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英日都来抢的南宋沉船,中国硬刚护国宝,30年打捞终于有成果了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南海深处,23米厚的淤泥之下,一艘南宋商船已沉睡800年。

它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使者,满载着东方文明的瑰宝,却在一场未知的风暴中永远定格在深海。

800年后,一次意外的打捞让它重见天日,可随之而来的不是考古学界的欢呼,而是英日两国虎视眈眈的觊觎。

这艘沉船究竟藏着多少价值连城的宝藏,能让多国争相插手?



南宋商船的发现

1986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一家救捞公司达成合作,目标是在南海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失踪的“莱茵堡号”沉船。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跨国合作会意外揭开一段尘封800年的历史。

1987年8月,打捞船的抓斗深入23米深的海底,一次寻常的作业却捞出了247件珍贵文物。

其中包括光泽依旧的金腰带、规整的龙泉窑瓷碗和古朴的锡壶。



中方负责人尹干洪仔细查看后立刻意识到,这些文物的风格与“莱茵堡号”应有的欧洲物品截然不同,反而带着鲜明的中国古代特色。

考古专家赶到现场鉴定后确认,这是一艘南宋时期的远洋商船,船体保存完整,残长22.95米,宽9.85米。

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积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商船,因其发现于南海海域,这艘沉船被正式命名为“南海一号”。

消息传开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觊觎的目光纷纷投向这艘满载宝藏的古船。



英国救捞公司见其价值远超目标沉船,立刻改变主意,提出要参与“南海一号”的联合打捞。

面对英国人的企图,中方明确表态,沉船及所载文物均为中国固有文化遗产,即便联合打捞,所有文物也必须归属中国。

眼见明面上无法获利,这家英国公司竟试图偷偷转移已打捞的部分文物,所幸被中方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最终只能悻悻退出。

英国退出后,日本很快嗅到了机会,主动提出与中国合作打捞。



彼时的日本拥有相对成熟的水下打捞技术,他们以此为筹码,提出了文物分享的无理要求。

在国家利益和文化主权面前,中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要求,明确表示中华瑰宝绝不可能外流。

这一系列的国际博弈,让中国深刻意识到水下文物保护的紧迫性。

面对日本的技术施压和自身水下考古的困境,中国没有退缩,而是做出了一个看似保守却极具远见的决定。



中国的辉煌胜利

中国决定暂停大规模打捞,先提升自身技术实力。

彼时的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不仅缺乏专业的潜水设备,甚至连专业潜水员和考古人员都寥寥无几。

为了弥补技术短板,国家派出多名青年学者远赴荷兰、日本学习先进的水下考古技术,同时邀请日本专家来华开展培训。

1989年秋天,中日曾签订合作考察协议,日本提供技术支持和30万元资金,双方联手对“南海一号”进行勘探。



然而南海的恶劣风浪远超预期,加上经费快速耗尽,为期10天的合作考察最终只捞到一块残瓷片便草草收场。

这次失败让中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后数年,中国考古队将目光投向辽宁三道岗海域的一艘元代沉船。

从1992年到1997年,考古队员在这艘沉船上反复实践,一步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水下考古标准流程。



期间,香港爱国商人陈来发得知“南海一号”的勘探困境后,发动民间募捐,筹得120万港币,为水下勘探工作注入了关键资金。

2004年,中国正式确定“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

这种打捞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先例,需要将沉船连同周围的海水、泥沙一起完整取出,才能最大限度保留其历史信息。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专门定制了长35.7米、宽14.4米、高7.2米、重量达540吨的巨型钢制沉箱,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大小。

同时,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投资6亿多元建造了亚洲最大的打捞起重工程船“华天龙号”。

这艘船总长174.85米,型宽48米,最大起重能力达4000吨,可在8至300米水深环境下作业。



2007年12月22日,打捞行动正式启动。

“华天龙号”精准定位后,巨型沉箱缓缓沉入海底,36根钢梁从沉箱底部精确穿过沉船底部形成支撑,将沉船连同周围的泥沙严严实实包裹其中。

上午10时20分,“华天龙号”启动吊臂,沉箱开始缓慢上浮,整个过程耗时70分钟,沉箱没有发生任何震荡或歪斜,海水和泥沙未外泄分毫。

随后,重达3400吨的沉箱借助20多个大气垫,经过两天半的缓慢移动,顺利“入住”阳江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



