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照顾病母一年,母亲痊愈后帮弟带娃,她退掉按摩椅带婆婆旅游

分享至

王歆婷端着刚熬好的小米粥推开病房门时,晨光正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在母亲冯桂香脸上。

冯桂香闭着眼,手术后苍白的脸色在光线下显得格外脆弱。

王歆婷轻手轻脚地将粥放在床头柜上,伸手试了试母亲额头的温度。

动作熟练得仿佛过去这一年里的每一个清晨。

一年前那场心脏搭桥手术,像一道分水岭划开了这个家的平静表象。

王歆婷辞去了升职在即的工作,把生活重心全部挪到了这间病房。

她拧干热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母亲的手背,上面布满输液留下的青紫色针孔。

“妈,该吃早饭了。”她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

冯桂香缓缓睁开眼,目光掠过女儿疲惫的脸庞,却什么也没说。

这种沉默比任何抱怨都让人难受。

王歆婷舀起一勺粥,轻轻吹凉,递到母亲唇边。

她知道母亲其实已经能自己吃饭了,但冯桂香依旧享受着这种被伺候的感觉。

或者说,她享受的是女儿毫无保留的付出。

走廊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王歆婷的手微微一顿。

弟弟王明杰和弟媳贾秋月每周一次的探视总是这么准时。

“妈,今天感觉怎么样?”贾秋月人未到声先至,语气轻快得与病房氛围格格不入。

王歆婷低头收拾着碗勺,指甲无意间掐进了掌心。

她想起昨天整理出院手续时,发现母亲偷偷藏起来的火车票。

那张终点站是弟弟所在城市的车票,日期就定在明天——医生说的预计出院日。

母亲为什么要瞒着她买这张票?

这个疑问像根刺扎在王歆婷心头,她却选择沉默。

就像这一年里,她默默咽下的所有委屈。

窗外的梧桐树开始落叶了,一片枯叶贴在玻璃上,摇摇欲坠。

王歆婷望着那片叶子,忽然想起三个月前给母亲订的那台按摩椅。

三万块的进口按摩椅,本该是出院惊喜的礼物。

现在,它还在物流仓库里等待着被送达。

而她,在等待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答案。



01

病房里的消毒水气味已经渗入王歆婷的衣物纤维。

就连回家洗澡换衣服,她也总觉得那股味道如影随形。

冯桂香靠在摇起的病床上,眯着眼看午间电视剧。

剧情正演到婆婆刁难儿媳的桥段,她轻轻“啧”了一声。

“这媳妇也太不懂事了,婆婆说话都敢顶嘴。”

王歆婷正在削苹果,水果刀在指尖灵活转动。

她闻言动作微顿,苹果皮险些断掉。

“电视剧都是编的,妈您别太入戏。”

冯桂香瞥了女儿一眼,目光又落回屏幕。

“艺术来源于生活。你看秋月,从来不敢这么跟我说话。”

王歆婷把削好的苹果切成小块,插上牙签。

“秋月是明杰的媳妇,自然要表现得好些。”

她没说出口的是,弟媳贾秋月一年来探病的次数屈指可数。

每次来都像是完成任务的巡视,从未真正照顾过一天。

冯桂香捏起一块苹果,慢条斯理地嚼着。

“明杰他们今天要来做产检,顺路过来看看。”

王歆婷擦刀的手顿了顿:“产检在二楼,咱们在九楼。”

“顺路嘛。”冯桂香语气理所当然,“秋月怀孕辛苦,多体谅些。”

王歆婷想起自己流产那次,母亲只打了个电话说“好好休息”。

那时她躺在家里,流血不止,是丈夫林磊请假回来照顾的。

母亲说弟弟公司忙,脱不开身来看她。

其实弟弟的公司离她家只有三站地铁。

走廊传来熟悉的谈笑声,由远及近。

王明杰扶着贾秋月走进来,动作小心翼翼如同捧着珍宝。

贾秋月的孕肚已经很明显了,她穿着宽松的孕妇装,面色红润。

“妈,今天感觉怎么样?”王明杰把果篮放在桌上,“秋月特意给您挑的。”

那果篮包装精美,一看就是医院门口超市的标配礼品。

王歆婷昨天扔掉的同类果篮,已经能堆满半个储物间。

“好多了,下周一就能出院。”冯桂香笑逐颜开,“你快让秋月坐下,站着多累。”

