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这仨字,现在像一块被反复咀嚼的口香糖,越嚼越硬,还带点苦。
![]()
你以为只是年龄到了,其实是整个社会把账单一起塞到你手里:孩子没断奶、爸妈已失能、老板嫌你贵、银行嫌你穷。
![]()
别急着叹气,我手里刚掐到一组热乎数据,看完你就知道,苦的不止你一个,但先醒来的那个,才能少亏一点。
先说再就业。
人社部刚出的年报,45-60岁人群去年返岗率蹿了12%,听起来像春天来了,可岗位清单一摊开:直播打包、社区送菜、智能仓库看机器。
别皱眉,京东把快递员年龄上限直接砍掉,五十岁老伙计只要膝盖还行,一样能抢双十一红包。
我邻居老周,去年腊月被优化,春节后戴着老花镜学扫码,三个月混成站点单王,秘诀只有一句:把“尴尬”咽下去,别让支付宝余额替你脸红。
养老金那池子水,也悄悄改道。2024个人养老金账户一开门,70后冲进去38%,挤爆系统。
很多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也鼓励自己给自己养老。
别傻等着退休金救场,先薅的羊毛才是自己的。
杭州那边试点“时间银行”,你今天帮老人买菜攒1小时,以后别人上门给你洗头按脚,不花现金,只花“人情积分”。
我试过一次,替隔壁瘫痪大爷修电视,换回后面两周的陪诊服务,比理财产品靠谱——至少不跌停。
技能补课班更离谱。
去年70后报数字培训的多了200%,一堆人毕业就去做“智能制造监督员”,名字听着像科幻片,其实就是教AI别下错料。
工资不高,却比送外卖少晒两小时太阳。
我表妹夫45岁学完Python,现在每天在昆山车间里抱着平板巡线,自嘲“中年码农”——码的是机器,不是代码,但月底多出来的两千块是真的。
高端岗依旧卡35岁,可基层突然喜欢“老脸”。
连锁便利店招夜班,老板直言:年轻人干三天就跑路,70后肯签一年,自带保温杯,不戴耳机。
就业市场裂成两极,一头是镶金边的“青春税”,一头是灰扑扑的“稳定券”。
你嫌它low,它嫌你老,互相掂量完,还是现金最诚实。
家里那张饭桌更魔幻。90岁爸妈还在,30岁孩子又回来了,一碗汤端平,三代人抢勺子。
去年出现新词叫“双啃老”,70后同时供楼、供药、供奶粉。
房产账面千万,卖不掉就是水泥,银行评估价一掉,立刻变负翁。
我同学老林把市中心的楼梯房租给主播,自己搬去郊区小两居,月差四千,正好覆盖老爹的阿尔茨海默药费。
他说房子不流动就是负债,能收租的才是资产,话糙理不糙。
身体亮红灯最藏不住。
去年70后体检消费飙45%,不是大家突然惜命,是医院账单先动手。
慢性病支出占医疗花费67%,血糖仪、血压计、他汀钙片,购物车比娃的奶粉都满。
我去年加了个跑步群,里面全是大肚腩大叔,每天六点半打卡,比谁配速掉得慢。
跑不动就快走,走不动就站,核心逻辑一条:别让病床先把你退休金清零。
怎么破?
给你三颗土味解药,不包治百病,至少不让你裸泳。
一,盯紧“专精特新”小厂名单,人社部每月更新,那些做无人机螺丝、轮椅电池的隐形冠军,不看年龄看手速,面试带扳手比带简历更管用。
二,把通胀往别人怀里塞一点:黄金ETF、地铁口小铺、老家学区老破小,挑一个你能睡得着的,每月固定往里扔钱,就当给未来的自己交保护费。
三,提前踩点“候鸟城市”,北海、蚌埠、个旧,房租只有一线三分之一,冬天还能穿短袖,把养老金省下来的温差换成菜市场的活虾,活着才算赢。
最后一句话,说给还在纠结的你:70后没有春天,但可以自己点火。
把简历减到一页,把药盒减到一瓶,把朋友圈减到能借钱的那几个,轻装才能翻山。
别问来不来得及,先跑起来,风会替你回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