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付鹏的一段演讲,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他直言:专业人士别瞎鼓吹稳健投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话太实在了,咱们掰扯掰扯就懂了。
假如你手里有 1000 万,选个年化 5% 的稳健产品,躺着就能赚 50 万,够普通人舒舒服服过一年。可现实是,很多年轻人能拿出 5 万本金就已经很优秀了,想赚 50 万得翻 10 倍;就算有 10 万、20 万,也得赚 3-5 倍才能摸到 50 万的门槛。这时候还让他们死磕稳健,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财富跃迁?
这背后其实藏着个经典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当年考投顾证书时这可是核心考点!它是由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的,还拿了 198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呢。核心逻辑特简单:不同年龄层,就得配不同的投资风格!
三个阶段,三种投资姿势:
- 青年阶段(18-40 岁):该激进时就激进!
这个年纪事业刚起步,家庭负担轻,最不怕失败 —— 就算投资亏了,还有几十年时间赚回来,机会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就像华尔街大佬比尔・阿克曼年轻时,拿着 500 万本金创业,敢高调竞标洛克菲勒中心,就算早期有过基金清盘的失败,后来也靠精准操作东山再起。
按专业配置建议,年轻人可以把 50% 的资金投到股票这类高收益资产,比如 30% 核心股票 ETF+50% 卫星股票 ETF,再配 20% 债券稳一稳。别担心波动,年轻就是你最大的资本!
- 中年阶段(41-60 岁):攻守兼备才是王道!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教育费压得喘不过气,收入虽稳定但抗风险能力下降。这时候就不能瞎激进了,得在稳健和收益间找平衡。比如 40% 债券 + 40% 核心股票 ETF+20% 卫星股票 ETF 的组合,既保证一定收益,又能应对突发情况。就像阿克曼经历几次投资失利后,也从 “激进维权” 转向 “安静投资”,开始注重风险控制。
- 退休阶段(60 岁以上):稳健为王,保命要紧!
没了稳定工资收入,投资的核心目标变成 “不亏钱、有现金流”。70% 债券 + 25% 核心股票 ETF+5% 卫星股票 ETF 的配置就很合适,低波动、高流动性,才能安安稳稳养老。
说到这,我得自我反思下:这些年一直劝大家 “稳健、保守、长期复利”,其实没完全匹配粉丝的生命周期阶段。很多年轻人跟着我死磕稳健,反而错失了快速积累财富的机会。
但这里必须划重点:生命周期理论从没让年轻人 “梭哈”!不是让你把所有钱都砸进高风险资产,而是在资产配置中适当提高激进资产的比例,比如从 20% 提到 50%,而非完全抛弃稳健根基。就像单身期的年轻人,也得留 35% 的钱做保本升值,10% 当应急资金。
最后总结下:投资没有万能公式,关键是 “对症下药”。年轻人别被 “稳健” 捆住手脚,该拼的时候就得拼;中年人别盲目激进,守住财富才是关键;老年人别贪心追高,安稳退休最重要。
你现在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前的投资风格匹配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