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填表写父亲职业我填保密,班主任嘲讽,得知身份后跪求原谅

分享至

刚上初中,班主任发来家长信息表做调查,我在父亲工作处写:保密,

班主任不屑:无业游民还好意思故弄玄虚,

几天后她知道我爸职业后跪求放过

九月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在唐蕾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轻轻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在新初一(3)班的花名册上缓缓移动。

作为一名有着十五年教龄的班主任,她深知这份花名册背后的分量。

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而家长职业栏里的信息往往暗藏玄机。

当看到“肖浩宇”这个名字时,唐蕾的指尖停顿了一下。

父亲职业一栏里,赫然写着两个字:“保密”。

她轻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这种故弄玄虚的写法她见得多了,无非是遮羞的一种方式。

唐蕾拿起保温杯,轻轻吹开浮在水面的枸杞。

在她丰富的教学经历中,填写“保密”的家庭往往最不保密。

不是无业游民,就是从事着不太体面的工作。

她摇了摇头,在这个看重资源的社会里,坦诚反而更显得可贵。

窗外传来新生报到时的喧闹声,唐蕾的思绪却飘向了即将开始的学期。

她暗自决定要重点关注这个叫肖浩宇的孩子。

毕竟,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隐瞒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01

唐蕾整理着桌上的新生档案,动作娴熟而细致。

她把每份档案都按照家长职业进行了初步分类。

医生、律师、企业高管的档案被放在右手边,这些是她重点关注的资源。

普通工薪阶层的档案摆在正前方,这是班级的主体部分。

而那些职业栏空白或填写模糊的,则被暂时搁置在左手角落。

孙小明的父亲是市教育局副局长,这份档案被唐蕾特意用便签做了标记。

李小琳的母亲是市医院副院长,这份档案同样得到了特殊待遇。

唐蕾并不认为这是势利,在她看来这只是现实的选择。

作为班主任,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当她拿起肖浩宇的档案时,不禁多看了几眼。

除了父亲职业栏的“保密”外,其他信息都再普通不过。

母亲职业栏写着“自由职业”,住址是城西的老居民区。

唐蕾轻轻叹了口气,将这份档案放到了左手边那摞的最上面。

办公室门被推开,年级组长拿着会议纪要走了进来。

“唐老师,下周三要开新生家长会,准备得怎么样了?”

唐蕾立即换上职业化的微笑:“都准备好了,就等通知家长了。”

她下意识地用一本教案盖住了左手边那摞档案。

年级组长走到她桌前,随手翻看起桌上的档案。

“这届生源质量不错,有不少优秀家庭的子女。”

唐蕾点头附和:“是啊,特别是孙小明和李小琳的家长都很重视教育。”

她的目光不自觉瞟向被教案盖住的那部分档案,心里微微发紧。

当年级组长的手伸向肖浩宇的档案时,唐蕾急忙递上一份表格。

“这是咱们班特长生的统计表,您要不要现在过目?”

这个及时的转移话题成功引开了年级组长的注意力。

唐蕾暗自松了口气,她也说不清为什么要掩护这个素未谋面的学生。

放学铃声响起,唐蕾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办公室。

在锁门的一瞬间,她又回头看了眼桌上的档案。

夕阳的余晖正好落在“保密”两个字上,显得格外刺眼。

唐蕾摇了摇头,最终转身锁上了办公室的门。

02

新生报到的日子,教室裡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唐蕾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地迎接每一个进来的学生。

她特别注意着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

这些细节往往能反映出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教养。

“老师好!”一个穿着名牌运动服的男孩大声问好。

唐蕾记得这是孙小明,教育局副局长的公子。

她特意多问了句:“自己找到教室的吗?真棒!”

孙小明骄傲地挺起胸脯:“我爸的司机送我来的。”

这时,一个穿着普通白色T恤的男孩安静地走进教室。

他找到自己的座位后便默默坐下,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东张西望。

唐蕾查看座位表,确认这就是肖浩宇。

她走到男孩身边,柔声问道:“是肖浩宇同学吗?”

