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荷兰政府突然出手,援引1952年的陈旧法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实施临时接管。
更让人意外的是,接管股份还不算,荷兰方面连公司的中国籍CEO都要求离职,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荷兰难道真觉得攥住一家芯片企业,就能拿捏全球汽车产业的命脉?
![]()
要搞懂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先说说安世半导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这家企业不做那些听起来高精尖的高端芯片,专攻汽车领域的基础元器件,像控制车灯明暗、方向盘转向的芯片都出自这里。
别小瞧这些基础芯片,全球主流汽车厂商没有一家能离得开,说是汽车电子领域的“隐形刚需”毫不夸张。
本来想,一家总部在荷兰的企业,核心资源理应留在当地,但后来发现,事实早就不是这样了,2019年,闻泰科技斥资三百多亿元,将安世半导体的控股权收入囊中。
![]()
自此之后,安世的核心生产能力全被转移到东莞的工厂,配套的供应链体系、核心技术团队也基本完成了本土化布局。
荷兰总部剩下的,说白了也就只是个“注册地”的虚名,真要论起造芯片、供客户,完全得看中国这边的工厂脸色,荷兰方面显然没看透这层产业逻辑。
他们搬出几十年前的老法案,打着“保障安全”的旗号实施接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背后无非是想攥住芯片供应的核心环节,既在半导体领域刷一波存在感,又能向美国表表忠心。
![]()
如此看来,这步棋走得实在草率,2024年10月中旬,荷兰总部的操作更是露了怯。
在华员工的账户被突然冻结,工资也被暂停发放,同时还发来了通知,要求东莞工厂全面服从荷兰方面的指挥,本以为这招能轻松压服中国团队,没成想安世中国这边直接硬刚。
公司明确表态,员工仅对中国公司负责,工资照常发放,工厂生产运营一切照旧。
![]()
荷兰手里那点所谓的“控制权”,瞬间成了笑话,就像抢了个空办公室的门牌,真正的机器、人才、客户全在外面,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
荷兰这边闹得沸沸扬扬,最倒霉的当属远在南美的巴西。
荷兰接管事件发生后,巴西发展部一位秘书公开放话,要是安世的芯片断供问题没法及时解决,国内部分车企不出两三周就得陷入停产。
![]()
巴西的汽车产业有多依赖安世芯片?怕是当地十多万汽车产业工人最有体会。
大众、通用等国际车企都在巴西设有组装工厂,但这些工厂的芯片库存一直处于低位,顶多只能支撑一两周的生产,一旦停产,不光车企自身遭受重创,整个地方经济都可能被拖累。
无奈之下,巴西只能四处寻求解决方案,让人意外的是,巴西没有找挑起事端的荷兰,反而转头向中国求助。
![]()
并非巴西想刻意选边站,而是产业现实就摆在那里,安世半导体真正具备生产能力的工厂在中国,能快速响应的供应链在中国,能解决技术难题的工程师也在中国。
荷兰手里只攥着一张“公司牌照”,真要让他们拿出芯片,根本没有相应的生产能力。
其实类似的教训早有先例,本田在加拿大的工厂就曾因芯片短缺,不仅被迫减产,部分生产线还停摆了一段时间。
![]()
安世这事儿一闹,全球车企都跟着慌了神,荷兰大概从没料到,自己一场草率的“控制权游戏”,能把全球产业链搅得鸡犬不宁。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先坐不住了,紧急发声催促荷兰尽快化解危机,直言再这么僵持下去,欧洲四季度的汽车产量恐怕会大幅下滑。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也出来表态,这件事的影响不止于汽车产业,发电机、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都会受到牵连。
要知道,德国博世、西门子这些行业巨头,都是安世半导体的重要客户,芯片供应一断,他们的零部件生产也得跟着停。
![]()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表面上喊着支持荷兰的决定,可自家车企却先喊了疼,最近,通用、福特的北美工厂已经开始减产,部分SUV生产线还缩减了班次。
本想跟着凑个热闹施压中国,没成想把自己也搭了进去,这波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很显然,荷兰这次是彻底误判了21世纪的制造业逻辑。
他们固执地认为,抓着注册地、股权就算掌控了一切,却忘了现在的产业命脉,早已转移到完整的产业链、核心的人才储备和长期的协作体系上。
合同条款写得再漂亮,客户要的是能按时拿到手的芯片,不是一张毫无用处的纸。
反观安世中国这边,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应,该发薪发薪,该生产生产,客户也没有因为荷兰的闹剧而流失,荷兰则不一样,现在想从“临时接管”的窘境里体面退场都难。
![]()
他们搞的那套监管措施,又是审批又是否决,把公司硬生生装在了“玻璃盒”里,企业想规避风险,客户想寻求稳定,谁还愿意再跟这样的荷兰打交道?
如今的局面,巴西还在焦急等待中国这边的进展,欧洲行业协会天天给荷兰施压,荷兰自己也在琢磨怎么下台。
毫无疑问,这件事最终还得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把芯片造出来,按时交给客户,荷兰想摆脱“得罪全世界”的名声,光说漂亮话没用,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
巴西能不能扛过这两三周的“死线”,荷兰会不会改变主意,这些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
但有一点已经非常清晰,现在的全球产业链,早已形成了“牵一发动全身”的紧密联系,任何试图以商业规则为杠杆“卡脖子”的行为,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荷兰这场“拿了门牌,丢了产能”的闹剧,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尊重市场规律、维护产业链稳定,才是实现多方共赢的正道,逆势而为绝非明智之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