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三连赢干货礼包!】对本篇文章完成“点赞 + 推荐 + 评论”一键三连,并截图发送给小助手(微信:dolphinR124),可获得海豚研究本周所有研报文章PDF合集一份。(参考图例)
比亚迪于北京时间 10 月 30 日晚,港股盘后发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要点如下:
1. 收入略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卖车单价环比下滑:三季度,比亚迪受限于反内卷对价格战的限制,对二季度的折扣有一定的回收,所以市场认为比亚迪本季度卖车单价开始环比上行,但由于比亚迪销量结构中售价更高的高端化(仰望、腾势、方程豹)+ 出海车型占比有所下滑,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卖车单价。
卖车收入由于卖车单价的环比下滑低于预期,而比亚迪电子收入本季度也呈现了环比下行的趋势,最后整体收入 1950 亿,略低于市场预期 1995 亿,同比也下滑了 3%。
2. 卖车毛利率有所回升:但好在,卖车毛利率本季度终于从上季度的低谷期走出来了,环比上行了 1.9 个百分点至本季度 20.6%,海豚君认为主要由于比亚迪的资本开支节奏本季度有所放缓,固定资产也环比上季度有所下滑,整体摊折金额有所控制,以及供应链上可能也有一定的降本所致。
3. 单车净利也终于走出低谷,主要由于三费投入的削减:本季度实际的单车净利 0.62 万元,略低于预期市场预期的 0.65 万元,但环比上季度最低谷的 0.49 万元上行了 1600 元,主要仍然由于毛利率的环比上行和三费的大幅收缩。
比亚迪核心三费环比下滑了接近 20 亿,巨额的研发费用投入终于看到有收窄的趋势(环比下滑 12 亿至 142 亿),而管理费用同样也在控制(环比下滑 6 亿),最后本季度归母净利也环比回升 14.4 亿至 78 亿。
4. 核心利润率也有所回暖:比亚迪的单车核心经营利润终于也有所回升,从上季度的最低谷 0.25 万元回升至本季度 0.57 万元,基本与一季度持平,环比回升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卖车毛利率的环比上行,以及对三费的大幅缩减,核心经营利润率也从上季度的 1.4% 环比上行至本季度 3.2%。
![]()
海豚君观点:
整体来看,由于三季度比亚迪汽车销量还是在环比下滑的,所以市场本身对比亚迪此次财报的预期也不高,而此次比亚迪财报虽然实际表现还是要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从比亚迪自身而言,三季度卖车毛利率和单车净利环比都有所回升,比亚迪确实已经了走出二季度的经营底部。
而比亚迪在大规模价格战受到反内卷的限制下,三季度销量和市占率双双下滑,比亚迪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来自竞对的竞争:
① 对于插混车型:
比亚迪于 8 月升级了 DM5.0 技术,将百公里馈电油耗从 2.9L 降至 2.6L,但同样吉利在 2025 年 6 月也发布了雷神电混 2.0 技术,百公里油耗从 2.9L 降至 2.67L,而其他插混玩家也发布了奇瑞 C-DM 6.0 技术,比亚迪的插混技术仍然无法拉开技术代差。
因此比亚迪在 9 月,又推出了多款升级车型(比亚迪唐 DMI,秦 PLUS,海豹 07,宋 Pro 等),主要对于插混车型升级了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做到加量不加价,如秦 Plus 纯电续航 128km, 相比 2 月推出的 55km 纯电续航续航翻倍,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新能源购置税减半征收的车型参数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守逐步被竞对啃食的插混基本盘。
而对于原先定位在高端越野的方程豹品牌,由于高端化突破仍然比较困难,也推出了针对 10-20 万元的中低价车型钛 3 和钛 7,抢占平价越野市场,目前这两款车型的销量和订单量都还不错。
② 对于纯电车型:
虽然今年 3 月比亚迪推出了超级 E 平台,配备新一代超快充电池 + 高性能电机 +SIC 芯片(支持 1500 伏高压并在 200°C 高温下工作),可充电 5 分钟实现 400 公里续航,但目前该技术还只应用于汉 L 和唐 L 等 20 万以上高端车型,且比亚迪超充桩的建设仍还在逐步建设中,仍然没有守住纯电的市场份额。
而后续比亚迪计划通过降低 “超级 E 平台 “成本,使在低价纯电车型上也搭载该技术(低于 15 万元的车型),以及加快超充桩的建设,从而实现对纯电基本盘的有效防守。
海豚君预计在四季度购置税退坡带来的抢购效应,以及比亚迪从 9 月末开始对插混车型的升级下,预计四季度销量会继续环比上行 29% 至 144 万辆,达到 2025 年全年 470 万辆销量预期,而卖车毛利率和单车净利也会由于规模效应的释放,可能还会呈现继续边际上行趋势。
具体价值分析部分海豚君已发布在长桥App「动态-投研」栏目同名文章。
PS:比亚迪是一家业务结构复杂的公司,涵盖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等业务,但海豚君去年 7 月份完成的比亚迪的深度文章《》、《》已经帮大家找出了核心,业务太多太杂但核心还是看汽车业务,需要了解这个公司的,可以先回溯一下我们以上两篇分析。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 卖车毛利率有所回暖