男孩抬起头,眼神平静得不像个初一新生。

“是的,老师。”他的声音很轻,但很清晰。

唐蕾注意到他的书包是普通的帆布包,已经有些发旧。

鞋子也是普通的运动鞋,但洗得很干净。

“家长没有送你过来吗?”唐蕾故意问道。

肖浩宇摇摇头:“爸爸说我已经长大,可以自己上学。”

这个回答让唐蕾有些意外,通常家境好的孩子都会有家长护送。

她还想再问些什么,但已经被其他热情的学生和家长围住。

家长们在教室后方驻足,互相寒暄交换名片。

唐蕾注意到没有一个家长主动与肖浩宇交谈。

男孩独自坐在座位上,安静地翻阅着新发的课本。

他的手指修长,翻书的动作轻柔而规范。

当所有学生到齐后,唐蕾开始讲解校规校纪。

她说话时特意观察着每个学生的反应。

肖浩宇始终坐得笔直,眼神专注,显得格外认真。

但这种过分认真的态度,反而让唐蕾觉得有些刻意。



03

教师办公室裡,唐蕾正在与数学老师交流新生情况。

“这批孩子整体素质不错,特别是几个干部子弟。”

数学老师推了推眼镜:“听说孙小明在小学时就拿过奥数奖?”

唐蕾笑着点头:“是啊,这样的学生要重点培养。”

这时,英语老师抱着一摞作业本走过来。

“唐老师,你们班是不是有个叫肖浩宇的学生?”

唐蕾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了?他英语学习有困难?”

英语老师摇头:“恰恰相反,他的发音特别标准。”

唐蕾若有所思地翻开班主任工作手册。

在肖浩宇的日常观察记录栏里,她还一个字都没写。

这个学生太安静了,安静到几乎让人忽略他的存在。

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他几乎不参与任何课外活动。

下午自习课时,唐蕾特意在教室后门观察。

大多数学生都在嬉笑打闹,只有少数在写作业。

肖浩宇坐在角落裡,正在看一本厚厚的书。

唐蕾悄悄走近,发现那是一本科普读物《量子物理浅谈》。

“你能看懂这本书?”唐蕾忍不住出声问道。

肖浩宇吓了一跳,随即合上书页:“随便看看。”

唐蕾注意到书的扉页上盖着市图书馆的印章。

“经常去图书馆吗?”她试图让语气显得随意。

“爸爸带我去办借书卡,周末常去。”

肖浩宇的回答依然简洁,但提到了父亲。

唐蕾趁热打铁:“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男孩的眼神突然变得警惕:“这个...不太方便说。”

这时班长过来请示黑板报的事情,打断了谈话。

等唐蕾再回头时,肖浩宇已经重新沉浸在书中。

他的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专注,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

唐蕾心里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又涌了上来。

04

第一次家长会前的准备工作会议上,校长特意强调。

“要与每个家长建立良好沟通,特别是重要家庭的家长。”

唐蕾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心里盘算着接待顺序。

她决定把孙小明的父亲安排在第一个进行单独交流。

家长会当天,唐蕾提前半小时就到教室准备。

她特意穿了一套得体的职业装,化了淡妆。

家长们陆续到来,教室里很快坐满了人。

唐蕾一边微笑着打招呼,一边快速扫视全场。

孙小明的父亲由校长亲自陪同进来,场面很是热闹。

李小琳的母亲则是由年级组长接待,相谈甚欢。

唐蕾注意到后排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中年男子。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安静地翻看着会议材料。

当唐蕾念到“肖浩宇家长”时,那位男子举了举手。

他的动作很轻,几乎没引起其他家长的注意。

唐蕾快步走过去,伸出右手:“您好,我是班主任唐蕾。”

男子起身握手,力度适中:“肖荣,浩宇的父亲。”

近距离观察下,唐蕾发现这位父亲气质不凡。

虽然穿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透着莫名的威严。

他的眼镜片后面是一双深邃的眼睛,目光犀利。

最奇怪的是,唐蕾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这张脸。

“浩宇在校表现还不错,就是比较内向。”

唐蕾例行公事地介绍着情况,暗自观察对方反应。

肖荣认真听着,偶尔点头,但很少插话。

当唐蕾暗示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工作时,他只是微笑。

“孩子的教育很重要,我们会尽力配合学校。”

肖荣的声线平稳,用词严谨,像是个习惯发言的人。

唐蕾忍不住试探:“听说您工作比较特殊?”

肖荣微微颔首:“确实有些保密要求,还请理解。”

这时校长走过来,唐蕾正准备介绍。

却发现校长只是对肖荣点头示意,并没有停留。

这个细节让唐蕾更加疑惑,但又不便多问。

家长会结束后,肖荣悄然离开,就像从没来过一样。



05

期中考试结束后,班级要重新选举班干部。

唐蕾在班会上鼓励学生毛遂自荐。

孙小明第一个举手:“我想当班长,为大家服务!”

