节早跟中国供应链绑在一起了。荷兰以为抢了个企业,其实拿到的就是个空架子,关键产能还在中方手里。
中方也没惯着它的毛病,反制来得又快又准:直接暂停安世半导体从中国的出口,东莞工厂的业务跟荷兰总部彻底切割,中方员工该干嘛干嘛,就是不跟荷兰那边打交道。这一下就戳中了荷兰的死穴——它抢过去的安世半导体,没有东莞工厂的产能,根本没法干活。
![]()
后果很快就显现了,全球车企都慌了。不管是德国、日本的车企,还是美国自己的车企,都靠安世的芯片过日子,现在芯片断供,库存最多撑到一周,下周不少热门车型的生产线可能就要停摆。欧洲更惨,不光汽车行业,连航空航天、国防领域的企业,86%都从安世中国工厂采购芯片,等于欧洲大半工业都面临断供风险,荷兰首相自己都承认“欧洲太脆弱了”,可这会儿说这话也晚了。
更让荷兰憋屈的是,它这边还在为美国“冲锋陷阵”,美国那边已经跟中国谈妥了。中美会谈一结束,美国把对中国的各种限制都松了,完全没提荷兰这档子事。荷兰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就是个“马前卒”,用完就被扔了。之前还想着靠美国庇护,现在好了,美国跟中国握手言和,它却得自己收拾烂摊子。
现在荷兰的日子有多难?对内,要跟全球车企解释为啥没法供货,眼看着人家要停产,天天被追着要说法;对外,得赶紧派代表团找中方谈判,想恢复芯片出口,可中方这边态度很明确:先把之前的CEO张学政复职,再把安世的完整控制权还给中方,不然免谈。荷兰还嘴硬说自己“依法行事”,可连“CEO威胁国家安全”的证据都拿不出来,纯属硬撑。
更严重的是,荷兰这一闹,全球投资者都对它没信心了。本来荷兰一直吹自己“重视贸易”“讲自由市场”,结果为了跟美国站队,随便用行政手段抢企业,把“契约精神”抛到脑后,以后谁还敢去荷兰投资?国际信誉算是毁得差不多了,短期根本恢复不过来。
![]()
其实荷兰的遭遇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盲目跟着美国跑,当“马前卒”没啥好下场。美国只看自己的利益,一旦跟中国达成共识,根本不会管盟友的死活。反观中方,这次应对既强硬又精准,没跟荷兰瞎纠缠,直接掐住产能关键,既保护了自己企业的利益,也稳住了全球供应链的基本盘。
说到底,荷兰这次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想跟着美国占便宜,没摸清自己的斤两,也没看清中美博弈的大势,最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也算是给所有想跟美国盲目站队的国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