从1987年发现到2007年出水,中国用20年时间完成了这场跨越世纪的打捞工程。

总投入超过3亿元,其中打捞费用1.5亿元,博物馆建设费用1.5亿元。

这场耗时久、投入大的工程,被部分外国专家质疑“没必要”,但中国用行动证明,守护国宝无关成本,只关责任。



出水文物的璀璨价值

“南海一号”入住“水晶宫”后,考古清理工作随即展开。

这座专门建造的玻璃展房能够精准调节温度、湿度和水质,为沉船和文物提供与海底相似的保存环境。

从2009年到2019年,考古队员耗时12年完成了文物清理工作,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



瓷器是此次出水文物中数量最多的品类,总数超过14万件,涵盖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精品。

龙泉窑的青瓷釉色温润如玉,德化窑的白瓷纯净如雪,景德镇的青白瓷雅致清新,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更令人惊叹的是,不少瓷器带有明显的出口特色,部分盘子的造型专为阿拉伯地区习惯设计,碗上图案融入了伊斯兰文化元素,印证了南宋时期“私人定制”外贸模式的存在。



出土金器约200多件,银器超过400件,其中一条长达1.72米的金腰带堪称珍品中的极品,上面雕刻着细腻的花纹和吉祥图案,即便历经800年海水侵蚀,依旧光泽如新。

这些金银器物的制作工艺精湛,连现代工匠都为之赞叹。

除了这些“大件”文物,船上还出土了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物品。



一坛完好如初的咸鸭蛋、密封的杨梅酒罐、颗粒清晰的稻谷,甚至在船底淤泥中还检测出了丝绸蛋白的痕迹。

经科学检测,专家推断“南海一号”沉没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这一精准的年代判断为南宋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艘沉船就像一座“时光档案馆”,全方位展现了南宋时期的对外贸易格局和社会生活图景,其考古价值远超经济价值,甚至可与兵马俑媲美。



结语

“南海一号”的打捞历程见证了中国对文化主权的坚定捍卫。

18万件文物不仅还原了南宋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更印证了中国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推动者的历史地位。

它的打捞成功,不仅开创了中国水下考古的新纪元,更明确宣告,中国领土上的文化遗产,中国拥有绝对的主权和管理权。

这份主权,是历史赋予的权利,更是中国用实力捍卫的尊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国华想吃掉印军一个旅,总参不批怕胃口太大,毛主席:让他打

张国华想吃掉印军一个旅,总参不批怕胃口太大,毛主席:让他打

品点历史
2025-11-02 15:40:03
江苏一小区楼栋深夜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楼体部分开裂 居民全部撤离

江苏一小区楼栋深夜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楼体部分开裂 居民全部撤离

闪电新闻
2025-11-02 18:56:49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吃瓜局
2025-11-02 15:30:18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澎湃新闻
2025-11-02 21:58:26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小海娱计
2025-11-01 11:20:41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进气道、起落架、发动机全都改,美媒:歼-36第二架原型机已首飞

进气道、起落架、发动机全都改,美媒:歼-36第二架原型机已首飞

啸鹰评
2025-11-01 21:48:03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极目新闻
2025-11-01 10:47:06
意甲神剧情:乌龙球绝杀,第93分钟破门,国米缔造奇迹

意甲神剧情:乌龙球绝杀,第93分钟破门,国米缔造奇迹

足球狗说
2025-11-02 21:32:15
故意撞击中方卫星,导致多颗接近报废,美:质量不行就别上天

故意撞击中方卫星,导致多颗接近报废,美:质量不行就别上天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6:06:01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最低5℃!江苏气象最新发布:冷空气来了

最低5℃!江苏气象最新发布:冷空气来了

鲁中晨报
2025-11-02 20:11:05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北仑发布
2025-10-31 18:12:36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微微热评
2025-11-01 00:20:55
新毒株来袭!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毒株来袭!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青城之窗
2025-10-31 11:18:54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凡人侃史
2025-11-02 15:46:33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7:49:10
大结局!国乒3冠完美收官,国乒女单4:3夺冠,国乒混双3:1夺冠

大结局!国乒3冠完美收官,国乒女单4:3夺冠,国乒混双3:1夺冠

国乒二三事
2025-11-02 06:47:58
2025-11-02 22:52:49
谛听骨语本尊 incentive-icons
谛听骨语本尊
经典历史剧,趣味说! 持续更新中,一直与你相伴!
2083文章数 2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教育
时尚
数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别再逼孩子卷了!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教育要闻

不要逼孩子天天考第一,真善美才是无价之宝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数码要闻

放心用!AMD确认:RDNA 1、RDNA 2继续获得Day 0游戏支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