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三天密集互动、满是赞美之词,还有“黄金时代”的豪言壮语,特朗普的日本之行占满了各大新闻头条,但等聚光灯一撤,外界才回过神来,这场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外交访问,居然没拿下一项实质性成果。
日本高调喊出的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全程就只剩文件在桌面上转手,一分钱真金白银都没落地,更让人意外的是,特朗普刚离开日本,马不停蹄去韩国推进的3500亿美元投资,也卡在原地动弹不得。
这场看似风光的美日合作,到底是双赢的蓝图,还是双方自导自演的政治秀?5500亿的巨额承诺背后,藏着怎样的利益拉扯和隐形风险?
![]()
特朗普的日本之行,打从一开始就透着股“演戏”的味道。周一一启程,他和日本首相的每一次互动都被使劲炒作,双方张口闭口就是“新纪元”“深度绑定”,把美日关系夸得仿佛马上就要迎来历史性突破。
可就在大家等着看具体项目官宣时,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皐月一句话,直接戳破了这场繁华泡沫,“目前没有任何具体项目被最终敲定”,这话可不是随口说说。
特朗普访日期间,日本贸易和财务部门联合发了份所谓的“事实清单”,看着像那么回事,实际上就是21家美日企业的意向名单。
松下的能源存储系统、西屋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这些项目被挨个列出来,但翻完整份清单,连一个具体投资金额、一个启动时间都找不到,甚至连项目要怎么推进、有没有时间表都没提。
![]()
白宫后来发的声明也一样含糊,只笼统说了能源、人工智能、电子等六个领域,所谓的5500亿投资规模,不过是个没任何依据的估算数。
不过话说回来,国际上这种“纸上合作”也不算少见,但像美日这样,动用最高规格的外交资源、许下数千亿的巨额承诺,最后却一点实质进展都没有的,还真不多见。
21家企业的名字被反复提来提去,却没有一家敢站出来确认项目细节,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状态,难免让人怀疑这场合作的真实意图。
这场5500亿美元的投资闹剧,背后其实是完全不对等的权责分配,早在去年九月,时任日本经济振兴大臣赤泽亮正和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签的谅解备忘录,就已经把规矩定死了。
![]()
所有项目必须由美国商务部长牵头的投资委员会推荐,最后还得美国总统拍板才能通过,如今赤泽亮正转任贸易大臣,面对媒体追问也只能无奈说,“我们现在还没法确定整个流程要多久。”
说到底,美国从一开始就攥紧了合作的核心话语权,美国商务部长拉特尼克后来在视频里说得更直白,把利益分配讲得明明白白,“日本政府出钱,在美国建设,美国拥有项目产权,收益分成得等日本收回全部投资才行。”
这话听着像是“稳赚不赔”,但细琢磨全是漏洞,日本又出钱又出资源,却连项目的主导权都没有,收益分成都得等美方先回本,万一项目亏了,损失基本都得日方扛。
再看日本这边,除了被动跟着美国的规则走,连融资模式都没个准数,日方说,未来获批的项目会通过资本投资、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贷款,还有日本出口信用机构(NEXI)贷款担保这些方式凑钱。
![]()
但赤泽亮正自己也承认,名单上的项目能不能落地、JBIC和NEXI会投多少资金,现在根本给不出明确答案。为了缓解外界质疑,他还特意强调“NEXI只负责贷款担保,真要融资,美国银行来做也没问题”,甚至提出“第三国公司和机构也能参与”,想用“开放性”来掩盖核心细节的缺失。
这种权责不对等的合作模式,说白了就是美国霸权在经济领域的又一次体现,美方靠着自身优势,攥着产权和项目筛选权,日方为了维持同盟关系,只能被动掏钱买单。
所谓的“美日合作”,更像是美国主导下的“日本输血计划”,而这种不对等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注定落不了地,没哪个国家愿意在没任何保障的情况下,砸进去数千亿美元。
美日这55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之所以转不起来,关键就卡在几个没解决的问题上,这也让所有潜在参与者都不敢动,只能站在旁边观望。
![]()
按照备忘录的约定,项目得走“美国投资委员会推荐+总统拍板”的双重审核,但从赤泽亮正“没法确定流程时长”的说法来看,这套审核机制既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也没有清晰的操作标准。
国际投资里,流程不确定,风险就没法控制,没哪家企业愿意把资源投到一个不知道啥时候能启动、甚至可能永远启动不了的项目里。
还有就是日本方面说会通过资本投资、JBIC贷款、NEXI担保这些方式融资,但始终没说5500亿美元里,多少是政府直接投资、多少是银行贷款、NEXI的担保额度到底有多少。
![]()
这些关键信息都藏着不说,所谓的“融资方案”其实就是句空话,更让人费解的是,赤泽亮正还提到“美国银行也能参与融资”,这意味着日本承诺要出的钱,最后可能还得靠美方金融机构,这种“自己喊着出钱、最后要别人掏钱”的操作,只会让市场更不信任。
加上尽管美日双方反复强调投资框架“开放”,甚至允许第三国企业参与,但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拍着胸脯说能拿到资金。
松下、西屋这些被列进意向名单的企业,一直保持沉默,既不确认参与细节,也不透露后续计划。企业这么谨慎不是没道理,项目产权归美方、收益分成规则模糊、资金来源又不确定,这时候贸然入局,跟赌运气没区别。
![]()
这场看着跟普通人没关系的国际投资闹剧,最后这些风险,大概率要落到日本老百姓头上,日本政府一边跟公众说“最后日本纳税人不会有任何损失”,一边又拿不出任何实质性保障,既没法保证项目能盈利,也说不清楚资金具体会用到哪,更没法承诺万一亏了会怎么兜底。
这种嘴上说说的保障,在复杂的国际投资里根本没用,一旦项目出问题,日本民众很可能要通过交税、财政补贴这些方式,为这场失败的合作买单。
从更深层的博弈来看,美日这场5500亿美元的投资秀,本质上就是双方各打各的小算盘的政治戏。特朗普需要靠高调的外交“成果”造势,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日本则想通过巨额投资,巩固和美国的同盟关系,在地区事务中多争取点支持。
![]()
双方其实都清楚,项目短期内很难落地,但都愿意维持这种“看似在推进、实则没动静”的状态,因为这场表演本身,就已经达到了他们的阶段性目标。
但国际合作终究不能只靠表演撑着,5500亿美元的承诺如果长期落不了地,不仅会耗光美日双方的信誉,还可能影响两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对于那些被列进意向名单的企业来说,长期绑在一个没实质进展的项目上,也可能错过其他发展机会,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种“劳民伤财”的政治表演,最后只会透支政府的公信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