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建设,王家老三虽说腿脚不好,但人老实。"
媒人张婶坐在马建设家的炕头上,手里捧着茶碗。
"二十九了,还挑什么挑?"
马建设抽着旱烟,眼神飘向窗外的矿山。
他哪里知道,这个看似平凡的跛脚女人,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
01
1995年夏天,山西阳泉的煤灰总是漫天飞舞。
马建设坐在矿区宿舍的床沿上,听着楼下孩子们的嬉闹声。二十九岁的汉子,还是一个人过日子。
"建设,开门。"
张婶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她是矿区有名的媒人,专门给大龄青年牵线搭桥。
马建设开了门,张婶径直走进屋里,在唯一的椅子上坐下。
"有门好亲事。"张婶开门见山,"王家老三,二十四岁,没嫁人。"
"什么毛病?"马建设问。
"腿脚有点不方便,走路一瘸一拐的。"张婶喝了口水,"但人老实,会过日子。"
马建设点燃一支烟。二十九岁的大龄青年,还能挑什么。
"彩礼要多少?"
"不多,八百块。王家也知道姑娘的情况,要求不高。"
八百块对马建设来说不算少,但也不是拿不出来。他在矿上干机修,一个月能挣两百多,攒了几年,手头还有点钱。
"什么时候见面?"
"明天就行。王家在东村,离这里不远。"
第二天下午,马建设换了身干净衣服,跟着张婶去了东村。
王家是个普通的农家院,青砖瓦房,院子里种着几株向日葵。王大妈五十多岁,一见面就打量着马建设。
"个子不错,看着也老实。"王大妈满意地点点头。
王小翠从屋里走出来。
马建设第一眼看到她,心里有些意外。二十四岁的姑娘,虽然左脚有些跛行,但五官端正,皮肤白净,比他想象中要好看。
"小翠,叫人。"王大妈催促。
"马大哥。"王小翠的声音很轻,眼神有些躲闪。
"坐吧,别站着。"马建设说。
他们在院子里坐下聊天。王小翠话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王大妈在说话。
"小翠从小就腿脚不好,但人勤快,会做饭洗衣,也不乱花钱。"王大妈介绍着自己的女儿。
马建设偷偷看了几眼王小翠。姑娘坐在那里很安静,偶尔抬头看他一眼,又快速低下头。
"我家老大嫁给镇上卖肉的,老二嫁给县里开车的,都过得不错。"王大妈继续说,"小翠这孩子命苦,从小腿脚就有毛病,耽误了。"
"没事的,我不嫌弃。"马建设说。
王小翠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张婶在一旁笑着说:"建设这孩子心地好,小翠跟着他不会受委屈。"
![]()
"那就这么定了。"王大妈拍板,"过几天选个好日子,把事办了。"
回去的路上,张婶问马建设:"怎么样?还满意吧?"
"行吧。"马建设说,"人看着挺老实的。"
"那就好。像你这年纪,找个能过日子的就行了。"
马建设点点头。他对婚姻没有太多幻想,只要有个人一起过日子就够了。
选了个周六,马建设和王小翠办了婚礼。
没有什么仪式,就是两家人吃了顿饭。王家的两个女儿都回来了,王大翠和王二翠都打扮得很体面,跟小翠形成鲜明对比。
"小翠,以后在婆家要听话,别让人家嫌弃。"王大翠对妹妹说。
"知道了,姐。"王小翠低声回答。
"建设人不错,你要珍惜。"王二翠也劝妹妹。
马建设的几个同事也来了,大家喝酒聊天,气氛还算热闹。
饭后,马建设用自行车驮着王小翠的行李,两人一起回矿区。
王小翠的东西很少,一个破旧的木箱子,几件衣服,一床被褥。
"就这些?"马建设问。
"嗯,够用了。"王小翠说。
矿区的宿舍不大,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个小煤炉。
"你先坐,我去买点菜。"马建设说。
"我去吧,你上班累了。"王小翠站起来。
"你腿脚不方便,还是我去。"
"没事的,我习惯了。"
马建设看她坚持,就让她去了。王小翠拿着钱出门,大概一个小时后回来,买了土豆、白菜和一点肉。
"多少钱?"
