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手握实权的亲信斗了二十年,老大却全程当“看客”,这事儿搁谁身上都觉得怪。可蒋介石面对陈诚和何应钦的明争暗斗,还真就这么干了——从北伐后到退守台湾前,俩人抢权抢资源,闹得底下人都看明白,老蒋却从来没正经调解过。
先得说,这俩人跟老蒋的渊源不一样。何应钦是老资格,早年间跟老蒋在日本就认识,后来黄埔军校刚办,老蒋是校长,何应钦就是总教官,手把手帮着练黄埔军。北伐打吴佩孚、孙传芳,何应钦带的部队是主力,中原大战时又帮着老蒋稳住北方,论资历,黄埔系里没几个能比。
陈诚是后起之秀,也是黄埔出来的,一开始只是个小连长。但这人能打,还死忠老蒋——当年老蒋被李宗仁逼下野,陈诚宁愿丢了兵权,也跟着辞职;围剿红军时,别人不敢硬拼,他带着“土木系”(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冲在前面。老蒋特别吃这一套,慢慢把他往上提,到抗战时,陈诚都当上第六战区司令,管着大半个华中,还兼着湖北省主席,成了“小委员长”。
![]()
俩人的矛盾从1928年就露了头。那年北伐刚结束,老蒋要裁军,开了个编遣会议。何应钦是军政部长,想趁机削弱地方势力,也压一压陈诚这些后起的少壮派——当时陈诚本该升正师长,何应钦愣是把名额压了下来,只给了个副师长。可老蒋没表态,暗地里却让陈诚暂代副师长掌实权,后来原师长曹万顺一调离,立马让陈诚补了正师长的缺。何应钦心里窝火,却没辙——他知道老蒋护着陈诚。
中原大战时,矛盾更僵。1930年,陈诚带部队打冯玉祥,手下旅长刘天泽作战不力,陈诚当场要枪决。这刘天泽是另一大佬刘峙的侄子,何应钦赶紧找老蒋说情,劝“都是自己人,从轻发落”。可老蒋只跟何应钦说“前线军纪要紧,辞修做得对”,最后刘天泽还是被毙了。何应钦私下跟人吐槽“陈辞修这是故意不给我面子”,可当着老蒋的面,连屁都不敢放。
1932年还有个张英师的事,更能看出老蒋的偏向。当时川军张英师驻在湖北,老蒋觉得这支部队不听调,密令陈诚去缴械。陈诚直接带着部队把张英师围了,没提前跟军政部长何应钦打招呼。何应钦在南京接到消息,气得直接致电老蒋求证,还说“陈诚眼里没我这个军政部长”,当场就提了辞职。最后陈诚虽然递了份自请处分的报告,老蒋却只批了句“小事,下次注意”,压根没罚他,反倒是劝何应钦“别跟年轻人置气”,何应钦只能捏着鼻子复职。
围剿红军时,俩人的梁子更深。1933年第四次围剿,一开始是何应钦当总司令,打了半年没进展。老蒋干脆把陈诚调过来当北路军总指挥,还把何应钦的部分兵权划给了他。结果陈诚刚接手就吃了败仗,部队损失不小。何应钦联合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联名弹劾,说陈诚“指挥失当,应予严惩”。可老蒋只给了陈诚个“降职留用”的象征性处分,兵权一点没动,还私下安慰陈诚“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应钦看着眼气,却也没辙。
后来第五次围剿,老蒋让陈诚接着干,还把何应钦的南昌行营主任头衔给了陈诚——表面上何应钦还是军政部长,可前线指挥权全被架空了。陈诚到任后,直接改了何应钦之前的战术,逼着部队步步推进。何应钦在后方气得骂娘,跟人说“陈辞修这是踩着我往上爬”,可老蒋就当没听见,还夸陈诚会打仗。
抗战时更乱,何应钦还当军政部长,管着全国的兵力调配和军火。陈诚在前线打仗,天天催着要弹药、要援兵,何应钦总拖着,说“全国都缺,不能光给你”。有一回陈诚直接跑到重庆,在老蒋办公室里拍了桌子,说再不给补给,前线要垮了。老蒋当下就把何应钦叫过来,当着陈诚的面让他赶紧调物资,何应钦憋了一肚子气,却只能照办——他知道老蒋更信陈诚的急报。
到了战后接收,俩人的派系斗得更厉害。何应钦的人想抢上海、南京的肥差,陈诚的“土木系”却先一步占了武汉、广州。何应钦找老蒋告状,说陈诚的人抢地盘,老蒋只是说“都是自己人,别闹太僵”,没下文。后来东北接收,老蒋让陈诚去当行辕主任,陈诚一到东北就把何应钦安插的几个军长撤了,换成自己人。何应钦跑去跟老蒋吵,老蒋只说了句“东北要紧,让辞修放手干”。可陈诚在东北没干多久,就因为压力大犯了胃病,天天吐血,老蒋没办法,只能把他调回南京,换卫立煌接任。即便这样,也没怪陈诚一句,反倒安慰他“好好养身体,以后还有用”。
其实老蒋不是不管,是心里门儿清。他知道何应钦资历老,底下有一批老黄埔的人,要是没人制衡,万一哪天何应钦联合外人反他,麻烦就大了——尤其是西安事变时,何应钦主张派兵打西安,差点把老蒋逼死,这事儿老蒋一直记在心里。陈诚刚好是个合适的人选——忠诚,又有能力,还能压得住少壮派。让俩人斗着,何应钦不敢太放肆,陈诚也知道得靠老蒋撑腰,不会自己坐大。
而且俩人的斗,从来没碰老蒋的核心利益。不管是抢兵权还是抢地盘,最后都得听老蒋的安排;不管私下怎么骂,在老蒋面前都得低头。老蒋要的就是这个——你们斗归斗,但不能跳出我的手掌心。要是俩人真拧成一股绳,那才危险,毕竟“功高震主”的道理,老蒋比谁都懂。
后来退守台湾,陈诚更受重用,当了“行政院长”,何应钦慢慢被边缘化,只挂了个“总统府战略顾问”的虚职,俩人的斗才算歇了。有人问过何应钦,为啥老蒋总护着陈诚,何应钦叹了口气说“委员长心里有杆秤,谁忠谁奸,他清楚得很”。
现在回头看,老蒋这手“坐山观虎斗”,看着是不管,其实是管得最隐蔽。用两个人的矛盾,平衡了派系,稳住了自己的权力。可话又说回来,要是底下人都忙着内斗,没人专心做事,这摊子事儿能撑多久?恐怕老蒋自己,到最后也没琢磨透这个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