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31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拓展绿色贸易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打造绿色产业生态
“源头”上推行绿色设计。应用轻量化、无害化、长寿命、易回收的绿色设计理念,重点面向电子、汽车等一些行业开发推广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装备等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产业。
“点”上建设绿色工厂。发挥绿色工厂在绿色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快从标杆引领向更大规模的推广转变,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线”上培育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推动大型企业发挥龙头牵引作用,通过绿色采购等倾斜政策支持,提高供应商中绿色工厂企业的比重,带动整个链条绿色转型。
“面”上发展绿色园区。实施绿色工业园区提升计划,推动高新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同时要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
继续深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
围绕各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选定优先领域和重点区域,有序扩展认证范围,推动认证从产品向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坚持行业与区域并行推进,有效拓展绿色产品供给。
下一步,联合相关部门修订发布《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管理办法》。
坚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遵循国际规则,积极推动绿色产品认证的国际互认。
首次把绿色贸易纳入了绿色金融支持范围
今年6月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出台了《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首次把绿色贸易纳入了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实现了绿色金融对“生产-流通-消费”的全链条覆盖。
金融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一是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和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因为轻资产企业没有太多可以抵押的资产,所以降低它们的融资门槛,有助于帮助它们获得融资。
三是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以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我国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已达到86%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际标准转化时间缩短了近6个月。在碳排放、碳核算、碳足迹、碳捕集等领域,通过组织国际标准比对分析,我国已转化采用相关国际标准410项。
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已达到86%,完成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的2025年工作目标,有力支撑了我国绿色低碳发展。
深化国内改革对接国际绿色标准
将对国际标准和经贸规则进行认真研究,并持续对接,推进在环境标准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国内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目前,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快与主要贸易伙伴实现标准互认。推动中国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
两项行业标准将于明年正式实施
商务部近日发布了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指引》和《评价规范》两项行业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商务部鼓励企业充分挖掘绿色基础设施市场机遇,高标准开展境外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应用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技术,打造“中国建造”的绿色品牌。
来源:中国政府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