"十二块。"
马建设觉得挺合适,这个媳妇看来挺会过日子。
晚上,王小翠做了土豆炖肉,味道不错。两人坐在桌子两边吃饭,话不多。
"明天我要上班,你一个人在家。"马建设说。
"知道,我会收拾屋子。"
"矿区有澡堂,有食堂,你要是不想做饭就去食堂吃。"
"还是在家做吧,食堂太贵。"
马建设点点头。这个媳妇确实节俭。
第二天一早,马建设去上班。王小翠开始收拾这个新家。
她把马建设的衣服重新叠好,把床单换了,桌子椅子都擦了一遍。中午的时候,她去食堂买了几个馒头当午饭。
下午,几个邻居女人来串门。
"小翠,新嫁娘啊。"李嫂子笑着说,"建设这孩子老实,你们好好过日子。"
"谢谢李嫂子。"王小翠客气地回答。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咱们都是邻居。"
"好的。"
几个女人坐了一会儿就走了。王小翠松了口气,她不太习惯和陌生人说话。
晚上马建设回来,发现家里收拾得很整齐。
"累了吧?"他问。
"不累。"王小翠正在做晚饭。
"以后慢慢来,不用一天干完。"
"没事的,我喜欢收拾。"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马建设觉得这个媳妇还不错,虽然话不多,但很勤快,从不抱怨。
王小翠也渐渐适应了矿区的生活。她每天做饭洗衣,偶尔和邻居女人聊几句,日子过得很平静。
有一天,马建设下班回来,发现王小翠在看报纸。
![]()
"你识字?"他有些意外。
"认识一点。"王小翠放下报纸。
"在哪学的?"
"村里有个老师教过我们几个女孩子。"
马建设没有多想。农村现在也重视教育,女孩子识点字很正常。
02
秋天来了,矿区的天气开始转凉。
马建设和王小翠的婚姻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波澜。两人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偶尔说几句话,大部分时间都很安静。
王小翠的生活很规律。早上给马建设做早饭,中午自己简单吃点,下午收拾屋子或者做针线活,晚上等马建设回来一起吃饭。
她很少出门,除了买菜。即使买菜,也是就近在矿区的小卖部买,很少去县城。
马建设对这样的生活还算满意。他要求不高,有个人做饭洗衣就够了。王小翠虽然腿脚不便,但做事很利索,从不让他操心。
"小翠,明天周末,咱们去看看你妈?"马建设问。
"不用了,路远,你也累。"王小翠说。
"不远,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就到。"
"真的不用,过年再回去。"
马建设也就不勉强。他本来就不太爱走亲戚。
十月份的时候,矿上出了工伤事故。一个工人被机器夹伤了手,在医院住了半个月。
工人家属来矿区要说法,闹得挺厉害。马建设因为是机修工,也被叫去处理这事。
"建设媳妇呢?让她也来帮忙。"矿长对马建设说。
"她腿脚不方便。"
"没事,就是帮忙安抚一下家属,不用干重活。"
马建设回家跟王小翠说了这事。
"我去吧。"王小翠没有推辞。
第二天,王小翠跟着马建设去了矿部。受伤工人的媳妇正在办公室里哭闹,说矿上不负责任。
"大妹子,别哭了,有事好商量。"王小翠走过去劝她。
"我男人手都废了,以后咋办?"工人媳妇抹着眼泪。
"先把伤治好,其他的慢慢谈。"王小翠递给她一张纸巾。
"你们矿上就是不负责任。"
"矿长说了,医药费全报,还有营养费误工费,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王小翠耐心地跟她解释,慢慢把人劝住了。
矿长在一旁看着,觉得这个马建设媳妇挺有能耐,说话有条理,做事稳重。
"小翠,你以后常来矿部帮忙吧。"矿长对王小翠说。
"我腿脚不方便,怕添麻烦。"
"没事,就是帮忙接待接待,你做得很好。"
从那以后,王小翠偶尔会去矿部帮忙。她做事认真,说话客气,大家都对她印象不错。
"建设,你媳妇不错,比那些整天只知道打麻将的女人强多了。"李嫂子对马建设说。
"她确实挺能干的。"马建设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平时安静的媳妇在外面这么受欢迎。
十一月份,王小翠提出要订《山西日报》。
"看报纸干什么?"马建设问。
"想了解点外面的事情。"
"一个月三块钱呢。"
"我少买点菜就够了。"
马建设觉得三块钱不算多,就同意了。
从那以后,王小翠每天都会看报纸。她看得很仔细,有时候还会在纸上写写画画。
"写什么呢?"马建设好奇地问。
"就是记点东西。"王小翠合上本子。
马建设想看,但王小翠已经把本子收起来了。他也没有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冬天到了,矿区开始供暖。王小翠把家里收拾得更加温馨,买了新窗帘,在桌上摆了一盆花。
"花多少钱?"马建设问。
"五块钱,不贵。"
"买花干什么,又不能吃。"
"好看啊,屋里有点生气。"
马建设看着那盆小花,确实让屋子显得不一样了。这个媳妇虽然节俭,但也懂得生活。
年底的时候,矿上发了年终奖,马建设拿到了五百块钱。
"这些钱你拿着。"他把钱递给王小翠。
"我拿着干什么?"