每次业绩放榜,市场仍然最为关心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毛利率情况。
三季度由于卖车销量已经是明牌,比亚迪因为三季度迎合 “反内卷” 政策,对二季度大额促销折扣的部分回收,以及实施降库存战略,三季度的卖车销量反而相比二季度还要环比下滑 2.7 个百分点至 114.5 万辆。
而从比亚迪本季度的毛利率来看,由于三季度比亚迪对卖车折扣有一定的收回,所以市场预计的卖车单价和卖车毛利率都是呈现环比上行的趋势。
三季度实际卖车毛利率 20.6%,环比上季度低谷期 18.7% 上行环比上行了 1.9 个百分点,但仍然要低于市场 21.1% 的预期,而卖车单价本季度还是在环比下滑的,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单车成本的下降。
![]()
从单车经济角度具体来看,
1)单车价格:出海 + 高端化占比下滑拖累了卖车单价
三季度单车价格继续环比下滑 600 元至 13.67 万元,虽然三季度比亚迪受制于反内卷政策,对二季度大规模的促销折扣有所收回(可见《比亚迪:血洗新能源,“价格屠夫” 再次来袭!》(发布在长桥App「动态-投研」同名文章))。
但本季度车型结构中单价更高的出海 + 高端化车型的占比有所下滑,出海 + 高端化车型(腾势 + 仰望 + 方程豹除低价钛 3)占比环比下滑了 1.1 个百分点至 26.9%,拖累了卖车单价。
![]()
2)单车成本:单车成本下滑,带动了卖车毛利率回升
二季度单车成本 10.85 万元,环比下滑了 0.3 万元,带动了本季度毛利率的环比回升。
而海豚君认为本季度单车成本下滑的原因主要有:
① 比亚迪的资本开支节奏本季度有所放缓,固定资产也环比上季度有所下滑,预计三季度整体摊折金额可能有所下滑;
② 对上游供应链上可能也有一些成本的压降;
![]()
![]()
3)单车毛利:单车毛利环比回升 0.2 万元
本季度单车毛利 2.8 万元,环比上季度回升 0.2 万元,卖车毛利率也从上季度 18.7% 环比回升 1.9 个百分点至本季度 20.6%。
![]()
2. 单车净利因为三费投入大幅收缩,环比也在上行
本季度归母净利环比回升 14.4 亿至 78 亿,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比亚迪的核心三费环比下滑了接近 20 亿,比亚迪巨额的研发费用投入终于看到有收窄的趋势,而管理费用同样也在收缩。
本季度实际的单车净利 0.62 万元,略低于预期市场预期的 0.65 万元,但环比上季度最低谷的 0.49 万元上行了 1600 元,主要仍然由于毛利率的环比上行和三费的收缩。
![]()
具体来看:
1)研发费用:终于开始有所克制
二季度比亚迪研发费用 141.5 亿,环比下滑了 12.2 亿元,同样也要低于市场预期的 153.4 亿元,比亚迪巨额的研发费用终于有所克制。
在电动化上,比亚迪在 8 月宣布其第五代 DM 技术再次进化,NEDC 百公里亏电油耗大幅降低 10%,达到 2.6L。
而在智能化上,一直以来智能化都是比亚迪的明显的短板,比亚迪也在研发费用上狂投,全力押注智能化下半场,为下一个大新品周期做准备。
比亚迪目前合作的智能驾驶硬件供应商包括英伟达、地平线、德州仪器、华为等,而公司供应链方案与自研方案并重,但在战略方向上以转向自研为主(自研智驾芯片 + 算法),层层加码押注智能化下半场,同时致力于提升技术自主性和成本控制力。
2)销售费用:销售费用 61 亿,对于经销商返利有所收回
三季度销售费用 61 亿,低于市场预期 67 亿,环比上季度下滑了 1.3 亿,由于比亚迪中低端车型基本都采取经销的模式,而二季度比亚迪向经销商仍有返利(单车 666 元),三季度该返利政策取消,带动了本季度销售费用的环比下滑。
3)管理费用:环比下滑 6 亿元
本季度管理费用 48.8 亿,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 54.5 亿元,同样也呈现缩窄趋势。
而如果看比亚迪的单车核心利润情况(核心经营利润=总毛利 - 三费),比亚迪的单车核心经营利润终于也有所回升,从上季度的最低谷 0.25 万元回升至本季度 0.57 万元,基本与一季度持平。
而环比回升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卖车毛利率的环比上行,以及对三费的大幅缩减,核心经营利润率也从上季度的 1.4% 环比上行至本季度 3.2%。
![]()
![]()
3. 比亚迪市占率仍还在下滑轨道
从按季追踪的比亚迪市占率表现来看,比亚迪整体卖车市占率自 2024 年二季度达到高点 36% 之后就一路下滑,今年三季度市占率已经环比下滑 3.6 个百分点至 27.4%。
具体来看:
1)插混技术代差被追平,价格战受限下市占率仍处于下滑轨道:
比亚迪的 DM 5.0 技术虽然在 8 月有所小升级,将百公里馈电油耗从 2.9L 降至 2.6L,但同样吉利在 2025 年 6 月也发布了雷神电混 2.0 技术,百公里油耗从 2.9L 降至 2.67L,而其他插混玩家也发布了奇瑞 C-DM 6.0 技术,比亚迪插混技术的领先优势基本已经被追平。
同样比亚迪调价策略仍然受制于 “反内卷” 限制,无法掀起行业大规模的价格战,尤其在智驾版车型不达预期的情况下,市占率正在被同样位于 10-20 万元的大众市场玩家零跑、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逐步瓦解,仍处于下行轨道中。
