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艺
![]()
粗布当纸,银针作笔,三台非遗布艺集剪纸,刺绣,缝织于一身,做得了活泼的禽兽花卉,也成得了朴实的生活用品。
![]()
一、从宫廷到地头
三台自古盛产棉花、葛麻、蚕桑。《新唐书》记载,唐元和年间,梓州“红绫”北上长安,是给皇帝进贡的。布料的繁荣,也让与之密切相关的民间布艺活计由此绽放。
![]()
布料在妇人手里的针线中翻飞,转眼就成了娃娃的虎头帽、媳妇的鸳鸯枕。
二、一针一线绣古今
![]()
![]()
王位,三台县美术教师,14岁便拿起针线,这一拿就是30年。旧被套在她手里成了《张灯结彩古梓州 欢歌笑语今三台》,让唐宋月光和今夜路灯同亮。
![]()
作品《财运福虎》在黄河九省布老虎精品展中,技压群雄,荣获一等奖。
![]()
青年教师梅玉成,先学羌绣,再拜师王位。两人亦师亦友,携手开展布艺课堂,孩子们跟随他拿起针线,在香囊里塞满“柿柿如意”“粽粽平安”。
![]()
师父引领着徒弟,共同推进非遗进校园,是传承,亦是传播,共同努力,让千年的布艺在新时代稳稳扎下了根。
三、布上全是好念头
三台布艺,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乡土哲学。
![]()
![]()
虎镇五毒,佑儿健壮——祁愿虎头虎脑,百邪不侵;
鸳鸯并蒂,鲤戏青莲——寓意“莲”生贵子,鱼水合欢;
松鹤延年,福海寿山——一针一线,皆祝期颐;
![]()
白布用靛青、栀子一染,颜色自带山川气;形塑夸张,却越看越耐看。
布艺
![]()
![]()
走,去芦溪老街住一晚:清早采片桑叶,听蚕娘哼小曲;
午后将桌上的布料剪、拼、绣、贴,缝只“喜上眉梢”香囊,把喜鹊和梅枝一并收进包里;
千里涪江,不止送杜甫出川,也送一块粗布走进人间。来三台,让指尖碰一碰岁月,把月光和花香缝进回家的行囊。
(来源:三台文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