"买东西啊,过年了,该添置点东西。"
"我不乱花钱的。"
"我知道,但该花的还是要花。"
王小翠接过钱,眼中闪过一丝什么表情,但马建设没有注意到。
1996年春节过得很平静。
马建设和王小翠一起回了东村,在王家住了两天。王大妈对女婿还算满意,王小翠的两个姐姐也都回来了,一家人团团圆圆。
"小翠在你们那里还适应吧?"王大翠问马建设。
"挺好的,她很能干。"
"那就好,她从小就懂事。"
马建设注意到,王小翠和她的两个姐姐不太像。王大翠和王二翠都比较活泼,说话大声,笑声也爽朗。而王小翠总是很安静,说话轻声细语的。
"小翠从小就这样,不爱说话。"王大妈解释说。
初五的时候,他们回到矿区。
开春以后,王小翠变得更加忙碌。除了做家务,她经常去矿部帮忙,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矿长很信任她,有什么接待工作都让她去做。
"小翠,县里来检查,你去接待一下。"
"好的,矿长。"
王小翠接待客人很有一套,说话得体,安排周到,从不出错。
"建设,你媳妇有文化啊。"矿长私下对马建设说。
"她认识字,但文化谈不上。"
"不对,我看她做事的方式,肯定受过教育。"
马建设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想。
四月份的时候,王小翠提出要去县城买东西。
"买什么?"马建设问。
"春装,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我陪你去吧。"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
"你腿脚不方便,一个人去不安全。"
"真的没事,我以前也去过县城。"
马建设最终还是让她一个人去了。王小翠坐早班车去县城,晚上才回来。
"买了什么?"
王小翠拿出几件衣服,还有一些日用品。
"花了多少钱?"
"八十多块。"
马建设觉得有点贵,但也没有说什么。媳妇一年也买不了几次衣服。
从那以后,王小翠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县城。有时候买东西,有时候什么都不买,就是去走走。
"县城有什么好看的?"马建设问。
"就是想出去转转,在矿区待久了闷得慌。"
马建设理解她的想法。矿区确实单调,出去透透气也好。
五月份,矿上来了新的技术员,是个大学生,叫刘工。刘工年轻有文化,说话很有条理。
有一次,王小翠去矿部送文件,正好遇到刘工在讲技术改造方案。
"这个方案很有道理。"王小翠听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说。
"你懂这个?"刘工有些意外。
"不太懂,就是觉得挺有道理的。"
"你说说看,哪里有道理?"
王小翠想了想,说:"你说的节能减排,还有安全防护,这些都很重要。我们矿区的工人最关心的就是安全和收入,你的方案能兼顾到。"
刘工眼前一亮:"你分析得很对。很多技术人员只考虑技术问题,忽略了工人的实际需求。"
"是的,技术再先进,工人用不好也白搭。"
在场的几个人都很惊讶,没想到马建设媳妇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小翠,你在哪里学的这些?"矿长问。
"就是平时看报纸,听你们说话,慢慢学的。"
"看来你真的很有天赋。"
马建设在外面听到这些话,心里有些复杂。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了解这个媳妇了。
六月份,王小翠开始写信。
马建设看到她经常趴在桌子上写字,一写就是大半天。
"给谁写信?"他问。
"给我一个远房表姐,她在太原工作。"
"写这么多干什么?"
"就是聊天,说说矿区的生活。"
马建设没有多问。女人爱写信很正常。
过了几天,王小翠收到了回信。她拆开信封,仔细看了很久,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表姐说什么了?"
"没什么,就是家常话。"
王小翠把信叠好,收进抽屉里。
从那以后,王小翠经常收到信件。有时候一个月能收到两三封。她每次收到信都会立刻打开看,看完就收起来,从不让马建设看到内容。
"你这个表姐挺爱写信的。"马建设说。
"是啊,她一个人在外地,没什么朋友。"
"那你也多写信安慰安慰她。"
"嗯,我会的。"
七月份的时候,矿区发生了一件事。
有个工人的孩子生病了,需要一大笔医药费。工人家里拿不出钱,找矿上借,但矿上也有困难。
"这可怎么办?"工人媳妇急得直哭。
王小翠知道这事后,主动找到矿长。
"矿长,我想帮帮他们。"
"你怎么帮?"
