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变革:取消笔试仅面试,五类人才可优先录用
清晨的图书馆里,刚放下公考教材的应届生小李刷到了一条招聘公告,忍不住跟身边备考的同伴念叨:“你看广元利州区这些岗位,居然不用考笔试直接面试!”
其实不光四川,吉林靖宇县的园林工程管理、网络安全员等岗位也早有类似安排,只要复审合格就能直接进面试环节。这两年,事业单位招聘的“老规矩”正在悄悄变脸,曾经“逢进必考”里的笔试环节不再是“硬门槛”,一批有真本事的人才还能享受优先录用的红利,这些变化正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无数求职者的选择。
一、笔试不是“必选项”,面试成核心考核
过去提起事业单位招聘,“先过笔试独木桥”是默认规则,但现在“取消笔试、直入面试”已经从个别试点变成了多地的常规操作。2024年12月,广元市利州区人社局发布公告,明确下半年部分事业单位岗位采取直接面试的形式考核,只有当同一岗位领取笔试准考证的人数超过5人时,才会临时增加笔试环节。更早之前的11月,靖宇县也对园林管理、信息技术等免笔试岗位做出规定,只有当招聘计划数与复审合格人数超过1:40时,才会视情况增设笔试 。
这种调整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四川省人社厅等三部门2024年印发的《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川人社规〔2024〕3号),就为这种“灵活考核”提供了政策支撑 。对用人单位来说,直接面试能更直观地考察求职者的沟通能力、专业素养和岗位适配度,比如医院的信息技术岗、学校的科研辅助岗,比起笔试分数,实际操作能力显然更重要。
![]()
二、五类人才“优先站”,录用通道更顺畅
笔试门槛降低的同时,一批人才还能享受“优先录用”的特殊待遇。温州市在高层次紧缺人才选聘政策中,明确了五类可由用人单位考核后直接聘用的对象,这份清单堪称“人才识别指南”:
- A、B、C、D类高层次人才;
- 40周岁以下博士或45周岁以下拥有5年以上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
- 35周岁以下、毕业2年内的“双一流”高校或世界前500海外高校全日制硕士;
- 35周岁以下、毕业2年内的全日制硕士,且是事业单位公开选聘未招满时的补录人选;
- 市重点工程急需的专业人才和特殊需要紧缺人才。
湖南的政策则更侧重基层和科研人才,明确扎根基层满20年且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留湘的博士后科研人员,在岗位空缺时可优先聘用 。这些政策精准对接了各地的人才需求,让真正的“香饽饽”不用在笔试中浪费精力。
三、变革背后:从“选分数”到“选人才”的转向
这场招聘变革,本质上是事业单位“瘦身强体”的必然结果。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5年6月,事业单位岗位精简率已达12.8%,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运行效能成为核心目标。过去“一刀切”的笔试模式,有时会把实践经验丰富但应试能力偏弱的实用型人才挡在门外,而现在的调整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宁夏医疗卫生系统为例,通过改革让医、护、药、技等核心岗位比例上浮5—10个百分点,招聘时自然更看重专业能力而非笔试成绩。甘肃更是把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的聘用权限交给用人单位,让“能干事者上”成为常态。这种转变说明,事业单位招聘正在从“选分数”向“选人才”深度转型。
四、求职者注意:这些“新规则”要记牢
面对招聘变革,求职者得摸清门道才能少走弯路。首先要盯紧地方公告,像广元利州区会在12月28日前公示取消笔试的岗位名单,靖宇县的笔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也有明确期限,错过关键时间点可能错失机会 。其次要找准自身定位,如果你是“双一流”硕士、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不妨重点关注温州这类有直接聘用政策的地区。
还要留意政策红利,四川、山东等地已放宽报考年龄至38岁甚至45岁,甘肃对基层服务满20年的人才有岗位倾斜,这些都可能成为你的“加分项” 。说到底,不管笔试是否取消,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始终是事业单位招聘的“硬通货”,找准政策方向、打磨核心技能,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