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发展,在敌人 1935 年夏、秋季残酷的大"讨伐"中被中断和破坏了。
7月初,伪滨江省署召集宾县、五常、双城、阿城、珠河、延寿等六县参事官会议,炮制出毁灭珠河根据地的计划。
与以往不同,最狠毒的一招儿,莫过于实行所谓"匪民分离"政策。日军深知反日军的存在,是他们长期侵占东北的巨大障碍。
而反日军难以消灭,就在于他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用他们的话说,叫作"民众对'匪贼'的认识是极为良好的……
假定匪军有3万,其精神上的匪军之友军,尚不知有几倍或几十倍。
![]()
这些匪贼精神上的友军,虽不敢持枪反抗我们,却是培育匪贼之母体,从来在讨伐上得不到效果的最大原因,就在这里"。
而在反日军中,他们最害怕的是人民革命军,因为"共产思想之影响,日益扩大和日益加深,实乃治安维持上极为忧虑的事情"。
为了隔断群众和抗日军的联系,他们想出了建"集团部落"的办法,这种办法群众称为"归大屯"。
就是出动军队放火烧掉山间零散的房屋和较小的村落,用刺刀逼迫群众搬到山下人口集中的大屯和"铁路爱护村",四周垒起高墙,四角设上炮楼。
在一般村屯组织自卫团,在抗日部队活跃的区域,深伪军或日军驻扎。和这并行的是清查户口,实行保甲制,
居民十户为一牌,一村为一甲,一个牌中出现所谓"扰乱治安"的犯罪人,其他各户都负有连带责任。
![]()
同时实行严酷的经济封锁,食盐受到严格控制,御寒物资、胶鞋等竭力防止流入抗日军的手中。
这种毒辣的办法1933年在东满的延吉、和龙、珲春试行,这一年在伪奉天、安东、吉林、滨江、三江等省开始实行。
在哈东,"讨伐"开始前,先在游击区周围,特别是蚂蚁河沿岸、老爷岭、小江子间电驻重兵,防止三军与松花江下游部队会合。
7月21日,"讨伐"开始,以日军及警察队为主力,来游击区普遍焚烧。
20 天后,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在《关于敌人活动及县委工作情况》的报告中说,"路南游击区三分之二以上已成一片焦土,仅离铁道十余里的地方未被焚烧"。
敌人还张贴布告,声称"毁灭赵尚志根据地,禁止住户,否则一律讨伐屠杀"。群众在威胁之下纷纷搬逃到车站。
在那里遭打骂,被逼着修炮台、挖战壕,妇女大批被日军强奸,使群众仇恨万分。
![]()
敌人烧杀完路南,又转到路北继续烧杀,东青川、老黑顶子、对面山、石灰窑、马才沟、前后四方桥、秋皮囤均被焚毁。
双东游击区是平原,也部分被烧。一时"繁荣"的游击区浓烟迷天,尸骨狼藉,景象之惨淡,几为人间所未睹。
县委开始没有估计到敌人会这样狠毒,夏初讨论敌人夏季讨伐的形势时,认为是"部分的防守式的进攻",直到敌人进来接连烧杀,才感到问题严重。
立即调三团袭击烧杀部队,三团没能及时执行。仓促中,县委提出"武装起来反抗敌人的烧杀"、"至死不离游击区"的口号。
这后一个口号不免带上了有失冷静、不惜拼命的色彩。县委动员约3000农民自卫军,配合三军一部分部队抵抗,结果遭到敌人屠杀,牺牲惨重。
顽强的群众在敌人烧掉房屋后,搭简单的窝棚守护着庄稼,不进大屯。8月中旬,赵尚志率司令部及保安连从方正、延寿回到路北,
随即到双东和三团会合,与义勇军"双龙"队共同摧毁了双城八区"集团部落"-﹣康家炉中心大屯,逮捕了反动保董,使日伪军的"讨伐"受到一定破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