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终于认清现实,会晤没提台海,七年拉锯战换来了中美经贸对等

0
分享至





前言

今天这篇文章呢,主要是来分析中美在韩国釜山会谈的那些门道,还有这份被特朗普狂打12分的协议背后,藏着多少改变国际格局的信号。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怪事?以前张口闭口“美国优先”的特朗普,这次去亚洲居然全程挂着客气脸,美国媒体都说这是他上任以来最谦和的一次。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给会谈结果打了12分,这分数高得都有点离谱了。



要知道,过去七年多,中美贸易战打得有多凶,关税加了一轮又一轮,出口管制收了一次又一次,双方谁都没松过口。怎么突然之间,特朗普就给了这么高的评价?这份让他赞不绝口的协议,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会谈前的七年拉锯

要理解这次釜山会谈的结果,得先说说这七年多的贸易战背景,不然你没法明白这份协议有多来之不易。2018年的时候,美国率先对中国加征关税,一开始气势特别盛,觉得靠极限施压就能让咱们妥协。



当时美方的套路很明确:先拿钢铝产品开刀,接着对电子设备、机械装备等加征关税,后来又搞起了出口管制,把一大批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甚至连稀土、半导体这些关键产业链都想卡脖子。

那几年,咱们国内不少出口企业都受了影响,尤其是做外贸的小老板,天天盯着关税政策愁得睡不着觉。但咱们也没怂,马上就出台了反制措施,对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同时开始全力搞产业链自主,稀土管制也慢慢收紧。



就这样你来我往,打了整整七年,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美国的农场主怨声载道,因为中国减少采购后,他们的大豆、玉米都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美国的高科技企业也急得跳脚,失去中国市场后,营收下滑得厉害。

到了2025年,美国经济其实挺吃紧的,通胀压力没完全缓解,制造业复苏又乏力,他们急需从贸易博弈中喘口气,这才主动释放出谈判的信号,这就是釜山会谈的大背景。简单说,不是美国不想硬刚了,是实在扛不住了,战略上已经出现了疲惫感。



而这次会谈最核心的成果,就是两国商务部公布的协议细则,这可不是普通的协议,每一条都透着“对等”俩字,精确得让人吃惊。咱们一条一条看:美方先说取消针对芬太尼的10%关税,这边立马同步暂停相关管控措施,没有一丝延迟。

接着美方宣布暂停24%的对等关税,期限是一年,重点是一年,不是以前那种90天的“临时凑数”,咱们也马上跟进,暂停反制措施的时间不多不少,正好一年。



后面几条更绝:美方说暂停出口管制里50%的穿透管辖规则,为期一年;咱们还是同步暂停对应措施,一天都不差。美方说暂停301调查,还有针对中国船舶的额外收费,期限一年;咱们照样照单全收,同步暂停相关措施。

这种精确到天数的“你来我往”,在国际经贸史上真的很少见。以前的协议要么是一方让步多,一方让步少,要么就是期限模糊,给后续反悔留余地。但这次不一样,每一项条款都像镜子里的影子,你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完全没给对方耍小聪明的空间。



特朗普之所以给12分,说白了就是既想给自己脸上贴金,又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是当前能拿到的最好结果了。毕竟再耗下去,美国的经济压力只会更大,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点。

协议公布的时候,有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当记者采访的时候,美方团队特意强调了一句“双方没有讨论台海问题”。这话一出来,懂点外交的人都笑了,这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在外交场上,有时候不说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这背后其实藏着两层意思。对咱们来说,台海问题是核心利益里的核心,是绝对的红线,根本就没打算拿到谈判桌上谈。你想拿这个当筹码?门儿都没有,连提都不用提。

对美国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战略止损。他们可能终于想明白了,现在经济上占不到便宜,再拿台海议题出来拱火,不仅没用,反而可能引火烧身。万一真把局势搞僵了,美国现在根本没精力再应付另一个战场,到时候只会让自己更被动。



这种默契的沉默,比任何激烈的争吵都说明问题。双方都清楚现在的战略优先级在哪,美国需要先解决经济问题,咱们则坚守核心利益不动摇。所以美方主动不提这个议题,本质上就是战略收缩,想给局势降温,怕自己在最需要回血的时候被放血。



从立国之战到经贸对等

把这次釜山会谈放进历史里看,会发现一个特别惊人的呼应,这也是很多人没注意到的点。建国初期的那场立国之战,最后是以停战协议收尾的,那一次,美国不得不从军事上承认中国作为对手的平等地位。



七十年后,在釜山,经过七年多的贸易博弈,咱们又一次迫使美国在经贸领域承认了双方的对等地位。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自己都把这次会晤称为“G2会议”,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两次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其实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实力博弈,让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平等地位。以前美国总觉得自己能从实力的地位出发跟咱们谈话,现在这份协议一签,等于把这句话彻底推翻了,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大家是对等的。



这种历史的呼应,不是巧合,而是实力变化的必然结果。以前咱们靠军事勇气赢得尊重,现在靠经济韧性和产业链实力赢得对等,这说明咱们的底气越来越足了,国际地位也在实实在在地提升。

这次协议带来的最大影响,可能不是中美关系的暂时缓和,而是世界多极化的脚步被大大加快了。以前很多国家都觉得只能在中美之间二选一,现在他们发现,原来还能有别的选择。



最明显的就是东南亚国家,最近印尼、马来西亚都在加强跟中国的经贸合作,同时又没跟美国撕破脸。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谁能给我带来好处,我就跟谁合作,没必要把自己绑在一棵树上。

还有中东国家,沙特、阿联酋这些产油国,一边跟美国保持军事合作,一边又积极加入中国主导的多边合作机制,还在石油贸易中用人民币结算。这种“左右逢源”的操作,现在越来越普遍了。



为啥会这样?因为美国的双重不确定性让大家没了安全感。前几天还把中国当头号对手,今天就称兄道弟喊老朋友,那些押上全部身家跟着美国搞印太战略的国家,能不慌吗?他们怕自己最后成了炮灰。

所以现在各国都在疯狂构建自己的“朋友圈”,根据不同的议题选不同的合作伙伴,玩起了更复杂的连横合纵。以前的“两极格局”慢慢被打破,多极化的时代是真的要来了。





结语

相信大家对这次釜山会谈和这份协议的分量,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特朗普给的12分,与其说是夸协议多完美,不如说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毕竟承认对等,就等于承认过去七年的极限施压策略彻底失败了。

这份协议最关键的意义,不是暂停了一年关税,也不是缓和了暂时的紧张关系,而是确立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中美之间得对等玩,靠实力压制那套行不通了。咱们用七年的坚持,换来了经贸领域的平等地位,这背后是稀土产业链的自主、内部市场的韧性,还有绝不妥协的底气。

但这远不是终点,只是换了个战场。接下来的硬仗还在后头,技术标准、数字贸易、气候变化这些更核心的议题,才是真正考验双方实力的地方。美国现在只是暂时歇口气,等他们缓过来,说不定还会搞出新的动作,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爱看剧的阿峰
爱看剧的阿峰
更多精彩影视等你观看
122文章数 119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