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后,尽管日本政府采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在强行封锁王宫的同时也允诺琉球官员的待遇一切不变,要求所有地方官员政务照旧。但是以三司为首的琉球官员却一致拒绝接受不是来自藩厅(琉球政府)的命令,采取了“拒绝上岗”的消极抵抗政策。1879年4月,太政大臣松田道之命令三司以琉球国王的名义号召全体琉球人服从“新政”,遭到了三司的抵制。相当一部分琉球官员持强硬态度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还坚信中国不会任由日本吞并琉球。首里、那霸的士族秘密签订血书誓死不为新政府工作,并供养因反抗政府而丧命者的家属。此后还发生了数百人将一名为新政权工作的下层官员殴打致死的事件。
![]()
图片来自网络
唯恐反日情绪高涨的松田一方面派遣日本警察前往各岛检查和扣押逃亡中国的琉球官员,一方面收缴琉球的武器,而收缴的武器只有大炮14门,炮弹830 发,小炮 72 门,1030发炮弹。6 月,逃往中国的龟山亲云上从福州返回琉球,四处宣扬中国不日即出兵来援。这令抗日势力士气大涨,三司官和士族公开表示拒绝为日本政府服务,所有的学校一律停课,甚至士族按照旧制直接从农村征收租税。恼羞成怒的当局终于开始了公然的镇压。首先拘捕了龟山,将其拷打致死。同时下到乡村,挨家挨户搜捕抵抗士族,监禁并进行拷问。
在当局的淫威下,琉球的旧官僚层不得不放弃抵抗,被迫答应所有官员重新为政府服务。1880年,日、清就硫球谈判未果,不但没有使琉球逃出苦海,反而很可能导致分割传统琉球的结果,这使得琉球亲华和企图“以清制日”的官员大失所望,1884年最后一批坚持独立的琉球官员渡海到中国寻求政治避难,琉球岛内的反抗逐渐平息。
![]()
图片来自网络
在软硬兼施稳定了琉球局势、特别是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不满、抵抗后,日本开始推行大规模的压制与同化政策。其特色就是在政治上歧视,经济上压迫和文化上同化。在政治上,日本一方面将明治宪法规定的臣民的三大义务“纳税”、“义务教育”和“兵役”强加给琉球人,可一方面却没有给与琉球人参与日本国内政治的参政权,直到1912年才在冲绳实施了众议院议员选举法。
而在经济上,除了破坏旧有的经济结构,强行将琉球的地方经济纳入国民经济的轨道外(比如轻视对粮食作物的种植,而大力强制性地推广甘蔗的种植,以解决日本本土市场的需求等),还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税制改革,但是比起日本本土其他人口与冲绳相近的县,冲绳在租税上仍然偏重。而日本政府当时重点扶植重工业和工业发展的“殖产兴业”政策,农业为主的冲绳得不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为此,不少冲绳的青壮劳动力移居京都大阪神户工业一带从事重体力劳动,向海外移民的也不在少数。
而教育上,日本只重视普及小学教育,对中学以上的教育则很消极,可能是怕冲绳人有更多的思想和见解之故,这导致了冲绳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于本土的情况。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直到二战为止,日本对冲绳的统治目标并不在于重视冲绳人的生活和社会质量的提高,而是在于为了日本本土的需要改造和利用冲绳,这种将冲绳作为“工具”的意识必然导致了对冲绳的歧视。
最能体现着一系列歧视的事例就是1903年在大阪召开的第五届劝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上,为了显示本民族的高贵性,日本“陈列”了几种“劣等族群”,其中包括台湾、爱努和冲绳人。将两名冲绳妇女作为展品,介绍冲绳的民风,解说员也称她们为“东西”。在冲绳人聚居的大阪等地区,不少出租房屋者都写明“不租与朝鲜人、冲绳人”等条件,种族歧视和傲慢可见一斑。这种对冲绳人的看法对二战期间冲绳战役中完全漠视冲绳人的生命财产有很直接的关系。解决种族歧视和民族矛盾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容许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在立法上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还有一种,也是各国统治者最为常用的手段--同化。
日本对冲绳的同化首先是从舆论造势上开始的,而首先呼应日本政府的则是当时冲绳的知识阶层,1893年,琉球新报创刊,其宗旨日本就是“冲绳县民向日本的同化”,在文中,号召冲绳人一切都要向日本本土学习,一位学者讽刺道:“(这种同化论)没有首位一贯的主张,从酱汤到大便,只要和本七一样就是好的。言语风俗目不必说,连打哈欠和喷嚏也应该模仿大和(日本本土)人。不管好坏都要全盘照抄其他(本土)各县的”。同化最早、最彻底地得到执行就是在学校。首先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冲绳的知识阶层贬低冲绳文化,从文化最根本的表象--语言上进行了彻底的日语教育,严禁小学生在学校使用冲绳方言,使用者会被挂上写有“方言”的牌子,挂到这个学生发现另一个说冲绳话的学生为止。一时间,小学生之间的告密、互相监视之风盛行,人心惶惶。
另一项重要的同化政策就是在各级学校进行彻底的“皇民教育”。日本走上现代化工业国家的道路是和树立国家神道相辅相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意识形态上树立天皇和天皇制度的绝对权威。而这种“思想改造”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教育入手,在各级学校普及尊皇教育。1880年,日本颁布教育敕语,规定在学校教育中要贯彻“忠君爱国”的思想,配合宣扬“天皇主权”的明治宪法。根据教育敕语,从小学开始,必须悬挂天皇及皇后的“御真影”(经过极度修饰美化后的天皇照)、齐唱国旗国歌、使用国家制定的教科书等。
其核心无非是灌输日本国民要做皇国顺民的思想。同样,对于“外人”的冲绳人,灌输和培植这种愚民思想则更下一番力气,全国第一家配置天皇像的学校就是冲绳师范学校,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在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势力范围争夺战争中,冲绳政府和报纸等都大肆宣传冲绳籍战死士兵的“英勇业绩”和“精忠爱国”,灌输冲绳人就是日本人的观念,抹煞作为“琉球人”(冲绳人)在文化和民族上的特性。
![]()
图片来自网络
在日本高压政策和冲绳本地亲日阶层的打压和彻底的思想“洗脑”下,冲绳人的独立愿望和意识迅速泯灭。在没有思想、没有自由的气氛中,度过了吞并后的默默无闻的60年,而再次引起世人注目的则是二战中的冲绳战役,冲绳作为守卫日本本土的最后屏障,并决定了二战后冲绳被新的霸权国家--美国统治 25年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