贾秋月抚着肚子坐下:“妈,宝宝今天踢我了,特别有劲。”

“肯定是男孩。”冯桂香眼睛发亮,“我怀明杰时也这样。”

王歆婷默默退到角落,继续削第二个苹果。

她记得母亲从不记得自己怀孕时的细节。

仿佛她的出生,只是弟弟降临前的一段插曲。

“姐,辛苦你了。”王明杰像是才注意到她的存在,“这阵子多亏你照顾妈。”

贾秋月接话:“是啊,等妈出院了,姐你就能轻松了。”

王歆婷把削好的苹果递给他们:“应该的。”

三个字轻飘飘的,却承载着三百多个日夜的重量。

冯桂香的注意力全在儿媳的肚子上,手轻轻抚上去。

“等宝宝出生,妈去帮你带,你们年轻人不懂照顾孩子。”

贾秋月与王明杰对视一眼,笑意更深:“那当然好,就怕累着您。”

“带自己孙子怎么会累。”冯桂香语气笃定,“歆婷小时候就是我一手带大的。”

王歆婷低头收拾果皮,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母亲确实带大了她,却总说“把你拉扯大不容易”。

而对弟弟,永远是“明杰小时候可乖了,从来不哭闹”。

这种微妙的差异,贯穿了她整个成长过程。

探视时间结束,王明杰夫妇起身告辞。

冯桂香依依不舍地拉着贾秋月的手,叮嘱各种注意事项。

走到门口,贾秋月突然回头:“对了姐,妈出院那天我们要产检,可能过不来。”

王歆婷点点头:“没事,我一个人可以。”

她没注意到母亲与弟弟交换的那个眼神。

也没看见贾秋月走出病房时,嘴角那抹如释重负的笑。

窗外天色渐暗,王歆婷打开床头灯。

柔和的灯光下,冯桂香的脸显得格外柔和。

“歆婷,妈出院后想去明杰那住段时间。”

王歆婷整理衣柜的动作一顿:“为什么?我家都准备好了。”

“秋月快生了,他们小夫妻没经验。”冯桂香语气平静,“你这边不急。”

“我辞了工作,就是准备全职照顾您。”王歆婷声音发紧,“医生说您需要静养。”

冯桂香摆摆手:“带孙子也是静养,心情好更重要。”

王歆婷还想说什么,但看见母亲闭目养神的表情,咽回了话。

她走到窗前,夜色中的城市灯火通明。

远处商业中心的巨幅广告牌上,正展示着那款按摩椅的广告。

“健康享受,献给最爱的家人”。广告语刺眼地闪烁。

王歆婷拉上窗帘,隔绝了那片炫目的光。

02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王歆婷走到走廊才接起。

“喂,磊哥。”她靠在冰凉的墙壁上,声音疲惫。

林磊在电话那头顿了顿:“声音这么累?昨晚又没睡好?”

“妈半夜说心口闷,叫了值班医生来看,虚惊一场。”

王歆婷揉着太阳穴,那里的神经突突直跳。

医院走廊的白炽灯管发出细微的嗡嗡声,让人头晕。

“今晚我去替你吧。”林磊语气心疼,“你回家好好睡一觉。”

“不用。”王歆婷脱口而出,随即放缓语气,“你明天还要上班呢。”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

“歆婷,照顾妈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王歆婷看着走廊尽头闪烁的电子钟,凌晨两点十七分。

“明杰他们忙,秋月又怀孕了。我是女儿,应该的。”

这句话她说得太多次,几乎成了自我催眠的咒语。

林磊轻轻叹气:“下周一妈就出院了,之后怎么安排?”

“妈说想去明杰那住段时间。”王歆婷尽量让声音平静,“帮他们准备月子。”

电话那头安静得能听见电流声。

“那你这一年的付出算什么?”林磊终于问出这个问题。

王歆婷闭上眼,眼前浮现出一年前的场景。

母亲突发心梗送医,手术室外,弟弟哭得不能自已。

她冷静地签完所有手术同意书,办理住院手续。

从那天起,她的生活就定格在这家医院里。

“算了,磊哥。”她轻声说,“别说这些了。”

走廊尽头传来护士推车的声音,轮子与地面摩擦作响。

“按摩椅明天送到家里。”林磊转移话题,“要改送到明杰那吗?”

