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十六作为民间预测冬季冷暖的重要节点,其气象价值一直备受关注。随着2025年冬季临近,"冬天冷不冷,就看九月十六"的古老谚语再次引发热议。结合气象部门的最新研判和气候特征分析,今年冬季我国将面临复杂的气候形势,其中拉尼娜现象的发展、北极海冰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异常等因素共同作用,或将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极端寒潮天气。
![]()
一、九月十六谚语的科学内核与当代验证
"九月十六晴,皮匠卖婆娘;九月十六雨,皮匠买马骑"等谚语,本质上反映了古人对大气环流早期信号的观察。气象专家指出,农历九月十六前后(今年对应公历11月6日)正值东亚大气环流调整的关键期。此时若持续晴天,往往预示西伯利亚高压提前增强,冷空气堆积明显;反之阴雨天气则表明暖湿气流仍占优势,冷空气南下受阻。
2025年的观测数据显示,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30%-50%。这种天气模式与2016年强寒潮冬季前兆相似,当时同样出现九月十六前后持续阴雨的天气特征。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表明,当九月十六前后出现连阴雨时,冬季寒潮爆发频率增加的概率达到67%。
二、三重因素叠加下的冷冬预警
1. **拉尼娜现象持续发展**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监测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偏低1.2℃,已达到拉尼娜事件标准。历史数据显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超过70%。特别是华南地区气温偏低幅度可能达1-2℃,长江流域降水将较常年偏多。
![]()
2. **北极涛动负相位显现**
10月份北极地区出现罕见的"暖北极-冷大陆"现象,西伯利亚高压较常年增强15%。这种配置极易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2008年南方雪灾前夕就曾出现类似环流特征。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预测,12月至次年1月东亚冬季风强度可能较常年偏强20%-30%。
3. **青藏高原积雪异常**
卫星监测显示,10月下旬青藏高原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偏大18%,积雪深度增加5-12厘米。这种状况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可能增强冬季风强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模拟表明,高原积雪每增加10%,华北平原1月气温可能下降0.8-1.5℃。
![]()
三、区域差异化冷冬格局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气候将呈现"东西分异、南北有别"的特征:
- **东北地区**:可能出现"前冬暖后冬冷"的转折性天气。12月气温接近常年,但1月至2月上旬低温持续时间长,黑龙江北部极端最低气温或突破-40℃。
- **华北平原**:京津冀地区12月中下旬可能遭遇持续1周左右的强降温,北京平原地区最低气温可达-15℃至-18℃。
- **长江流域**:湿冷特征显著,湖南、湖北等地可能出现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电线积冰厚度可能超过15毫米。
- **华南地区**:冷暖波动剧烈,广东西北部山区1月或有降雪,但整体低温持续时间短于长江流域。
四、极端天气应对建议
面对可能的冷冬,需做好多层面防范:
1. **能源保障**:北方供暖系统应提前完成压力测试,电网企业需重点防范输电线路覆冰。2024年初欧洲能源危机教训表明,天然气储备应达到消费量的15%以上安全线。
2. **农业生产**:冬小麦产区可采取镇压保墒措施,南方经济作物需准备防霜冻物资。建议借鉴荷兰温室农业的主动加热技术,在极端低温前提升棚内积温。
3. **交通管理**:参照日本北海道除雪经验,建立"分级响应"机制。高速公路可储备环保型融雪剂,重要枢纽需制定72小时应急疏散预案。
![]()
4. **健康防护**: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可能提前,建议65岁以上人群保持室内18℃以上恒温。医疗机构需增加卒中、心梗等急救药品储备。
五、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冷思考
尽管今年冬季偏冷概率较大,但全球变暖趋势未改。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25年仍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之一。这种"总体变暖、阶段性极端"的气候特征,正重塑传统的气象认知体系。德国波茨坦气候研究所指出,北极放大效应使得中纬度地区冬季寒潮能量更强,但持续时间缩短,这种新型气候模式对基础设施的间歇性冲击值得警惕。
从更长时间尺度看,我国冬季气温仍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显示,1961-2020年间,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41℃,但极端低温事件强度反而增加12%。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提示我们,在应对季节性寒冷的同时,更需建立适应气候长期变化的韧性系统。
在这个可能到来的冷冬里,古老的农谚与现代科技形成奇妙呼应。当我们在十二月寒风中期盼春暖花开时,或许更应思考:如何在这颗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星球上,构建人与自然的新型平衡。毕竟,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命题,更是文明存续的必答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