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

0
分享至

意大利罗马时间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部,FAO副总干事戈弗雷·马关吉为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授牌。

此次授牌恰逢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数量突破百项的历史性时刻。本次仪式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28项新认定遗产接受授牌。

当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部举办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产品展览。作为受邀展区之一,仙居展台集中展示了梅茶鸡蜂礼盒、古杨梅酒、杨梅酥等特色产品,吸引了多国嘉宾驻足品鉴。FAO官员与多国代表高度评价仙居在生态农业、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称该系统为“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的成功范例”。

从中国遗产走向世界遗产,“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走过了八年历程。2015年10月,该系统被列入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后,仙居积极开展资源普查、资料整理与系统提炼,与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展开合作,推动系统于2019年进入全球遗产预备名单。当地建设了4个古杨梅核心区,建立杨梅文化馆与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出版相关专著,为成功申遗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11月,该系统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仙居县委宣传部供图

仙居杨梅栽培历史超过1600年,现存百年以上古杨梅树13425棵,种质资源丰富、谱系完整。其复合种养系统以“梅—茶—鸡—蜂”有机结合为特色,形成高效山地农业模式:杨梅为茶树遮阴保湿,为仙居鸡提供活动空间与饲料来源;鸡群的日常活动为杨梅除草除害,其粪便与植物腐殖质提升土壤肥力;仙居土蜂为系统内蜜源植物授粉,维系系统生物多样性。系统内物种互利共生,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其中,仙居鸡被誉为“中华第一鸡”,“鸠坑种”茶叶与中华蜜蜂均为国家级资源。

如今,遗产地以杨梅为核心的复合型农业已发展为集生产、加工、物流、配套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遗产地36万农民中,10.3万人从事杨梅栽培复合种养活动及相关产业。2025年,杨梅种植面积达15.1万亩,鲜果产值13亿元,全产业链产值48亿元,带动梅农户均增收4万元。仙居创新实施“神仙大农”品牌建设工程,构建全链式管理体系,推出“梅茶鸡蜂”系列产品,2024年销售额达1125万元。

仙居县高度重视该系统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古杨梅树登记造册、赋予“数字身份证”,构建生态监测体系,实现科学保护与动态管理。站在新的起点,仙居将继续深化遗产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将这一古老生态智慧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农业与文化遗产保护贡献独特的“中国方案”。(应芳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0010文章数 2007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