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全球药企动作频频:武田砍掉 5.25 亿美元收购的核心管线,信达与礼来合作药击败司美格鲁肽,罗氏砸 10.7 亿美元押注双抗。行业在 “减法” 与 “加法” 的博弈中,折射出创新药研发的新逻辑。
武田 “忍痛割肉”:5 亿管线折戟
武田制药近期的管线调整震动行业。在 2024 财年四季度财报中,这家日本药企宣布终止两款核心 T 细胞接合剂项目 ——TAK-186(针对 EGFR)和 TAK-280(针对 B7-H3)。这两个项目是 2021 年武田以 5.25 亿美元收购 Maverick Therapeutics 的核心资产,其中 TAK-186 已接近关键临床节点。
同时被砍的还有曾与默沙东 Keytruda 联用的 STING 激动剂 dazostinag。此次调整直接让武田 1、2 期肿瘤管线规模减半。“这是数据驱动的选择”,武田方面表示,资源将集中于 6 个 III 期项目,涵盖罕见病与神经疾病领域。
信达礼来破局:国产药赢下关键一役
就在武田做 “减法” 时,礼来与信达生物的合作项目传来捷报。双方联合开发的玛仕度肽,在 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中展现优势:治疗 32 周后,48% 患者实现糖化血红蛋白<7.0% 且体重降超 10%,远超司美格鲁肽组的 21%。
这款 GLP-1/GCG 双受体激动剂已在国内获批体重管理与糖尿病适应症,成为全球首个双适应症药物。信达生物透露,其优势在于全中国人群数据,更贴合本土患者需求,目前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的 III 期试验已启动。
罗氏豪赌:10 亿锁定中国双抗
跨国药企的管线 “加法” 同样激进。10 月 28 日,罗氏与中国荃信生物达成协议,以 7500 万美元首付加 9.95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拿下长效双抗 QX031N 的全球权益。
这款药物同时靶向 TSLP 和 IL-33 两个 “警报素” 靶点,可阻断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的炎症链条,被认为有 “同类最佳” 潜力。荃信生物创始人裘霁宛直言,此次合作是中国自免药物研发实力的证明,该药近期将提交中美临床申请。
行业转向:精耕细作成共识
从武田砍管线到罗氏押双抗,药企战略呈现鲜明分化。武田关闭加州研发中心、聚焦后期项目的举动,与罗氏下注早期创新形成对比。但核心逻辑高度一致:在研发成本高企的当下,“广撒网” 已成过去,精准聚焦才是生存之道。
参考来源:https://www.fiercepharma.com/pharma/takeda-pipeline-cuts-innovent-lilly-win-against-semaglutide-roche-bispecific-deal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