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俄乌围绕红军城的争夺进入“白热化”,无论是实际战场还是舆论空间都是如此。
先是俄罗斯方面称俄军在红军城战区(包括季米特洛夫城)已经包围封锁了乌军31个营级单位共计约5500人,同时还表示俄军可以停火几个小时以让记者进去探查。
而乌克兰方面则否认俄军已经包围红军城乌军的说法,并认为局势虽然艰难但乌军正在设法对抗渗透和集结在红军城的俄军部队。
![]()
在这种背景下,乌军无人机发现俄军已经在红军城的入口标志处插旗。
![]()
![]()
众所周知,在俄乌战争中双方都喜欢用插旗来宣示占领;而红军城的入口处,既是之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自拍的位置,又是红军城主补给线的必经之处,这里插上俄罗斯国旗,实在于乌方不利。
![]()
所以乌军著名的第414无人机旅专门派出了无人机,将这个入城口标注处的俄方旗帜炸掉。
![]()
而俄国人也毫不示弱,这边著名的卢比孔无人机部队也派出无人机,将入城口标志上的乌克兰国旗标志也炸了。
因为这个入城口已经是俄军实际控制的状态,乌克兰步兵很难过来,而且现在乌军乘车突入红军城很困难,沿线被大量的俄军无人机盯着,所以乌军便大胆地玩了一手直升机突袭。
大家也知道,俄乌战争开始的标志就是俄军空降兵对基辅方向的直升机突袭,但此战并未达到战略目的。
此后俄军再未实施过直升机空突作战,在乌军大量防空导弹的威胁下,俄军直升机主要在安全距离内活动。
乌军的直升机比俄军要少得多,其用法跟俄军也大体相同,都是在尽量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来支援前线。
![]()
但是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在战争爆发后得到了一架“黑鹰”直升机,后续“黑鹰”机队逐渐增加,目前公开的有3架。
这些“黑鹰”并非美、欧通过官方渠道援助,而是走海外民间渠道获取的。
装备给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后,这些“黑鹰”主要用于支持该总局所属特种部队作战,曾在2024年春季的突袭俄别尔哥罗德州边境之战中,冒险前运突击队员到前线,实施了敌前空突作战。
![]()
这种打法当然是很冒险的,在当时的行动中就折损了一架别的直升机,所以此后乌军也不敢将“黑鹰”冒险直接用于前沿突袭。
而当下红军城之战进入到紧要关头,在双方的舆论交锋中,关于红军城路口控制权的归属,便显得至为重要。
于是在乌军地面部队很难抵达路口的背景下,乌国防部情报总局特种部队策划了这次“黑鹰”突袭作战。

在网上公开的视频中,一架乌军“黑鹰”直升机突袭到了红军城路口区附近,放下了11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
由于“黑鹰”采用超低空突袭,加之俄军并没有想到乌军敢于如此大胆使用直升机机降作战,所以未能打掉这架“黑鹰”。
![]()

![]()
![]()
但是“黑鹰”放下的特种兵就没有好运气了,因为俄军对地面盯得很近,所以这些乌军特种兵在向目标处运动过程中,便遭到俄军无人机的追杀。


有几名乌军好不容易钻进了房子,可随即而来的又是俄军的无人机。

![]()
所以11名特种兵下机后,还没有真正跟俄国人交手,就几乎被团灭殆尽,侥幸活下来的估计也很难完成任务。
不过在网上的另外一段视频中,“黑鹰”直升机有两架,不清楚是否为本次作战期间的视频;如果确实的话,则还有一架“黑鹰”,但不知其动向如何。
![]()
而仅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来说,乌军整体的行动可以称得上冒险而大胆,但其任务本身却是表演性质。
因为就算“黑鹰”成功在路口区投放特种兵,但其人数也过少,最多是在路口区表演一把步兵插旗后,很快就会被附近的俄军清理掉;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也可能还没着陆就被打掉了。
从实践来看,乌军的运气只有一半一半,好的方面是确实把人放下来了,而且直升机跑路成功;但不好的方面是训练有素的一批精锐特种兵,就这么白白地浪费掉了。
所以即便在乌克兰人的视角,认为如此作战过于抽象的也有很多。
而单纯就作战本身来说,因为俄乌两军各有“咩点”(一个是没干掉直升机,一个是机降特种兵团灭),所以舆论上倒是也能打一架,只不过这影响不到红军城之战的大局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