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大概率是今年的全球风王梅利莎,以自己的巅峰状态横扫牙买加。一下子就创下了该国的新纪录:成为了牙买加有史以来最强飓风。
![]()
在飓风的直接打击下,牙买加全国狂风暴雨,西部沿海地区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在极少数传出来的视频中能清晰看到房屋建筑受损严重,树木枝叶扒光。虽然目前梅丽莎的中心已经离开了牙买加,预报强度从5级飓风减弱到了3级飓风,但中心气压从892hpa剧烈回升到952hpa,依然有接近16级超强台风的强度;紧接着,梅利莎就在古巴岛东南沿海再次登陆,包括古巴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在内整个古巴东部都直面狂风暴雨袭击!
就没人预测到梅利莎会癫狂成这个样子吗?并不是!有许多人已经预测到了它会癫狂,但预测没想到的是,它竟然癫狂至此!不仅只是强度上,而是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气象经验,以及人类对气象的认知特点。
![]()
其实早在梅利莎登陆牙买加之前,美国的飓风探测飞机就不止一次的飞入了梅利莎的飓风眼观测,测得飓风中心最低气压892百帕。这个数值仅次于2005年飓风威尔玛和1988年飓风吉尔伯特,是北大西洋地区历史上排第三的低气压。
即使在登陆牙买加西部的时候,也没能超越1935年的劳动日飓风,数据上不相上下,打了个平手,成为了1851年以来西半球的气压值最低飓风。也是仅次于2020年超强台风天鹅的存在。但它的确超越了影响过我国的桦加沙,荣登今年的全球风王。而且已经到了11月末,大概率这个排位不会再有变化了。
![]()
为啥说梅利莎打破了传统气象经验和人类对气象的认知呢?
因为就没有一个台风或者飓风像梅利莎似的这么慢。慢到从牙买加的东南侧移动到西南侧,300多公里走了3天3夜。并且多次呈现出一种在洋面上的停滞不前,一动不动的样子。
即便就是在梅利莎一动不动的同时,它的结构还特别的稳定。我们通常认识的台风和飓风,因为能力强,所以耗能也大,极短时间内,就能把深海的冷海水翻出来,因为前面的海洋热量已经吸收完了,剩下的就只能越翻越凉,进而把自己结构搞崩掉了。
![]()
这里举个例子,在2018年时候,超强台风潭美就因为在巴士海峡东侧逗留过两天,硬生生就把自己从17级玩残了,降级到了14级。
但和潭美不同的是,梅利莎在牙买加耽误的三天时间里,不仅没把自己搞残,顺便还打了个副本,把自己变强了。这种增强一直延续到了登陆牙买加的那一刻。这是完全违背人类对台风和飓风认知的地方。
![]()
梅利莎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是一个打破了卫星云图强度分析规律的飓风。在云图上,梅利莎超级稳定,程度已经超过了大西洋上所有的飓风,甚至包括了太平洋上的所有的台风。强度达到了顶端,平均风速在每秒87.5米的水平。
但实际进出台风眼的飞机实测的结果却让人惊掉下巴。因为它的强度比云图的定强要低的多,中心附近每分钟的风速保持在每秒77米以下,直到登陆时候才提高到82米每秒。虽然这个强度也能登上2025年的全球风王乐,但它和云图的表现明显感觉就像是分家了一般,让一般人类透过卫星云图来对台风或者飓风进行强度分析的做法失效了。
![]()
那为啥梅利莎会这样呢?可能性有很多,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梅利莎通过的那篇加勒比海的海温了。在梅利莎通过加勒比海的时候,这里的海温甚至局部达到了32度,大部超过了31度的水平,这都远远超过了历史正常值。要知道50米的深海水依然超过30度水温,很罕见。
于是,梅利莎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暖库。由于只有热量而没有动能,也造成了行动一度暂停,甚至300多公里走了3天3夜的状况。
![]()
说回我国,其实今年我国洋面上的海温也大幅偏高。几乎和梅利莎同时间,我国南海的热带云团夹带着台风胚胎活动频繁。这几天已经造成了海南岛、广东西部和广西南部频繁的降雨,以及越南的特大暴雨。要知道越南顺化白马山24小时降雨量达到了1739毫米,这是仅次于1996年8号台风的亚太最大暴雨了。
接下来,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胚胎98W,将会在11月初加强为今年的第25号台风海鸥,在太平洋深处,尤其是菲律宾以东洋面,能量很足,虽然目前成为今年第26号台风的结论说起来还为时尚早,但11月依旧有可能在这片海域产出超强台风乃至于风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