"我和建设商量一下,能拿出一些钱。"
"你们也不容易,自己留着吧。"
"孩子的病不能等,先救命要紧。"
当天晚上,王小翠跟马建设商量。
"建设,老李家孩子生病了,咱们帮帮吧。"
"帮多少?"
"五百块。"
马建设有些犹豫。五百块不是小数目,他们攒了一年多才有这点钱。
"算了,太多了。"
"那三百?"
"行,三百就三百。"
第二天,王小翠把钱送到老李家。老李媳妇感动得直掉眼泪。
"小翠,这恩情我记住了。"
"都是邻居,应该的。"
这事在矿区传开了,大家都夸王小翠善良。马建设心里也挺自豪,觉得娶了个好媳妇。
但他不知道的是,那天晚上,王小翠又写了一封很长的信。
03
八月份,王小翠突然提出要学开车。
"学那个干什么?"马建设问。
"学会了方便,以后去县城就不用坐班车了。"
"学车要花不少钱。"
"我有办法。"
王小翠找到矿上的司机老赵,请他教自己开车。老赵看她腿脚不便,一开始不愿意教。
"小翠,你这腿脚,开车不安全。"
"我的腿踩离合没问题,踩刹车也没问题。"
"那也不行,万一出事怎么办?"
王小翠坚持要学,最终说服了老赵。她学得很快,不到一个月就基本掌握了。
"没想到你这么有天赋。"老赵夸她。
"可能是因为我平时看报纸,对这些机械原理有些了解。"
九月份,王小翠考了驾照。考试的时候,她表现得很好,一次就通过了。
"小翠,你真厉害。"考官都夸她。
"谢谢。"
马建设听说媳妇考了驾照,心里有些不舒服。一个农村女人,腿脚还不便,凭什么这么厉害?
"你学开车花了多少钱?"他问。
"不多,老赵没收我钱,就是请他吃了几顿饭。"
"那考试费呢?"
"一百多块。"
马建设算了算,这些钱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以后别乱花钱了。"他有些不高兴。
"知道了。"王小翠没有辩解。
十月份,王小翠开始频繁地去县城。有时候一个星期去两次,每次都是一个人去。
"去县城干什么?"马建设问得多了。
"买东西,看看朋友。"
"什么朋友?"
"就是一些老乡。"
马建设觉得奇怪。王小翠从小在东村长大,什么时候在县城有朋友了?
有一天,马建设下班早,想给王小翠一个惊喜。他买了点菜回家,准备做顿好饭。
推开门,屋里没人。
桌子上有张纸条:去县城办事,晚上回来。
马建设看了看时钟,下午三点。王小翠什么时候出去的?
他坐在屋里等,一直等到晚上八点,王小翠才回来。
"去哪了?"
"县城,买了点东西。"
王小翠拿出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双袜子。
"就买这个?"
"嗯,还看了看朋友。"
"什么朋友?住哪里?"
"一个远房亲戚,住在县城东街。"
马建设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
十一月份,发生了一件让马建设更加疑惑的事。
那天晚上,王小翠在写信,写得很专注。马建设上厕所回来,无意中瞥见了信纸上的几个字。
"公司最近..."
"爸爸..."
他愣了一下。王小翠给远房表姐写信,为什么会提到"爸爸"和"公司"?
"写什么呢?"他装作无意地问。
王小翠赶紧合上信纸:"没什么,就是家常话。"
"我看到你写爸爸,你爸爸不是去世了吗?"
王小翠脸色一变:"我...我是在帮表姐写给她爸爸的话。"
"哦。"马建设没有继续追问,但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十二月份,矿区又出了事故。这次是塌方,幸好没有伤亡,但生产停了好几天。
矿长很着急,到处想办法恢复生产。王小翠主动提出建议。
"矿长,我觉得可以先从安全隐患比较小的区域开始恢复。"
"怎么个恢复法?"
"先做全面检查,然后分区域逐步恢复,这样既保证安全,又能尽快恢复生产。"
矿长听了很有道理:"小翠,你这建议不错。你对矿井作业这么了解?"
"我平时听你们说,看报纸也会注意这方面的消息。"
"你真是个有心人。"
按照王小翠的建议,矿上很快恢复了生产。矿长对她更加重视了。
"小翠,你要是个男人就好了,我一定让你当副矿长。"
"矿长说笑了。"
马建设在一旁听着,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媳妇越来越不像他认识的那个农村女人了。
这天马建设在家里收拾东西,意外看到一个包裹放在柜子最高的地方。
他好奇地拿下来打开一看,瞬间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