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种完牙就喝冰饮,第二天牙龈肿得像包子!”28 岁的小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种的牙,差点因为一个小习惯毁了。临床上,像小林这样因术后护理不当导致植体出问题的患者不在少数 —— 某口腔机构数据显示,近 40% 的种植牙短期故障,都和术后护理失误有关。种牙成功只是第一步,想让种植牙用够 20 年,这些术后注意事项必须记牢。
饮食 “踩雷” 最常见,这 3 类食物千万别碰
术后饮食是护理的重中之重,很多人觉得 “种牙后能正常吃饭”,结果刚拆线就啃骨头,直接导致植体松动。术后 1 周内,必须严格避开三类食物:一是过硬食物,比如坚果、排骨、硬糖,此时植体还没和牙槽骨完全融合,啃咬会让植体受力不均,甚至出现位移;二是黏性食物,像年糕、汤圆、口香糖,容易粘在牙冠上,清洁时用力拉扯会损伤牙龈;三是过烫或过冰的食物,温度刺激会让血管收缩或扩张,影响伤口愈合,有患者术后喝热汤,导致伤口出血不止,恢复时间延长了 2 周。
![]()
正确的饮食节奏应该是 “循序渐进”:术后 24 小时内吃温凉的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豆浆、稀粥;3-7 天过渡到软食,像蒸蛋、面条、豆腐;1 个月后再尝试正常饮食,但也要避免用种植牙啃咬过硬的东西。55 岁的赵阿姨术后严格遵循饮食计划,不仅伤口 1 周就愈合,复查时植体稳定性比同期患者高出不少。
清洁方式不对,种植牙会 “发炎报废”
“种植牙不怕蛀牙,不用认真刷”,这是很多人的误区。实际上,种植牙周围的牙龈更脆弱,一旦清洁不到位,容易引发种植体周围炎,严重时会导致植体脱落。术后 24 小时内不能刷牙漱口,可用医生开的漱口水轻轻含漱,每次 30 秒,每天 3-4 次,既能清洁口腔,又能防止伤口感染。
24 小时后可以刷牙,但要注意工具和方法:必须用软毛牙刷,刷牙时避开手术区域,用 “画圈法” 轻轻清洁其他牙齿;牙线要选择无蜡的,穿过牙缝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勾到伤口;如果牙缝较大,建议用冲牙器,但水压要调至最低档,防止冲击植体。北京一位患者术后懒得清洁,3 个月后出现牙龈红肿流脓,花了 8000 元做消炎治疗才保住植体,医生说再晚一步,植体就得重新种。
这些 “小习惯” 最伤牙,90% 的人都在犯
除了饮食和清洁,一些不起眼的小习惯也会影响种植牙寿命。术后 1 个月内,绝对不能用舌头舔伤口或用手摸种植牙,很多人因为好奇频繁触碰,导致伤口感染;也不能用力漱口或吸吮,比如喝饮料时用吸管,负压会让伤口再次出血,影响愈合。
还有人术后觉得 “没不舒服就不用复查”,结果错过了问题最佳处理时间。按照规范,术后 1 周要复查拆线,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还要定期检查,医生会评估植体稳定性、牙龈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48 岁的刘先生术后没按时复查,直到植体出现轻微松动才去医院,虽然最终保住了植体,但后续治疗又多花了 5000 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