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2025年10月首次公开歼-35生产线细节(如27万平方米智能厂房、脉动式生产模式、57架实战型下线),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具备隐身舰载机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大国。歼-35的隐身性能、航程优势、体系协同能力及中国空军的“主场优势”,正在从根本上动摇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空中霸权”。美军虽通过调整采购策略、加速六代机研发试图应对,但产能瓶颈、技术缺陷、战略分散三大问题,使其难以扭转“西太平洋空中优势流失”的趋势。
央视对歼-35生产线的报道,堪称“中国军工自信的宣言”。镜头不仅展示了未涂装的歼-35A“绿皮机”(金属蒙皮的铆钉、接缝清晰可见,彰显工艺精度),还披露了三大核心技术:
双模式隐身设计:采用S形进气道、锯齿边缘、雷达吸波材料,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小于0.001平方米(相当于一只小鸟),远超美军F-35的0.005平方米;
脉动式生产线:借鉴汽车工业的“模块化组装”模式,每30分钟即可完成一架歼-35的总装,年产能预计突破150架(远超F-35的140架);
海空双型同步列装:空军型歼-35A与海军型歼-35实现81%零部件通用,既降低了后勤成本,又能在西太平洋冲突中形成“空军前出争夺制空权、海军确保远洋打击”的协同体系。
这些细节的公开,意味着中国已掌握隐身舰载机的规模化生产密码,不再需要“藏着掖着”——正如央视所言:“我们的技术,不怕别人看。”
歼-35的量产,让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空中优势”面临根本性挑战。歼-35的双模式隐身设计(陆地+海上),使其在“西太平洋复杂环境”(如海雾、盐雾)中的隐身性能远超美军F-35。相比之下,F-35的“单模式隐身”(仅针对陆地环境优化),在海雾中的RCS会增加30%,容易被歼-35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300公里)锁定。美媒《国家利益》坦言:“歼-35的隐身性能,让美军F-35的‘突防优势’荡然无存。”
歼-35的内置弹舱可携带6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200公里),开启“野兽模式”更能挂载12枚导弹(8枚远程、2枚近距、2枚反舰),实现“制空+反舰”的双重任务。这种配置,使歼-35能在“美军打击范围之外”发起攻击——例如,歼-35可在150公里外锁定美军F-35C,发射霹雳-15将其摧毁,而自身仍处于安全范围。正如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查尔斯·布朗所言:“歼-35的超远程打击能力,让我们的飞行员面临‘还没看到敌人就被击落’的风险。”
面对歼-35的“步步紧逼”,美军不得不调整“西太平洋战略”,从“主动进攻”转向“被动防御”:
美军计划向日本岩国基地增派两个F-35B中队(约24架),并向关岛基地部署更多“萨德”反导系统,试图“抵消”歼-35的“隐身优势”。但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
F-35B的“短距起降”能力,使其易成为歼-35的“活靶子”;
“萨德”系统仅能拦截“中程导弹”,无法应对歼-35的“远程空空导弹”。
美军启动“F-35 Block4升级计划”,试图提升F-35的“隐身性能”与“航电系统”。但该计划“面临延期与成本超支”(预计2026年才能完成),无法应对歼-35的“快速量产”(2025年歼-35产量已达57架)。美媒坦言:“F-35的升级,赶不上歼-35的‘进步速度’。”
歼-35的量产,将推动西太平洋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向中国倾斜。
中国空军的歼-20(300架)+ 歼-35(2025年57架),总数量已达357架,远超美军在西太平洋的“F-35数量”(约200架)。到2030年,中国空军的“五代机数量”将突破1000架,而美军的“五代机数量”仅能维持在800架左右。这种“数量优势”,将让中国空军在“西太平洋冲突”中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
歼-35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300公里)、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200公里),均已超越美军F-35的“AN/APG-81雷达”(探测距离250公里)与“AIM-120D导弹”(射程160公里)。这种“技术优势”,将让歼-35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绝对主动”。
歼-35的量产,不仅是“中国军工的胜利”,更是“中国战略思维的转变”。它标志着中国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尽管美军仍拥有“技术积累”,但歼-35的“规模化量产”与“体系协同能力”,已让其“西太平洋空中霸权”成为“过去时”。未来,西太平洋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将由中国主导,而美军“随心所欲”的空中行动,将成为“历史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