其他几个家境好的学生也纷纷表态参选。

唐蕾注意到肖浩宇始终低着头,毫无参与的意思。

“还有同学想为班级服务吗?”她特意看向后排。

肖浩宇感受到老师的目光,把头埋得更低。

这种躲避的态度让唐蕾莫名有些恼火。

“有些同学要积极主动些,班级是每个人的。”

唐蕾的语气不自觉带上了说教的意味。

课后,她让肖浩宇留下来帮忙整理试卷。

“为什么不愿意参与班级活动?”她直接问道。

肖浩宇整理试卷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我觉得把学习搞好更重要。”他的声音很轻。

这个回答在唐蕾听来像是借口。

她想起自己当年也是靠积极参与才获得机会的。

“你父亲知道你在学校的表现吗?”

唐蕾故意提起这个话题,想看看男孩的反应。

肖浩宇抬起头,眼神裡第一次出现了波动。

“爸爸说做好自己就行,不要刻意表现。”

这话在唐蕾听来,更像是家长无力辅导的托词。

她想起档案裡“自由职业”的母亲和“保密”的父亲。

这样的家庭,确实很难给孩子提供什么资源。

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

“老师希望你更开朗些,多交朋友。”

肖浩宇点点头,但眼神明显不认同。

唐蕾让他回去,自己坐在办公室沉思。

也许她对这个孩子的期望值设得太高了。

06

学校要举办大型科技节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每个班级都要准备一个科技展示项目。

唐蕾所在的(3)班抽到的是“人工智能体验区”。

这个主题让所有老师都皱起了眉头。

“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支持才行。”

计算机老师在筹备会上直言不讳。

唐蕾立即想到孙小明的父亲:“教育局应该能帮忙。”

校长却摇头:“这次要靠我们自己的资源。”

唐蕾开始联系家长群裡的潜在资源。

李小琳的母亲答应提供一些医疗AI的资料。

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只有肖浩宇的家长始终没有在群裡发言。

唐蕾私下给肖荣发了信息,说明科技节的重要性。

对方很快回复:“收到,会尽力配合。”

但这个“尽力配合”显得太过模糊,让人不安。

唐蕾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家长身上。

科技节前一周,最大的难题出现了。

学校采购的智能机器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供应商表示需要专业工程师才能调试。

而这样的专家费用高昂,学校预算不足。

唐蕾急得嘴角起泡,每天都在联系各种关系。

但真正懂行的专家要么没空,要么开价太高。

校长看着进展报告,眉头越皱越紧。

“唐老师,这个项目可是区领导要来参观的。”

放学后,唐蕾独自在教室裡调试设备。

这时她看到肖浩宇站在门口,欲言又止。

“怎么了?”唐蕾疲惫地问道。

肖浩宇轻声说:“老师,也许我爸爸能帮忙。”

唐蕾勉强笑笑:“谢谢,老师会想办法的。”

她压根没把一个“无业游民”的帮助放在心上。

肖浩宇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默默离开。

唐蕾继续对着复杂的设备说明书发愁。



07

科技节前三天,项目彻底陷入僵局。

智能机器人系统突然完全瘫痪,指示灯全灭。

供应商表示可能是主板烧毁,需要返厂维修。

这意味着(3)班的展区将只有一个空桌子。

唐蕾在校长办公室急得快要哭出来。

“区教育局副局长亲自带队参观,这下全完了。”

校长沈广平沉吟片刻,突然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也许有个人能帮上忙,我试试联系一下。”

唐蕾立即追问:“是哪位专家?我现在就去请。”

校长却神秘地摇摇头:“这个需要保密。”

又是“保密”这个词,让唐蕾心里泛起异样感。

但看着校长胸有成竹的样子,她只好选择相信。

第二天一早,唐蕾接到校长电话。

“专家联系上了,今天下午会过来看看。”

唐蕾欣喜若狂:“需要我准备什么吗?”

校长说:“准备一下设备现场,其他不用管。”

整整一个上午,唐蕾都在整理展区。

虽然设备还是瘫痪状态,但她把所有线路都理顺了。

孙小明的父亲打来电话,表示可以联系备用设备。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唐蕾只能谢绝好意。

下午两点,校长发来信息:“专家半小时后到。”

唐蕾紧张地整理着衣领,在展区前来回踱步。

她想象着来的会是什么样的技术大拿。

可能是大学教授,或是某个科技公司的高管。

当校长陪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时,唐蕾愣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