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哪种植物被称为‘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花’?”“上海及长江下游地区常绿的典型乡土树种是什么?”10月30日,第27届上海读书节场景读书会“生态环保阅读”专场在辰山植物园沙生馆内举行,生态学者、科普作家、园林工会工作者、旧书循环专家、职工市民围坐绿植间,共同探索书页中的自然密语。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我目不暇接地观察着,刚看清这只鸟,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了起来……”当天下午,青年读者徐忠硕现场演绎巴金先生名篇《鸟的天堂》,将现场带入文学与自然交织的意境。
![]()
专题演讲环节,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科普作家何鑫做《鸟的迁徙,迁徙的鸟》主题分享,以译著《鸟类行为图鉴》为线索,带领读者从“候鸟迁徙中转站”视角看上海,感受上海的生物多样性。“观鸟是你走入大自然的终生门票。”现场,何鑫鼓励读者共同去发现自然野趣。
![]()
作为成功打造上海首个“生境花园”的“小巷总理”,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吴红萍则在现场讲述了她在社区生态治理方面的故事。从“环境死角”,变身成为松鼠跃动、蝌蚪悠游、花草繁茂、居民乐享的生境花园,多年来,她从构建生物生存环境出发,不断摸索,创新性将社区“边角料”转变为“城市森林”,生动阐释生态治理模式对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深远意义。
![]()
![]()
圆桌对谈环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宋宇皓与嘉宾们同台共聊。上海古籍书店旧书循环专家周䶮峰,畅谈了多年来开展旧书回收的实践经验。他结合书店“收书”特色和上海书展“淘书乐”旧书市集,介绍了回收有价值旧书的渠道与方式,以及如何将旧书重新盘活、回归市场的创新做法。辰山植物园科研发展部副部长杨舒婷现场分享个人在植物园工作的独特经历,她表示与植物打交道最开心的是能够潜心科研,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活,造福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辰山植物园团队希望打通阅读与自然的边界,不仅把公共阅读空间融入葱茏,还要对残枝断木进行环保再造,让书香木香花香浑然一体。”谈及在园林中开辟“漠阅阁”的初衷,她笑着说。
![]()
![]()
当天,自然知识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读者们踊跃参与,收获环保主题书籍和种子书签盲盒。活动尾声,读者们走进“漠阅阁”,参观“百种风行”展,在亲近自然中升华阅读体验。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活动特别走进华东地区最大植物园,衔接“最美阅读空间”漠阅阁,以“纸间生境 绿阅未来”为主题,共话书页中的自然密语。本次活动自报名预热起就深受广大读者青睐,世纪朵云微信公众号、辰山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松江区工人文化宫等渠道名额一经推出便被迅速约满。活动旨在启迪广大读者增强环保意识与行动自觉,在自然深处为生态文明“充电”。
记者:沈思韵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王红霞
审核:颜瑾 臧昳寅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