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多只能坚持两周

0
分享至

“两周!仅仅两周,日本自卫队就将全线溃败!”

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而是一位日本前自卫队高级将领——矢野义昭。



早在多年前,这位曾被一些媒体称为“预言大师”的军事专家就做出了这个惊人判断。

而在2025年10月的今天,随着日本政坛迎来史上首位女首相、以极右翼立场著称的高市早苗矢野义昭的“战争预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故纸堆里的军事推演,变为日本社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就在10月21日宣誓就职后,她的一系列动作快得令人眼花缭乱:不仅公开宣称要将“防卫费占GDP 2%”的目标从原定的2027年提前到2025年,更是在上任后火速与特朗普会晤,并送上了一份价值高达5500亿美元的投资“大礼包”。

这一切似乎都在为一个目标服务:拉拢美国,武装自己,为可能到来的冲突做准备。



日本军事实力的三大死穴

表面上看,日本自卫队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军队。

其海上自卫队拥有包括“金刚级”、“摩耶级”在内的多艘“宙斯盾”驱逐舰,航空自卫队也采购了多达147架美制F-35第五代战斗机。



但在这光鲜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三个致命的弱点,每一个都足以在战时锁住日本的咽喉。

第一个“死穴”,是其残缺且高度依赖美国的军工体系。

这几乎是日本的“原罪”。

从空中的F-35战机,到海上的“宙斯盾”作战系统,日本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几乎都是“美国制造”或基于美国技术。



这意味着,战争一旦开启,日本不仅在技术上受制于人,更关键的是,其军工生产能力根本无法支撑一场高强度的现代化战争。

弹药储备量是衡量战争持续能力的关键指标,而根据多方评估,日本的弹药储备最多只能支撑一到两周。



一旦战事延长,耗尽库存的自卫队将面临“有枪无弹”的窘境。

反观中国,早已建立起独立自主且门类齐全的国防工业体系,从战机、军舰到导弹,都能实现大规模量产,战争潜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第二个“死穴”,是进攻能力的先天不足与战略纵深的极度缺乏。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和平宪法明确限制其拥有进攻性武器。

尽管近年来通过将“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改装为事实上的“准航母”来打擦边球,但其搭载F-35B后的作战效能,与中国已经拥有三艘航母的航母战斗群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更致命的是,日本作为一个狭长的岛国,毫无战略纵深可言。



中国的导弹技术,特别是东风-17这类高超音速导弹,已经对第一岛链内的任何军事目标构成了“降维打击”的能力。

日本引以为傲的“爱国者”反导系统,在这些无法预测飞行轨迹的“快递”面前,拦截成功率微乎其微。



一旦开战,日本本土的军事基地、港口、机场都将直接暴露在中国的火力覆盖之下。

第三个“死穴”,是其经济和资源的极端脆弱性。

这或许是比军事差距更致命的一点。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输入型”国家,能源自给率几乎为零,粮食综合自给率也仅有38%。

其赖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乃至生产稻米所需的化肥,都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线。



这些生命线大部分都要经过南海、东海等中国战略影响力极强的海域。

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日双边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日本超过八成的稀土、九成的汽车核心原料需要从中国进口。

一旦冲突爆发,中国甚至不需要发动直接的军事攻击,仅通过海上封锁,就能在数周内让日本经济停摆,社会陷入混乱。



一个连国民吃饭、工厂开工都无法保证的国家,又何谈持久作战?

这三大“死穴”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矢野义昭“两周论”的现实基础。

这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一个军事内行对国家战争潜力的冷静评估。

高市早苗政府试图通过提升军费来弥补这些短板,无异于想用一个更大的水瓢,去舀干一个正在漏水的大缸,治标不治本。



美国会来吗?

当然,日本右翼最大的底气,也是他们敢于挑衅的最后一张牌,就是《日美安保条约》。

在他们看来,一旦“有事”,强大的美军必然会下场援助。

然而,在2025年的今天,这张牌的可靠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美国自身的战略重心和实力正在发生变化。

就在今年4月,为应对中东地区持续紧张的局势,美军已从驻日基地抽调了部分主力部队。

五角大楼的内部兵推早已不是秘密:如果美军全面介入一场在东亚地区与中国的冲突,第一周就可能面临损失一艘航母、两个空军基地和近千名士兵的惨重代价。



就在几天前的10月26日,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在南海发生的两架军机坠海事故,虽然特朗普轻描淡写地归咎于“燃油质量不好”,但也从侧面暴露了美军高强度部署下可能存在的装备和后勤问题。

试问,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是否真的愿意为了一个并非美国本土的岛屿,冒着与另一个核大国爆发全面战争、损失一整个航母战斗群的风险?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特朗普在此次与高市早苗的会晤中,公开将残酷的太平洋战争称为“小冲突”,这种轻蔑的态度,已经清晰地表明了在美国政客眼中,日本的地位更多是一个遏制中国的“棋子”和提供资金的“提款机”,而非一个需要用美国人的生命去捍卫的血盟兄弟。



高市早苗的极端路线,本身就在挑战美国的底线。

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听话、可控的日本,充当其印太战略的桥头堡,而不是一个主动惹是生非、可能将美国拖入战争泥潭的“炸药包”。

高市早苗政府在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上的一系列激进言论和举动,虽然迎合了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但在华盛顿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失控的战略冒险。



美国或许会为日本提供武器,会为其摇旗呐喊,甚至会实施经济制裁,但在军事介入这个最终选项上,必然会慎之又慎。

矢野义昭的战争推演中,美国最终因深陷中东问题而放弃援助日本,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前全球格局和大国博弈现实的深刻洞察。



将国家的全部命运赌在一个不确定的外部承诺上,这本身就是一场最危险的赌博。

高市早苗政府的上台,以及其所推行的强硬政策,或许能在短期内煽动起部分民粹情绪,但这种建立在沙滩之上的“强大”,终究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参考资料: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两周
2025-10-31 09:50·每日财经资讯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知鉴明史 incentive-icons
知鉴明史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
2894文章数 52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