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饶毅教授与杨振宁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杨振宁先生去世后,饶毅教授公开了两人之间许多的邮件往来,可惜都是英文,我看不懂。
不过,由此我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关系很好,绝非泛泛之交。
这或许就是饶毅教授持续发文纪念杨振宁先生的原因所在。
而饶毅教授持续发文纪念杨振宁先生,被一个网友质疑为蹭热度。
其实,对于饶毅教授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蹭热度,因为饶毅教授发布的文章是不插广告的,没有流量费,也不设打赏。
所以,饶毅教授发布关于杨振宁先生的文章,纯粹就是为了纪念和宣传杨振宁。
![]()
最近,饶毅教授发布了杨振宁先生给小朋友的留言。
2007年,杨振宁先生回到出生地安徽合肥,并参与合肥市科技馆的相关活动(2025年10月18日杨振宁逝世后,合肥市科技馆立即设立临时悼念区,供市民悼念缅怀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受聘担任合肥市科技馆名誉馆长,并为庐州讲坛准备了一场时长超一小时的讲座,阐述科技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在那次活动上,杨振宁写下一份寄语,给小朋友:
小朋友,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平平,级任老师说我太粗心,经常打翻墨水瓶,考卷弄得乱七八糟。后来是在上初中以后,成绩才慢慢好起来,也才慢慢知道我喜欢数学,有兴趣,有才能。今天世界科技发展方向极多,机会极多,希望你们能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力所在,抓住机会创建美好的未来!
饶毅教授这次发布的,就是这份寄语。而这里面“小朋友”,其实是指青少年,即中小学生。
![]()
看了杨振宁先生给小朋友的寄语,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深受启发。
看杨振宁先生说自己小时候,“成绩平平”“太粗心”“经常打翻墨水瓶,考卷弄得乱七八糟”,多么真诚,没有一点虚伪。
众所周知,有些名人,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小时候很普通的,向别人讲述时,常把自己包装成神童。
杨振宁先生很实在,把自己小时候真实的一面公之于众。而这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反而更加衬托出他的伟大。
我认为,一个学者,最宝贵的品质,莫过于真诚。实事求是,才是学者风范。反观现在网上一些大学教授,太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了,为了流量不惜胡说八道。
![]()
杨振宁先生给小朋友的寄语,值得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深思。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和家长应该正确认识。
杨振宁先生小学时成绩平平,到了初中才好起来,并且发现自己喜欢数学。
如果把杨振宁先生的人生这一段掐下来单独看,尤其是小学那一段,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多人都有的。
所以,老师和家长们应该认识到,现在小学时成绩平平,不能说明什么,决定不了未来,这很有可能是还没开窍呢,有可能到了初中就好起来了。
所以,在孩子小学阶段,老师和家长一定不要武断地下打击孩子的评语,要多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
小学生成绩平平,初中好起来,我自己就有亲身经历,而且我身边也遇到过一个这样的人。
我小学五年级之前,成绩连“平平”都算不上,到了六年级时,开始有了起色,到了初中之后,就达到了名列前茅。
而且,我也是在数、理、化三科上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英语中上等,反而是语文差许多,只能说是中等。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是一个女生,她的学习经历和我很相似。
在小学时,这孩子也是成绩平平,从来没得到过奖状,谁知到了初中之后,突然开窍,就跟换了大脑似的,成绩居然窜到了前几名,以至于她妈妈不去打工了,专门回来陪读,后来果然考上了一本。
不过,一般来说,有到初中才开窍的,恐怕没有到高中才开窍的。因此,初中阶段非常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