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10月15日,昂瑞微成功过会,成为年内首家获批的未盈利企业。
昂瑞微在保持射频前端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还积极开发射频SoC产品线等新业务。
但其持续经营能力仍面临客户依赖、毛利率承压和研发投入不足等多重考验。未来能否在巨头环伺的格局中突围,将取决于其技术突破速度与市场拓展能力。
前有高度垄断的海外四巨头,后有擅长内卷的国内同行,昂瑞微的成功上市,或许仅是一个开始。
以下是正文:
01
新产品线是上市关键
10月15日,昂瑞微顺利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作为今年科创板首家受理的未盈利企业,昂瑞微自递表伊始就备受关注。
昂瑞微是一家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科创板,射频前端PA芯片领域已经有唯捷创芯和慧智微两家上市公司。
从早期战略看,昂瑞微避开了由国际巨头主导的、技术门槛最高的5G高集成度模组市场,选择从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2G/3G/4G分立器件和低集成度模组切入,以此为基础积累技术、客户和资金。
随后,公司转向攻坚5G高集成度模组(如L-PAMiD/F)技术,意图实现产品高端化。截止2024年,5G PA及其模组营收达9.03亿元,已经占到总营收的42.96%。目前,公司的射频前端芯片已进入荣耀、三星、小米、OPPO等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除苹果外)的供应链。
与其他射频前端公司不同,昂瑞微相对积极开发射频前端以外的新产品线。公司招股书中重点披露的新产品线主要是射频SoC芯片。
射频SoC芯片也帮助公司成功切入工业电子、医疗电子等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格局更优的蓝海市场,规避了消费电子领域的激烈“内卷”,已经成功导入阿里、拼多多、比亚迪等知名客户。且2024年,公司低功耗蓝牙类SoC芯片出货量达到0.98亿颗,全球市场份额约5.4%。
目前,虽然射频SoC芯片营收占比还只有15%左右,但毛利率已显著高于射频前端。
![]()
此外,在公司二次问询的回复函中透露出,未来公司可能继续基于一定的现有核心技术,开拓诸如APT BUCK芯片、DC/DC芯片、电池计量芯片等模拟芯片业务条线,也许也会像射频SoC产品线一样共同驱动公司发展。
02
势不可挡的射频模组化
当下随着5G频段增加,射频前端需支持高频、多频段协同工作,传统分立器件方案难以满足空间和性能需求,将多个分立器件封装成一个模组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技术方向。
行业内已形成一个清晰的共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其产品的模组化程度高度相关。能够设计和量产高集成度模组(如L-PAMiD、L-FEM)的公司,将享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和利润空间。即行业的竞争已从早期分立器件的“价格战”,升级为在高端模组领域的“技术攻坚战”。
而目前,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主要被美国和日本的几大厂商所垄断。据统计,Skyworks、Qorvo、Broadcom、Murata四大巨头几乎占据了全球8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高集成度模组领域,海外厂商更是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点也是在首轮问询中高度关注的部分。
从回复来看,昂瑞微希望通过两大维度佐证:一是技术突破,2023年与唯捷创芯率先实现5G重耕频段L-PAMiD模组对主流品牌旗舰机型的大规模量产,打破国际厂商垄断,且该产品核心指标(如效率、噪声系数)与Qorvo等国际头部厂商竞品相当,部分指标更优;二是市场验证,2024年5G PA及模组收入达9.03亿元,占射频前端收入过半,且L-DiFEM等接收端模组已进入客户A等主流品牌供应链。
![]()
不过总体来看,昂瑞微在L-PAMiD模组领域的竞争力并没有达到一骑绝尘的地步。未来,唯捷创芯、卓胜微、慧智微等公司的产品肯定还会与昂瑞微互相重叠,先发实现技术突破也仅是阶段性的小胜利。
03
客户依赖、毛利承压与研发竞争
目前,在射频前端这个高度内卷的细分领域,已经聚集了昂瑞微、卓胜微、唯捷创芯、慧智微、康希通信等射频PA上市公司,还有在港交所要上市的飞骧,加起来已有6家。
留给昂瑞微的问题很明显:如何在接下来的阶段打好自家亮点?
2024年,昂瑞微营业收入达21.01亿元,其中射频前端收入为17.90亿元。与同业相比,这一规模仅次于卓胜微的44.87亿元,与唯捷创芯的21.03亿元基本持平。但昂瑞微的财务情景并不明朗。
从营收来说,就在今年上半年,昂瑞微来自于射频前端的收入同比下滑了38.28%。而反观同期间四家同行,慧智微、泰凌微分别同比增长了39.97%、37.72%,唯捷创芯和飞骧科技分别同比下滑了7.93%和7.60%,与同行间的差距明显。
虽然昂瑞微将其归结为受个别终端客户结合自身终端销售预期及供应链情况调整了采购节奏及采购结构影响所致。但这恰恰体现出昂瑞微对单一客户的依赖。
财报显示,客户A是昂瑞微的关键收入来源,但其贡献的收入却是呈现出极端波动性。在2023年时,昂瑞微对客户A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还高达1325.68%,但到了2024年就骤降至13.00%,2025年1-6月则同比下滑了73.54%,其中射频前端芯片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了4.7亿元。
而且,昂瑞微还预计未来对客户A销售规模下降,其中,预计2025年对客户A L-PAMiD的出货量627万颗,远低于2023、2024年的4570万颗和4103万颗。不仅于此,小米、客户A等终端厂商已布局自研射频芯片,以压缩20%模组成本。这些都让人对昂瑞微亏损能否收窄打一个问号。
毛利率则更不乐观。2022-2024年昂瑞微毛利率从17.06%提升至20.22%,但低于同行平均值。国内同行中,卓胜微2024年毛利率达39.49%,即便未盈利的唯捷创芯也维持在28%-32%的区间。国际巨头则更具碾压优势,Skyworks 2024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毛利润17.208亿美元,营收41.78亿美元,毛利率高达41.2%。
![]()
![]()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度内卷下,昂瑞微射频前端芯片的销售单价在波动下滑,由2023年时销售单价的1.53元/颗,下降至2024年的1.24元/颗。未来产品毛利空间恐将受到进一步挤压。
毛利率反映了产品的竞争力,而竞争力与技术水平直接挂钩。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昂瑞微研发费用波动较大,分别为2.7亿元、3.96亿元、3.14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9.25%、23.38%、14.94%,其中2024年大幅下滑了8.44个百分点。
对比来看,同时期同行可比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3.16%、28.18%、26.34%,均远高于公司。在21亿募资完成后,昂瑞微或应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在芯片行业“研发投入决定生死”的军备竞赛中活下来。
04
尾声
射频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昂瑞微在5G高集成度模组等领域已证明自身技术实力,成为除苹果外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的供应商。
然而,从“技术突破”到“商业成功”的路径远比想象中漫长。
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压制、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盈利能力不足的挑战,昂瑞微的成功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竞赛的起点。
在半导体行业,资本市场的加持只是给了企业参与比赛的入场券,真正的较量还在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的每一个日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