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高中生家长而言,最疑惑的事情,莫过于孩子成绩为什么下滑这么严重呢?
![]()
明明初中孩子很优秀的,中考成绩也很好,但是到了高中就像换了一个人。
甚至不少孩子就算进了重点高中,成绩也一落千丈,家长根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初中成绩到底和高中成绩有没有必然联系呢?当然有,只不过没有你想象中这么乐观而已。
家长到底该如何把孩子的中考成绩和高中成绩联系起来呢?根据多年的中高考录取情况,大致对应关系如下:
以江苏无锡为例,中高考总分均为750分,2022年是无锡中考改革第一年,从原来的530分调整为750分。
毋庸置疑,高分段大部分人去了天一中学和省锡中,其他的分布在一中、梅村、辅仁中学。
![]()
而2025年的高考,据网络数据统计,无锡市区C9人数约220人;985约500人;211约1300人。
我们用江苏今年的高考成绩做一个简单的推算。
总考生是51.2万人,600分以上是约4万人,占比是7.8%,考虑到南北教育差异,及复读生等因素,无锡我们按8.5%算。
- 550分以上约11万人,占比是21.5%,无锡按23%算;
- 500分以上约21万人,占比41%,无锡按45%算;
- 本科线以上约26万人,占比50%,无锡按55%算;
2022年无锡市区总考生是3.4万人,当时的普高率约为55%。(不含江阴、宜兴)
34000*0.085*0.55=1590人,对应到2022年的中考是688分左右,就按685分算,实际685分以上是1900多人。
- 冲到C9的人数是220人,占比11.6%;
- 冲到985的人数约500人,占比26.3%;
- 冲到211的人数约1300人,占比68.4%;
考虑到存在逆袭的孩子,实际比例比这个还要低一些。
也就是说,即便孩子当时的中考成绩在685分以上,最后能冲到985的比例只有26%,能冲到211的比例为68%。
实际上,685分以下的孩子,最后能冲到985的可以忽略不计,能冲到211的比例也不会多高。
按照江苏今年的高考录取情况分析,211的门槛分是600分,得分率是80%。
换句话说:
- 当年中考685分以上的孩子,高中目标为600分,冲211;
- 当年中考成绩670分以上的孩子,高中目标为550分,冲一本;
- 当年中考成绩645分以上的孩子,高中目标为500分,冲公办本科;
- 当年中考成绩635分以上的孩子,高中目标是460分,也就是本科线。
排除大学扩招的这些因素不算,折算到今的中考,1900人对应的是690分,比2022年又提高了5分。
对于2025年无锡的新高中生而言,
- 如果中考成绩在690分以上,高中目标分为600分,就是冲211。
- 如果中考成绩在675分以上,高中目标分为550分,就是冲一本。
- 如果中考成绩在650分以上,高中目标分是500分,冲公办本科。
- 如果中考成绩在640分以上,高中目标分是450分,冲本科线。
这还是在赋分制的加持下,比原始分高出30~50分。
只要三年后不出现明显的扩招,这个比例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分数只会越来越高,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会更大。
![]()
在无锡这种高中分层极度精细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逆袭的孩子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根据这个对应关系,来确定孩子的高中目标是相对理性的。
如果孩子能够超过目标分数,说明孩子基本适应高中生活,就当是给自己的惊喜。
如果孩子低于目标分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至于离自己的目标过于遥远,不会造成太大的心理落差。
之所以很多家长焦虑,就是因为对孩子的预期太高了,根本不符合实际规律,被中考成绩误导。
我们常说,中考的时候还想着985有希望,到了高一就变成211也能接受,到了高二变成双一流就不错了,到了高三本科就是胜利。
这就是降维打击,学会逐渐与自己和解,才是高中家长应有的态度。
当然,在很多地方高中分层不会太明显,逆袭的概率相对较大一点,但在大城市就很难有这个机会。
这正是很多家长觉得中考比高考还要残酷的主要原因,中考不能决定人生,但却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走向,也决定了你的高考上限。
不同的地方,中考形式和总分各不相同,普高率也不同,大家可以根据本地中考一分一段表,普高率,以及本省高考一分一段表大概估算,本数据仅供大家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