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楼市方向明确:13次提“房”,这些变化要关注
重要的五年规划文件已公布,未来五年该怎么干,文件里都讲得明明白白。
先看一组关键数据:全文共提到190次“发展”、133次“建设”、57次“安全”,“改革开放”和“消费”各23次——有意思的是,消费还比生产多1次(生产22次);“人口”提了9次,“斗争”提了7次,“金融”提了17次。而“房”相关内容被提及13次,足见其重要性毫不逊色。接下来咱们具体看看文件对楼市的部署:
1. 消费端:清理不合理限制,限购或逐步放开
在消费相关章节中明确提出:“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的限制措施。” 这相当于给北京等城市的车辆限购、住房限购政策开了口子。未来五年,限购政策大概率会在合适的时机逐步放开,让市场回归市场主导;同时会配套完善保障体系,确保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2. 发展基调:高质量为主线,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文件专门对地产发展作出集中部署,核心是“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这是未来五年楼市的总基调。同时明确要求:“快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住房在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制度”的提及——这意味着未来五年,现房销售很可能全面落地或局部试点。这也意味着过去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将成为历史,新模式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开发、融资相关新制度配套落地。
不过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全世界只有印度部分地区(如北方邦)要求现房销售,还没有哪个国家形成纯现房销售的房地产市场,因此相关开发、融资体系的配套完善仍需探索。
3. 住房供给:保障归保障,商品归商品
文件提出“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核心是“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加快改善性住房供给”。其中“因城施策”可能包含将库存商品房转化为廉租房的方案,未来的保障房将彻底回归保障属性,不再像前几年那样“住满几年即可转商品房交易”;而商品住房则专注于满足改善性需求,实现“保障归保障,商品归商品”的清晰划分。
同时明确要“建设更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好房子”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相关目标大概率会拆解为各地方的建筑设计规范,引导开发商提升产品品质。
4. 土地与存量:聚焦大城市群,盘活存量资源
还有两次提及“房”,集中在土地利用和存量房盘活,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相关。文件延续了“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的思路,明确要回归大城市群发展路径:
• 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原动力,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
• 建设现代化城市,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
此外,城镇化相关表述也有更新:上一个五年“推进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现调整为“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特大城市的描述,从“加强特大城市治理的风险防控”变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
“疏解”一词在原文中未再提及,未来城市发展将更侧重“紧凑集约”——通过高密度城市布局提升效率、创造更多就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全面解除限购、人口重新流入,都市圈同城化、轨道化发展,都将是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5. 风险防控:统筹化解风险,严防系统性问题
上一个五年规划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稳健发展”的表述,此次更新为“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这也意味着,上一个五年的楼市调控目标已圆满完成,未来五年楼市工作将更侧重风险防控与长效机制建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