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失联,请大家加我个人微信好友,围观朋友圈深度交流
大家好,我是毯叔。
最近大A很红火,不少小白朋友看到别人赚钱就眼红,揣着本金一头扎进去。抱着“闭眼买都赚”的心态瞎跟风,结果刚进场不久就亏了半年工资……
作为在投资市场摸爬滚打20多年的老司机,我必须要和大家说句实在话:
股市从不是捡钱场,没点真认知,大概率只会成为被割的“韭菜”。
那如何提高认知?
啃《证券分析》这类理论书太折磨人,满页专业术语看得人脑壳疼。
说说我自己的经验,我学习很多投资思路和经验,就是通过看金融纪录片和电影,它们能用真实故事讲透金融逻辑,帮我们建立框架和认知,最关键的是边看边学一点都不费劲。
所以今天我就按照“入门启蒙→进阶实操→深度思辨”的梯度,给大家推荐10部我压箱底的炒股搞钱片单。
咱们一步一个脚印,先建认知、再学实操、最后修心态,希望你在投资路上少走冤枉路。
![]()
刚入市的小白别着急买股,得先弄明白“投资是啥”、“股市有啥规矩”这一类的基本认知。
这类片子门槛低、故事性强,看完能彻底消除对金融的陌生感。
1. 纪录片《货币崛起:世界金融简史》(2008年,英国)
![]()
为啥第一部推荐它?
因为这片子把数百年金融史讲得跟评书似的,当初我刷了三遍还嫌不够。
而且它的全剧前后集之间是有关联的,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一集集递进引入,讲清楚了6个金融制度产生的原因和所解决的问题,对小白大有助益,这种讲述方式可以让我们把看起来无关的金融工具在框架层面串起来,对后续深入理解股市很有帮助。
分享一个最戳我的故事,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故事:1602年这公司刚成立,就发行了人类史上第一支股票,没想到商船还没出海,股票就从100荷兰盾炒到200多,连面包师都抵押房子跟风买,最后泡沫破了,无数人一夜倾家荡产。
我看完想通了:现在的题材股炒作,跟几百年前的股票投机压根没区别——都是靠“想象”拉股价,脱离了实际价值早晚会崩。
所以为啥我说,看懂金融史里的轮回,才不会被当下的市场狂热冲昏头。
片子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西班牙挖了很多银子,做成银币,结果西班牙并没有变的更加富强。因为银子多了,贬值了……”
还有债券、房产、股份制公司的探讨,非常有趣,大家一定要早点看。
2. 纪录片《华尔街》(2010年,中国)
![]()
这部纪录片是央视拍的,绝对算金融入门的“活教材”,我当年就是靠它摸清了股市的基本盘。
这部片子一共10集,没有晦涩理论,而是通过"荷兰人建墙到美元霸权"的两百年历程,把"债券融资""中央银行""资本运作"等核心知识藏进故事里。
比如用伊利运河靠华尔街发债建成的案例,讲清“资本如何赋能实体"。
比如,以 2008 年金融危机为切口,复盘雷曼破产、摩根救市等名场面,直观展现“市场与政府的博弈"“贪婪与风险的平衡",小白看完能快速建立对金融市场的整体认知,知道咱们炒的股票到底是个啥东西。
而且这部纪录片还能关联中国视角,作为中国金融开放关键期的作品,它不只讲外国故事,更对比中外金融发展,解答“金融如何影响国家崛起”,对理解中国市场也有启发,所以强烈推荐大家观看。
3. 纪录片《货币》(2012年,中国)
![]()
还是央视出品的片子,国内出品的就是接地气,专讲跟咱们普通人息息相关的金融事件。
纪录片的10集内容全绕着“货币”转,没有半句空话:
如央行印钱不是随便印的,得看经济增速和物价;
汇率一波动,超市里的进口水果价格就跟着变;
通货膨胀时,为啥你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等等。
我当年看第五集“通胀密码”时特别受启发:
里面说2010年猪肉涨价带动CPI飙升,不少消费股跟着涨。
后来每次看大盘前,我都会先查下CPI数据,这习惯帮我避开了好几次消费股的回调。对小白来说,这片子是建立宏观经济思维的最好起点。
4. 电影《大而不倒》(2011年,美国)
![]()
这是一部经典电影,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现场还原”,看这片子跟亲历那场风暴似的。
影片里全是高能片段,比如雷曼兄弟CEO在会议室里急得拍桌子,美联储主席连夜召集投行大佬救市,普通股民看着账户缩水当场崩溃。
最震撼的是,雷曼倒闭当天,美股暴跌4.4%,当年我一个导师炒股,持有的基金跟着跌了6个点,那是我第一次懂啥叫“系统性风险”——大盘跌的时候,再优质的股票也会被拖下水。
小白看完能直观明白:股市从来不是孤立的,银行、实体、政策环环相扣。
后来每次市场大跌,我都会先想“是不是系统性风险来了”,而不是盲目补仓,这招救过我好几次。
![]()
好了, 有了基础认知,咱们继续往深了钻:
机构是怎么割韭菜的?大佬是怎么选股的?