王歆婷握紧手机:“不,就送到咱们家。”

她想起三个月前,推着母亲去做康复训练时经过商场。

冯桂香盯着橱窗里的按摩椅看了很久,说年轻时落下的腰腿疼。

那时母亲刚能下床走路,眼神里全是劫后余生的脆弱。

王歆婷当天就订了同款,花光了辞职时拿到的最后一份奖金。

“也许妈只是去暂住。”林磊试图安慰,“很快就会回来的。”

王歆婷没有接话。她想起那张藏在母亲枕头下的火车票。

终点站是弟弟家所在的城市,单程票。

“磊哥,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你会告诉我吗?”

这个问题没头没脑,林磊却听懂了。

“你什么都没做错,歆婷。有时候付出越多的人,越容易被忽视。”

王歆婷鼻子一酸,赶紧仰头忍住眼泪。

护士站传来呼叫器的声音,某个病房在呼叫 assistance。

“我得回去了,妈该吃药了。”

“好好照顾自己。”林磊叮嘱,“别忘了你也是有人疼的。”

挂断电话,王歆婷在走廊站了很久。

墙壁上的健康教育海报模糊成一片色块。

她想起婆婆郑芳兰上周送来的鸡汤。

老太太坐了一小时公交,就为送一保温壶的汤。

“别累坏了身子。”婆婆当时拉着她的手说,“你也是我的孩子。”

那时王歆婷正为母亲的康复进度焦虑,没把这话放在心上。

现在回想起来,心头泛起一丝暖意。

回到病房,冯桂香已经自己坐起来了。

“跟林磊打电话?”母亲随口问,“叫他别总往这跑,耽误工作。”

王歆婷倒水的动作顿了顿:“他关心您是应该的。”

“明杰才辛苦,又要上班又要照顾秋月。”冯桂香自然接话,“男人压力大。”

王歆婷把水杯递过去,看着母亲吞下药片。

白色的小药片,一天三次,她记得比自己的生日还清楚。

“秋月预产期在下个月中。”冯桂香突然说,“我算了算,刚好能赶上。”

王歆婷整理床铺的手停住:“赶上什么?”

“没什么。”冯桂香躺回去,“睡吧,明天还要做最后一次检查。”

王歆婷在陪护床上躺下,侧身看着母亲的背影。

病房的夜灯在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她忽然觉得,这一年的亲密照料,似乎从未拉近她们的距离。

就像现在,母亲背对着她,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03

周一的阳光特别好,透过病房窗户洒满一地金黄。

王歆婷早早起床,把母亲的行李收拾妥当。

出院手续已经办完,她特意选了最早的时段避开人流。

冯桂香坐在床边,难得地配合着女儿的每一个指令。

“歆婷,我那条红围巾放哪里了?”母亲突然问。

“收在行李箱夹层了。”王歆婷头也不抬地回答,“天气预报说下周降温。”

冯桂香若有所思:“明杰那边应该没那么冷吧。”

王歆婷拉行李箱拉链的动作顿了顿:“妈,您真要去明杰那?”

“秋月昨天打电话,说产检情况不太好。”冯桂香叹气,“需要人照顾。”

王歆婷想起弟媳红润的脸色,与“情况不好”实在联系不上。

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检查着出院注意事项清单。

医生开的药,康复训练计划,复诊时间表...

每一项她都做了详细备注,生怕有什么遗漏。

“这些我都知道,你不用操心。”冯桂香瞥了一眼,“给明杰就行。”

王歆婷把清单仔细折好,塞进行李箱侧袋。

“还是我收着吧,万一要用。”

走廊传来脚步声,王歆婷以为是护士来做最后交代。

抬头却看见弟弟王明杰站在门口,神色匆忙。

“妈,都准备好了吗?”他径直走向冯桂香,“车在楼下等着呢。”

王歆婷愣住:“明杰?你不是说今天要陪秋月产检吗?”

王明杰避开她的目光:“秋月改期了,我先来接妈。”

冯桂香已经站起身,迫不及待地拎起随身小包。

“走吧走吧,别让人家司机等急了。”

王歆婷看着这一幕,心头涌上怪异感。

“我叫了网约车,可以送妈过去。”

王明杰一把提起行李箱:“不用了姐,我都安排好了。”

他动作快得几乎有些急躁,行李箱轮子刮过地面发出刺耳声响。

冯桂香已经走到门口,回头催儿子:“快点,秋月一个人在家呢。”

王歆婷站在原地,看着母亲和弟弟默契的互动。

仿佛她才是那个外人,不小心闯入了他们的计划。

“妈,”她终于开口,“您不等按摩椅送到了吗?”

