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印度的军事网站“国防研究之翼”又掀起了一场轰动性的大新闻:据其爆料,中国对印度的“秘密请求”都一一点头了,即对印度所欲购买的歼-35的交付均一一推迟三四年,最早也得等到2029年往后挪了。消息传回印度国内,立马炸了锅,不少人直接敲锣打鼓庆祝“外交胜利”,觉得印度这回面子够大,连中国都得给几分薄面。
![]()
可谓一则消息的靠谱性又有了一个可乘之机,我们一一地将其扒个底裤一看,的的确的,漏洞也就多如牛毛!就从最基本的起说,如中国官方从头到尾都没对外正式宣布要将歼-35战机出口给巴基斯坦,而印度的媒体就直接替中方“拍板”了等等。
但事实上中巴的军贸合作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的固定流程,无论是从枭龙战机的出口到一系列的防空导弹的销售中巴都无不体现出这种惯性的特点,即使印度也能尝试的用“中间人”的身份出面插一手都难以改变这种既定的“既定流程”。
更可乐的是,这消息的源头居然是个连实名都查不到的所谓“日本军事分析师”,结果一深究,嘿,敢情是印度驻东京的记者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啊!
![]()
可见印度此番大动作的背后正是对5月的印巴空战中自己遭受的当头一棒的深深的阴影所起的反思!那场空战印度的阵风战机和苏-30MKI都被巴基斯坦的歼-10CE打得找不着北,三架阵风两架苏-30都当场报废了,可巴军却零损失!这让印度的空军界无不掩面俯首的羞愧之感,于是便借“强化空军”之名,借“对付中国”之实,一下子就把这场空战中自己的屈辱之痛都用这场所谓的“强化”来给自己“洗”了个痛快!
刚从一场战役的洗礼中走出的巴基斯坦,似乎并未将其视为“止战之期”,反而立马将40架歼-35的订单一一签下,并顺带将空警-500和红旗-19的反导系统也一并买了下来,如此的急切之下,也就使得其对将空中优势牢牢攥手里的愿望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可见印度的五代机AMCA的进度都快被自己的人为的推迟了,至今连一副可爱的模型都没给外界看到,甚至原型机的试飞都要推到2028年,量产的说法也就更不用说了。
![]()
但随着近期的两次大型军演的连续举行,现役的中队数量也随之大幅缩水至仅31个中队,且战机可用率还不到六成。其进驻巴基斯坦的日子就不远了,不难想象印度空军此时此刻的窒息之感!
歼-35可不是吃素的!这款隐身战机对标的是美国F-35,有源相控阵雷达、内置弹舱、隐身涂层一应俱全。沈飞生产线开足马力,编号“3557”的机身意味着至少57架已下线,年产量直奔150架去。巴基斯坦飞行员早就在中国培训了好几个月,就等交付那天形成战斗力。印度媒体一边编故事说“发动机有问题”,一边又吹嘘中国因为中印1350亿美元贸易额“讨好印度”,这精神分裂的戏码演得连自家网友都看不下去。
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直接甩话驳斥谣言,强调歼-35交付计划雷打不动。中巴“全天候伙伴”关系扎扎实实,4月份两国防长刚开过会,敲定深化空军联训合作。印度想靠捕风捉影的消息挑拨离间,怕是打错了算盘。
![]()
可见印度媒体对“赢麻了”的狂呼夸张,不仅掩盖了自己在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深深的落后,而且也掩盖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的“大国崛起”的面子。但现代空战拼的是实打实的体系对抗,指望别国“推迟交货”换喘息之机,不如老老实实回去搞研发。不管谣言如何不断的炒作,都挡不住了那一天终于见证了歼-35的首飞呼啸升空的那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