下面推荐的这些片子,能帮你撕开股市的“遮羞布”。
1. 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2010年,美国)
![]()
这部电影也是赫赫有名,讲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华尔街投行的操作套路,当年看得我后背发凉。
里面有段讲高杠杆交易的:投行用100万本金撬动1000万资金买衍生品,涨10%就赚100万,跌10%就直接爆仓。
还有内幕交易的灰色地带——高管提前知道公司利空,偷偷卖股票跑路。
我当年看完十分庆幸:以前总想着跟着机构买股,现在才明白散户和机构的差距不止是钱,更是信息和工具。
机构能通过衍生品放大收益,也能快速止损,一般小散户只能被动跟风。
所以炒股别盲目跟着机构走,得有自己的判断,不然容易踩坑。
2. 纪录片《监守自盗》(2010年,美国)
![]()
这部片子当年采访了很多经济学家、投行高管、政府官员,把2008年金融危机的真相扒得底朝天——这场让无数人丢工作、失房产的灾难,并非 “意外”,而是人为酿成。
危机前,银行专给信用差的人放房贷(俗称 “次贷”),再把这些高风险贷款打包成 “看似安全” 的金融产品,卖给全球投资者;评级机构收了银行的钱,就给这些产品打高分;监管部门要么被游说放松规则,要么干脆不管。
后来房价下跌,没人还得起房贷,这些金融产品瞬间变成 “废纸”,银行濒临破产。最终,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救银行,却对无家可归的百姓置之不理 —— 纪录片把这串因果拍得明明白白。
我看完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各种“金句”,扎心又真实。
有个投行高管被问“明知次贷产品是垃圾,为啥还卖给投资者”,他居然说“客户自己要买单,怪谁?”
最让我警醒的是:投行把垃圾房贷包装成“优质证券”,自己偷偷做空赚差价。
这让我养成了个习惯:每当遇到“看起来完美”的投资机会,先找“漏洞”。
比如那些营收暴涨但现金流为负的公司,十有八九有问题。
投资先防坑,再谈赚钱,这话真是用血换来的教训。
3. 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2017年,美国)
![]()
想走长期投资路线的朋友,这片子必须刷!
它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拆解得明明白白,连小白都能听懂。
比如投资可口可乐那段:巴菲特说“我喝了一辈子可乐,知道它的配方、渠道有多牛,就算CEO换人,生意也垮不了”。他1988年买了10亿美元可口可乐股票,持有到现在翻了20多倍。
还有投资比亚迪的细节:2008年巴菲特花2.3亿美元买比亚迪股票,当时有人说“新能源是骗局”,但他认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有核心竞争力”,持有14年赚了30多倍。
这对普通人选股的启发是,只买自己看得懂、有核心壁垒的公司。按照这个逻辑,这几年你能避开不少暴雷的“伪科技股”。
![]()
在投资市场久了你就会发现,炒股炒到最后,技术和知识都是皮毛,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认知和心态。
这类片子能带你看透资本本质和人性弱点,修炼“稳赚心态”。
1. 纪录片《黑钱》(2018年,美国)
![]()
这部纪录片,每集一个金融黑幕,看得我脊背发凉。
比如大众尾气造假事件:大众给柴油车装“作弊软件”,检测时减排达标,上路后排放超标40倍,靠这招骗了全球1100万消费者,股价一度暴跌30%,无数投资者被套。
还有富国银行丑闻:员工为了业绩,偷偷给客户开了350万个虚假账户,最后被罚18亿美元。
全都是复杂的人性和暗战。
我以前也信过“内幕消息”,看了这片子才醒悟:市场上很多“利好”都是资本造的陷阱,现在我只信两样东西:官方财报和行业数据,从不跟风听消息,这个习惯帮我躲过了好几次收割。
2. 电影《猫鼠游戏》(2002年,美国)
![]()
这部电影也是大名鼎鼎,虽然不是纯股市题材,但里面的逻辑跟股市太像了。