冯桂香脚步一顿:“什么按摩椅?”

“我给您买的,今天下午送货上门。”王歆婷轻声说,“您不是说腰疼吗?”

王明杰插话:“那种东西华而不实,退了算了。”

冯桂香点头:“对,退了退了,别浪费钱。”

王歆婷看着母亲,一年来第一次感到陌生。

那个靠在病床上说“女儿买的都是心意”的母亲去哪了?

“走吧妈。”王明杰搀着母亲胳膊,“秋月该等急了。”

冯桂香跟着儿子往外走,甚至没回头说声再见。

王歆婷独自站在空荡的病房中央,阳光刺得她眼睛发疼。

床头柜上还放着她今早买的热豆浆,已经凉透了。

护士推门进来:“9床可以出院了...咦,人呢?”

王歆婷勉强笑笑:“刚走。”

“你妈妈真幸福,有你这幺孝顺的女儿。”护士整理床铺,“这一年来太不容易了。”

王歆婷没接话,默默收拾着母亲遗漏的杂物。

一件毛衣,半管药膏,还有那张她假装没看见的火车票。

现在它静静躺在枕头下,像是一个拙劣的隐喻。

手机响起,是物流公司的电话。

“王女士,您订购的按摩椅一小时后送达,请问家中有人吗?”

王歆婷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轻声回答:“麻烦您改天吧。”

04

出租车停在小区门口,王歆婷拎着母亲的行李下车。

阳光明晃晃的,她眯着眼看向自家窗户。

一年没正常住人的家,不知道积了多少灰。

开门时,隔壁陈阿姨正好买菜回来。

“歆婷回来了?你妈出院了?”陈阿姨热情招呼,“怎么没见你妈?”

王歆婷勉强笑笑:“她去我弟弟那住段时间。”

陈阿姨愣了一下:“这时候去明杰那?你不是专门辞职照顾她吗?”

话一出口觉得失言,赶紧找补:“也好,你也该休息休息了。”

王歆婷点点头,逃也似的进了家门。

玄关的灰尘在阳光下飞舞,空气中有种久未住人的味道。

她把行李箱放在客厅中央,一时不知该做什么。

这一年来,她的生活围绕医院和母亲转,突然停下反而无所适从。

手机震动,是家庭群里的消息。

贾秋月发了张B超照片:“宝宝很健康,谢谢妈妈炖的鸡汤!”

配图是冯桂香在弟弟家厨房忙碌的背影。

王歆婷放大照片,母亲系着新围裙,笑容满面。

那围裙是她上个月买的,母亲当时还说“浪费这个钱干什么”。

现在它穿在母亲身上,在弟弟的厨房里。

群里亲戚们纷纷点赞,夸冯桂香“养了个好儿子”“有福气”。

没人提到刚刚出院的病人是否需要休息。

也没人问王歆婷这一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她关掉群聊,打开通讯录找到母亲的号码。

拨号键按下去的前一秒,她又退出了。

说什么呢?问母亲为什么连声再见都不说?

问她知不知道自己为她辞了工作,推迟了生育计划?

这些问题的答案,她其实心知肚明。

王歆婷开始打扫卫生,动作机械而用力。

擦桌子时,她看见自己和母亲的合影。

那是大学毕业后第一年,母亲还年轻,笑容爽朗。

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祝女儿前程似锦”。

她曾经真的相信,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赢得平等的爱。

电话响起,是林磊。

“接到妈了吗?我晚上早点回去,一起吃饭庆祝。”

王歆婷擦桌子的动作慢下来:“妈去明杰那了。”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

“什么时候决定的?怎么没听你说?”

“今早出院时决定的。”王歆婷继续擦桌子,“明杰直接来接走了。”

林磊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他们怎么能这样?”

“这样也好。”王歆婷语气平静,“我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

她挂断电话,继续打扫。

阳台上的植物枯死了大半,只有仙人掌还顽强活着。

就像她,不需要太多关爱也能苟延残喘。

傍晚林磊回家时,王歆婷已经做好了三菜一汤。

“我退掉了按摩椅。”她边盛饭边说,“三万块,正好够我们带妈旅游。”

林磊愣住:“哪个妈?”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