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野牛级气垫登陆艇是苏联时代设计的,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舰,能载坦克、士兵,直奔滩头,特别适合两栖作战。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就看上它了,因为咱们海岸线长,南海和台海那边形势复杂,需要这种快速投送力量的家伙。
一开始,中国想从俄罗斯直接买。那个时候苏联刚解体,俄罗斯经济乱成一锅粥,军工厂工资都发不出来。希腊人就趁机从乌克兰那边买了野牛,价格才5000万美元一艘。中国也跟俄罗斯谈了好几年,从1990年代中期一直拖到2000年代初,谈了六年多。
![]()
俄罗斯开价高得离谱,一艘要1亿美元,比希腊的多出一倍。为什么这么贵?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中国有仿制能力,一旦卖了技术,俄罗斯就没优势了。俄罗斯高层反复强调,这是战略装备,不能轻易出口,尤其不愿转让核心技术。
结果呢,谈判总是卡壳,俄罗斯吊着中国胃口,却没诚意成交。就是有私心,不想让中国海军太快强大起来,担心咱们在亚太地区抢了他们的风头。
![]()
中国一看俄罗斯这态度,也没死磕,转身找乌克兰。乌克兰和俄罗斯本来是一家,苏联解体后,两边都继承了部分军工遗产,包括野牛的生产线。乌克兰的费奥多西亚“大海”造船厂有能力造这个,希腊的野牛就是从那儿买的。
中国直接跟乌克兰谈,2009年7月2日签了合同,总价3.15亿美元,买四艘。其中两艘是现货,由乌克兰造好,另外两艘提供技术资料和零部件,让中国自己在国内组装。
这价格算下来每艘8000万美元,跟俄罗斯要的1亿比,平价多了。乌克兰还承诺全套技术转让,包括设计图纸和工程师指导,这点对中国人特别重要,因为咱们要的是不光用,还得学会自己生产。
![]()
俄罗斯听说这事儿,气坏了。本来他们以为能独家把控,结果被乌克兰截胡。俄罗斯马上跳出来阻挠,2011年左右,他们公开指责乌克兰出口野牛,说知识产权在俄罗斯手里,因为设计局在圣彼得堡。
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代表在国际展会上抱怨,说乌克兰没权卖这个。乌克兰不服气,他们说自己对设计改了型号,重新命名,完全有出口权。
俄罗斯想通过外交压力让乌克兰停手,但乌克兰经济也差,需要钱,就没理俄罗斯,继续执行合同。中国这边也没上当,坚持跟乌克兰合作。俄罗斯的这些小动作没能挡住事儿推进,虽然拖了点时间,但合同还是顺利签了。
![]()
合同签了之后,建造和交付过程也没闲着。第一个野牛在乌克兰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船厂造,2013年4月12日交货仪式在那儿办,双方签文件后就把艇装船运中国。中国海军对质量挺满意,说乌克兰造船厂干得不错。
2014年3月31日第二艘运到中国。剩下的两艘在中国黄埔造船厂组装,乌克兰派工程师过来帮忙,教怎么调试气垫系统和发动机。中国技术员学得快,很快就上手了。
到2017年,国产的两艘通过验收,中国海军总共有了至少五艘野牛,后来据说又造了一艘,成了全球持有最多的国家。
![]()
中间出了克里米亚事件,2014年3月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这下麻烦大了。船厂和大海造船厂突然成了俄罗斯的,俄罗斯就声称中国欠他们钱。第二艘野牛交付后,俄罗斯说中国拖欠1400万美元,包括船厂的1120万和零部件厂的260万。
他们要求中国直接付给克里米亚企业,别通过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乌克兰不干,坚持说合同是跟他们签的,钱得走他们渠道。三方谈了好久,俄罗斯想单独跟中国谈剩下的艇,乌克兰死咬着不放。
中国准备付钱,但因为争执,就暂停了结算。俄罗斯还想接手整个合同,说能继续造剩下的,但乌克兰出局了。最终中俄谈妥后续建造,中国也没吃亏,技术到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