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两次求救的机会,为何还是命丧黄泉?
西藏的美景每年吸引无数游客,但高原环境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你的身份或财富而降低风险,陕西钛制品企业主郭建峰的经历,值得所有计划进藏的人认真了解。
![]()
早在郭建峰第一次踏上西藏之旅时,出发前他做了充足准备:后备箱里装满氧气瓶、急救药品和葡萄糖,还专门咨询了医生关于高原反应的应对方法,同行朋友觉得他准备过度,但他坚持认为生命安全最重要。
那次旅行进展顺利,郭建峰只在抵达拉萨第一天出现轻微头痛和呼吸急促,休息半天后症状消失。
![]()
整个行程他严格遵守导游建议:不饮酒、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返回后他在社交平台分享经验,强调首次进藏必须谨慎。
五年后的2025年7月,郭建峰再次计划进藏,这次他的态度完全不同,后备箱里没有氧气瓶和急救设备,取而代之的是整箱香烟和白酒,他选择了难度更高的317国道,全程海拔超过4000米,计划用30天完成穿越。
![]()
出发前朋友提醒他带上氧气装备,他表示有过一次经验,身体已经适应高原,这种自信来自上次旅行的顺利,但他忽略了五年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况都发生了变化。
旅途中郭建峰频繁更新社交平台,记录着在高原饮酒的画面,有粉丝留言提醒高原环境不宜饮酒,他回复说自己身体素质好,不会有问题,视频里他举着酒杯,背景是雪山和蓝天,画面看起来潇洒自在。
![]()
作为企业负责人,郭建峰即使在旅途中也保持着工作状态,他每天要处理客户订单、回复供应商信息,有时深夜还要剪辑视频上传平台。白天开车赶路,晚上处理工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
6月底的一次雪山露营让他患上肺炎,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三天,医生建议他返回低海拔地区休养,但他坚持继续行程,认为这点小病不会影响计划,出院后他继续赶路,没有给身体恢复的时间。
![]()
7月13日凌晨1点多,郭建峰在玉树州结古镇一家酒吧外突然倒地,同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赶到时发现他已经失去意识,医护人员现场实施心肺复苏,并迅速送往最近的医院。
急诊科医生全力抢救,但郭建峰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超过20分钟,尽管使用了除颤器和急救药物,他最终没能被救回来,死亡诊断书显示死因是急性心肌梗死,高原环境是重要诱因。
![]()
参与抢救的医生后来表示,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心脏负荷本就比平原高出30%以上,如果再加上吸烟、饮酒、疲劳和睡眠不足,心脏承受的压力会成倍增加,郭建峰此前的肺炎也削弱了身体机能,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悲剧。
郭建峰去世后,他的企业面临困境,公司账上还有数百名员工的工资未发,订单积压在仓库,银行贷款到期需要偿还,他的妻子不得不接手公司,尽管她对钛制品行业并不熟悉。
![]()
为了稳定客户信心,妻子接管了郭建峰的社交账号,更换头像并发布公告说明情况,但新头像中她面带微笑,这引发了部分网友质疑,有人认为丈夫刚去世就笑容满面不合适,也有人怀疑她想借此事件炒作账号。
实际情况是妻子更换的照片拍摄于两年前,那是她参加公司活动时的工作照,她选择这张照片是希望以积极形象示人,让客户相信公司能够继续运营,但她没想到这个细节会引起误解。
![]()
面对指责,妻子没有公开回应,而是专注于处理公司事务,她联系供应商协商付款计划,安抚员工情绪,逐一答复客户询问,公司老员工看到她的努力,主动帮她熟悉业务流程。
郭建峰的案例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认为他活得潇洒,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也有人觉得作为企业负责人和家庭支柱,他对生命安全的态度过于轻率,没有考虑到家人和员工的依赖。
郭建峰的经历包含多个值得警惕的细节,首先是过度自信,认为一次顺利经历就代表身体完全适应高原,实际上每次进入高原都需要重新适应,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变化都会影响身体反应。
![]()
其次是忽视预警信号,肺炎本身就是身体抵抗力下降的表现,此时继续停留在高海拔地区会加重负担,医生的休养建议不是随意提出,而是基于对病情和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
第三是叠加风险因素,高原环境、饮酒、吸烟、熬夜、疲劳驾驶,每一项单独看可能不会立即致命,但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心脏在多重压力下超负荷运转,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
西藏旅游局每年都会发布进藏健康提示,建议游客提前做体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谨慎选择,进入高原前应准备必要药物和氧气设备,到达后给身体充足的适应时间。
专业登山队进入高海拔地区有严格的适应流程,通常每上升500米要停留1至2天让身体调整,即使经验丰富的登山者也不会轻视高原反应,因为这是人体面对环境变化的正常生理反应,与意志力和经验无关。
![]()
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早在他刚入藏的时候,就有很多网友提醒过他,第一次就是说提醒他不要在高原饮酒,第二就是提醒他找人陪同,可是这两次能够就自己的机会都没引起他的重视。
![]()
很多听闻此事的网友们也是表示太惋惜了。
“看到郭总这个事情,心里真不是滋味,他的钛杯我买过,质量确实好,没想到人是这么没的。”
“老郭的自驾视频我每期都看,他对生活的热爱真的很感染人,没想到生命这么脆弱,前几天还在看他的动态,现在人却没了,自驾旅行虽美好,但风险也不容忽视,去高海拔地区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身体不适就赶紧就医,不能硬撑,希望大家都能把安全放在首位。”
“我觉得绝不是简单因为说了几句不吉利的话,关键是身体本身可能就有隐患,企业家压力大,平时估计就没少抽烟喝酒熬夜,高原缺氧一激动,心脏肯定受不了,这就是多种问题凑一块儿爆发了。”
“心梗、脑梗这些都是血管淤堵造成的,病都不是一天得来的!老郭这习惯,高原上天天烟酒不断,还熬夜,这简直是在给血管“投毒”,年轻人真别仗着身体底子好就可劲儿造,身体的账迟早要还。”
“说白了就是高原环境撑不下去了,身体底子不好真不能硬去西藏,那边地广人稀,环境比我们想的恶劣得多。每年都有不听劝出事的,这不是命运弄人,是自己对健康太疏忽了。”
“说话确实要“避谶”,不能乱立flag,这倒不是迷信,而是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老郭老把“爽死了”、“好归宿”挂嘴边,无形中可能就放松了对危险的警惕。”
“当老板的压力最大,更要注意保养身体啊,现在这情况,留下老婆孩子和一堆债务,太难受了。啥成功都比不上身体健康重要。”
“现在很多人就是胆子太大,对自然、对生命缺少敬畏之心,郭老板活出了很多人不敢活的精彩,但代价太大了,说到底还是得尊重科学规律。”
“很多话真不能乱说,我有次就是开玩笑说别人,结果自己马上应验了,语言的力量有时候很玄乎,多说说积极正面的话,心态也会不一样。”
“感觉他是心里太想摆脱压力放飞自我了,但身体这个“硬件”已经长期透支,再加上高海拔缺氧,最终没能扛住,可惜了。”
“看了这个事,我赶紧取消了原定的租车订单,本来也想学他单人单车闯一下,现在觉得还是命要紧,果然人有时候得认怂。”
老郭的悲剧你怎么看?是“活在当下”的勇气可嘉,还是对健康风险过于轻视?如果是你去高原旅行,会觉得做什么准备最必不可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验。
信源:极目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