主角弗兰克靠伪造支票、伪装身份骗遍全球,最绝的是他伪造“泛美航空飞行员身份”,免费飞了250多次航班。
这和股市里的“虚假财报”“题材炒作”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靠“信息造假”收割信任。
比如电影里弗兰克说“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看到的”,这话戳中了股市的要害:很多人明知道某公司业绩差,却因为“题材热门”就跟风买,最后被割韭菜。
所以我现在看股票都是先查“营收真实性”:如果利润暴涨但收现比低,十有八九是造假,碰都不碰。看完这部电影,相信你对股市的理解会更深一层。
3. 电影《大空头》(2015年,美国)
![]()
最后,推荐一部我心中的金融片天花板!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讲几个“疯子”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做空次贷市场的故事。
它最牛的是把复杂的衍生品讲得小白都懂:用“把臭鱼烂虾打包成豪华套餐”比喻CDO(担保债务凭证),用“给邻居房子买保险”解释CDS(信用违约互换)。
最打动我的是主角们的坚持:2006年他们发现房地产泡沫,到处说“楼市要崩”,却被投行嘲笑“不懂市场”,连客户都要撤资。但他们咬牙扛住,最后在危机中赚了几十亿美元。
果然,投资到最后,拼的就是认知和心态,这部电影彻底讲透了。
我2022年也受到这部片子的启发,当时新能源赛道炒到市盈率100多倍,所有人都喊“还要涨”,但我想起《大空头》里的“集体疯狂”,果断止盈,才没被套住。
当市场所有人都疯狂时,保持理性才能抓住机会,大家一定切记。
片子介绍完了,身为一个投资市场的老司机,必须要给大家一些看片+实操干货。
首先,别跳级,按顺序看。
先看《货币》《华尔街》打基础,再看《监守自盗》《大空头》。很多人一上来就看《大空头》,会被很多名词比如CDO、CDS直接劝退。
此外,看片时别光图乐呵,必须要记“实战笔记”。
把“价值投资”“杠杆”“做空”这些词记下来,看完去股票软件找案例——比如搜“巴菲特 可口可乐”,看看他买的时候的市盈率和现在的走势,立马就懂了。
还有,一定要警惕“电影神话”。
千万别学《华尔街》里的短线投机,我当年学主角频繁交易,手续费亏过好几千,最后明白“长期持有”才是普通人的活路。电影里的“短期暴富”都是剧情需要,现实中投机九死一生。
当然我还想补充下,看纪录片和电影是“低成本入门金融”的好方式,但如果你真正想做好投资,还需要搭配一些理论基础书籍学习,也需要多做模拟交易和市场实操。只有理论+模拟+实盘,才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投资体系。
投资是一场慢修行,只有认知到位框架清晰,赚钱才能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希望这10部片子能帮你在股市少交学费、多避坑!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毯叔送福利】
这10部片单资源,我都下载整理好了,+我好友uncletan008领取。
如果你想深入get更多财富信息差和搞钱经验,欢迎加入我的
目前搞钱星球创建半年,已经有超过2000位星友加入,16位大咖嘉宾坐镇分享,半年发布了2800+篇搞钱干货贴,发起5场搞钱实战营,还有6场星友私密直播,当然,还有搞钱研报、信息差、套利机会每日分享,你有问题也可以随时提问,上半年我答疑就答了近100个
具体星球权益和更多福利,
最近双11,为了帮大家抓住搞钱红利,给大家发一波本年度最大限时红包
原价999元,日常特惠价199元
双11限时赠送88元红包,仅需要【111元】即可加入,享整整一年权益!
机会全年仅此一次,双11后恢复原价!
![]()
扫码加入后,加我微信(uncletan006),发送你《星球使用SOP》,再赠送1000元+福利,等你来~
点击关注毯叔私密小号
回复“资料”领【2025最新搞钱资料包】
觉得内容不错,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