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一刻话传承 童心相遇纸上花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学生的文化自信,10月29日北京市育才学校大兴分校开展了以“一剪一刻话传承 ,童心相遇纸上花”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辽宁省剪纸学会铁岭分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翠英老师,为四年级6班同学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剪纸艺术体验课。
![]()
![]()
课堂上,刘老师精神矍铄、笑容亲切,以“什么是剪纸”为开篇,带领学生走进这门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她告诉孩子们:“在纸上镂空的艺术,就叫剪纸,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两千五百多年的传统文化。”她用朴实的话语,为孩子们揭开了剪纸的面纱。孩子们眼中充满好奇,在这一瞬间触摸到了传统艺术跨越千年的魅力。
![]()
![]()
随后,刘老师以“喜字”和“桃心”为例,示范了剪纸的基本步骤与折叠技巧。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灵巧动手,一张张彩纸在他们的指尖下化作跃动的图案。课堂上,剪刀轻响、笑语盈盈,纸屑飞舞间传递着文化的温度。
![]()
![]()
![]()
刘老师还将剪纸与数学巧妙地联系起来,让艺术与知识在课堂上碰撞出趣味儿:“剪纸藏着几何的美——方的规整、圆的柔和、三角形的灵动,都是它的‘语言’。”这番讲解让学生在动手中理解结构之美、发现造型之趣。
课堂尾声,孩子们举着刚刚完成的剪纸作品,乐成一团,眼中的雀跃把整个教室都暖热了。刘老师还动情地说:“我五岁攥着剪刀学剪纸,今年八十岁,七十五年来我一直在守护这门艺术。我希望北京的孩子们能把这门技艺继续传下去,让剪纸艺术走向外边的世界,让人家也瞧瞧咱老祖宗传下的美!”这份深情与信念,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与学生。
![]()
![]()
本次“非遗进校园”的剪纸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传承。育才学子用稚嫩的双手剪出了心中的美,也在无声中种下了热爱与敬意的种子。相信这堂非遗艺术课将成为孩子们心中一抹难忘的文化印记,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持续绽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