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美联储宣布举白旗投降,要结束货币紧缩政策,开启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并且开启降息通道之后,中国央行刺激国内经济的举措就多了起来。
尤其是10月份美联储即将可能会进行再一次的降息,中国央行也是直接推出了新的政策,表示要主动推动新的政策,修复国内个人征信,这是在为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做铺垫。
人民银行为什么会在疫情结束已经3年之后决定修复个人信用?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样的机会?
中国央行放大招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实施。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在征信系统之中,违约记录的存续期为5年,在过去的五年里,由于新冠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是相关的信用记录仍然影响着个人的经济和生活。
说白了,因为不可抗力导致的征信不良影响,把一些原本信用较好的人,排除在了银行信贷体系的大门之外,给这些人的投资和消费造成了影响和负担。
为了帮助这些人修复信用记录,同时扩大正规银行信贷客户,所以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
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个计划准备在明年起准备执行。
这件事情说简单一点,就是国家想要让老百姓敢借钱,敢消费,敢创业,在信用货币的时代,当中国守信用的消费者和创业者敢借钱的时候,经济就有活力了。
这对于那些敢闯敢拼的人来说,不是救济,而是兜底的承诺。其次也是解决一些人目前的困境。
这几年因为信用记录受损,陷入困境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为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在银行借不到钱之后,就只能去借年化18%-36%的网络贷款。
相比较银行3%-5%的利率,这种费率简直就是在吸血,也让不少人直接押上了未来十年的财富自由的权利。
而且但凡是借过网贷的人,都无法再进入银行的客户名单之内。因为银行的数据是冰冷的,他们要用一切的因素将不良的贷款率压到最低。
赶在美联储放水之前
这两年因为新冠疫情和房地产下行的因素的影响,失信的人太多了,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9月24日中国失信被执行人数已经达到了845万多人。
也有人会认为目前有违约信用记录的人已经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而这次政策针对的不是那些失信被执行人,而是强调,必须是违约在一定金额之内,且已经还清债务的群体。
这也是一种正向的激励,鼓励那些有能力还款的群体尽快通过还款行为,摆脱“失信人”身份,只要征信能够恢复,那么就可以摆脱高额利率的网络贷款,从银行手中获得利率更低,代价更小的正规渠道贷款。
其次是这个政策发布的时间节点,正好卡在了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并且将要开始下一轮量化宽松之前,这说明,中国正在准备迎接下一轮全球流动性充裕,大水漫灌的时代。
这些流动性的资金不能卡在中国的金融系统之内空转,而是要流向中国的实体,流向更多的消费者。
所以在大水漫灌来临之前,中国央行必须要提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国内的信贷政策,要让多余的流动性在实体之内流动起来,这样才能有效的带动中国的经济增长。
不然这些钱最终只能集中在少数的个人或者群体之中,最终会造成某个单一的资产价格疯涨,在下一次流动性收缩的时候带来严重的风险。
其实说白了,这个举动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整体,为了中国经济和宏观金融的稳定性考虑。
这几天,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明显在增大,说明了很多海外的流动性资金正在用各种方式买入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流动性的冲击已经很明显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在流动性冲击资产价格之前,赶紧解决掉征信问题,买入一些预防性的资产,对财富的增加有很大的好处。
一个人一生,想要抓住这些周期性的机会并不多,全球性的流动性潮汐机会这几十年也就那么几次,以前总是会冲击房地产市场,那么下一次的流动性冲击会冲击什么资产还存在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