但比亚迪于 9 月对插混车型陆续推出了更大电池更长续航的版本,加量不加价(如 9 月推出秦 Plus 128km 纯电续航车型,相比 2 月推出的 55km 纯电续航有所提升,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新能源购置税减半征收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守逐步被竞对啃食的插混基本盘。
2)纯电车型销量和市占率都在环比下滑:
纯电车型方面,虽然今年 3 月比亚迪推出了超级 E 平台,配备新一代超快充电池 + 高性能电机 +SIC 芯片(支持 1500 伏高压并在 200°C 高温下工作),可充电 5 分钟实现 400 公里续航,但目前该技术还只应用于汉 L 和唐 L 等 20 万以上高端车型,且比亚迪超充桩的建设仍还在逐步建设中,仍然没有守住纯电的市场份额。
三季度比亚迪纯电车型销量环比下滑了 4% 至 58 万辆,同样纯电市占率也下滑了 3.6 个百分点至 22.7%。
但比亚迪计划降低 “超级 E 平台 “成本,目前已在合肥建立 SIC 工厂,能够降低 SIC 成本 30%-50% 并支持 100 万台汽车,使在低价纯电车型上也搭载该技术(低于 15 万元的车型),从而实现对纯电基本盘的有效防守。
![]()
4. 比亚迪去库存进行中
比亚迪存货周转天数季度呈现非常明显的季度特征,一季度销量最低的时候周转天数也是一年中最高的时候,随着季度的递进,天数持续下降,一年中四季度最低。
但今年三季度似乎并不是这个情况,因天数环比和同比都在回升,去库存似乎还要加把劲。
![]()
但比亚迪由于是经销商模式为主,库存健康程度,除了自身存货周转天数,还要看经销商库存,以及自身产销差。而从这两个数据来看,努力进行中,而且也能看到一些改善:
a. 自身产销差:自今年 5 月后,已经看到比亚迪很明显的去库存趋势,5 月-8 月连续 4 个月的产量都要持续低于销量。
![]()
b.经销商库存变化:比亚迪自自 6 月开始就在减产去库存,6 月比亚迪通过实施 “熔断” 机制,精简 SKU,加快返利等措施,目前比亚迪经销商库存深度也已经恢复到合理水位。
![]()
5. 出海三季度环比有所下滑,但预计整体向上趋势不改
比亚迪一直被市场期待的两个方向:高端化和出海,高端化突破仍然较难,需要智能化 + 品牌力 + 营销端的三重发力,虽然比亚迪在高端化上发力已久,但目前效果仍然较为一般,比亚迪在原先定位高端化的品牌方程豹上也在开始推出 10-20 万元的平价版车型,如钛 3 和钛 7。
而今年比亚迪的出海趋势仍然表现不错,虽然三季度环比略有下滑,但整体出海向上趋势不改,也是比亚迪发力的重点方向,尤其在中国新能源车接近红海的竞争环境下,而海外车型预计单车净利能达到 1.4-1.6 万元,远高于国内约 0.4-0.6 万元,能提供更高的毛利和净利安全垫。
2025 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出海销量 68.6 万辆,同比提升 130%,预计 2025 年出海销量能完成年初制定的 90-100 万海外销量目标。
![]()
比亚迪本季度资本开支虽有下滑,但相比于 2024 年 200 多亿的资本开支投入还是有明显上行,而比亚迪在建工厂本季度也环比上行 132 亿至 488 亿。
结合比亚迪在国内已经减产和之前的增发行为,预计仍然还在为投入海外产能,尤其在 2026 年购置税退坡后,国内需求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海外对比亚迪 2026 年销量和利润的贡献则更为重要。
![]()
<此处结束>
//转载开白
本文为海豚研究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dolphinR124 获得开白授权。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海豚研究及其關聯機構之用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海豚研究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海豚研究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海豚研究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創作人員個人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海豚研究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本報告由海豚研究製作,版權僅為海豚研究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海豚研究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ii)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海豚研究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利。

文章不易,点个“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