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知情人发文缅怀香港演员冯淬帆,称其于当日凌晨去世,享年81岁,愿他能在另一个舞台上继续说故事,一路好走。
![]()
冯淬帆1945年出生于一个粤剧世家,但并没有走上这条路,而是踏入了娱乐圈。他在演艺圈有多重身份,当过演员、导演和监制,从影期间出演了100多部作品,比较知名的有《五福星》系列的犀牛皮及《最佳损友》系列的牛精帆
![]()
![]()
最让人唏嘘的是他离世前的那句“约定”。10月28日,他还在社交平台悼念刚过世的好友许绍雄,写下“贤弟那边等,愚兄随后来”,当时没人当真,只当是老伙计间带着伤感的调侃,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成了一语成谶的遗言。字里行间藏着半世纪交情的不舍,更藏着对自己身体的清醒认知——那句“我比你大,自己也病入膏肓,苟延残喘”,现在读来直戳心窝子。
![]()
![]()
银幕上的他是何等鲜活。《五福星》里的“犀牛皮”,八字眉一挑就自带笑点,明明一本正经却总干荒唐事,和洪金宝他们凑成的“喜剧天团”,承包了七八十年代无数人的笑声。《最佳损友》里那句“香蕉你个芭乐”的口头禅,更是成了港产喜剧的标志性记忆,多少人当年追着学这句“文明骂街”的台词。他的幽默从不是挤眉弄眼的夸张,是精准踩在观众笑点上的冷幽默,哪怕站在一群笑星里,也能靠独特气场站稳脚跟。
![]()
![]()
可镜头外的人生,却满是病痛与孤单。今年5月他晒出的照片里,鼻间插着氧气管,脸颊消瘦脱形,老旧的房间里没什么像样陈设,只有一堆药物陪着他。住院两个月出院后,制氧机就成了离不开的“续命伙伴”,糖尿病、心脏病、贫血缠了他好几年,后期甚至要靠鼻饲管进食。这样热闹的演员,晚年却独居台湾,一辈子没结婚也没子女,病得最重时身边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只能在社交平台上跟粉丝报平安。
![]()
![]()
有人说他“忘本”,晚年骂王晶的喜剧是“烂片”,说演喜剧是“耻辱”。可没人细想,他本就不止是喜剧演员。早年间他自编自导的《香港屋檐下》关注社会底层,还发掘过周润发的潜力。他厌恶的从来不是喜剧本身,是后来流水线式的粗制滥造,是艺术被资本快餐裹挟的无奈。邱礼涛找他演黑帮叔父,他怕自己体力不支耽误剧组,直接摆手拒绝,这份敬业比多少“数字演员”都珍贵。
![]()
![]()
他甚至带着病气做过温暖的事。推着制氧机把217本民国绝版书捐出去,说“书比人耐活”;看粉丝吵架邵氏和电懋谁更抠门,只笑着回“吵得好,戏味才浓”。这份通透,倒像极了他演的那些嘴硬心软的角色——表面带刺,心里藏着温柔。
现在再重刷《五福星》,弹幕里全是“从此再无犀牛皮”。他的离开,像是港片黄金时代又掉了一块重要的拼图,那个靠扎实表演而非特效流量的年代,又远了一步。或许就像他说的,真去那边找许绍雄团聚了,再也不用跟病痛较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