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发布《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意味着约有 7 亿人胃中藏有幽门螺旋杆菌。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强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是国际上公认的与胃癌发生和萎缩性胃炎发生有关的一种致病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患胃癌的几率会增加3到10倍。”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旋杆菌收录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已感染我国近一半人口及七成家庭,与多种常见多发病,如胃癌、溃疡、萎缩性胃炎等密切相关。如今,这一公共卫生难题的解决迎来新希望,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有望回归更为简便的三联方案时代。
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胃部的一种细菌,感染者通常症状隐匿,约七成感染者不表现任何症状。当我们饮用不干净的水或共餐时不使用公筷公勺,这种看不见的健康威胁可能悄然逼近。作为一种典型的“病从口入”疾病,它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并与约八成胃癌、溃疡、萎缩性胃炎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由于耐药性、药物可及性差、过敏反应多见等原因,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面临诸多困难。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宋志强表示:“四联方案在我国已应用十几年。即便使用四种药物联合治疗两周,其根除效果仍不理想。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根除成功率可能仅为70%到80%。因此,我们希望能开发出更好的药物。”
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周丽雅、宋志强教授团队联合全国40家医疗机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含利福特尼唑的三联方案相较于目前常用的铋剂四联方案,具有更高的根除成功率、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用药更少、服用更方便,为临床根除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均表明,幽门螺杆菌对该药物普遍敏感,最小抑菌浓度低,能够有效应对其高耐药问题。
宋志强医师强调:“我们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根除治疗,治愈后再感染的概率很低,不必过度担忧此类风险,这属于小概率事件。”
此外,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幽门螺杆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诊治,即若家庭中有一人感染,建议共同生活的成年成员也进行检测,如发现感染则一并根除,从而大幅减少传染源。
来源:BRTV新闻(记者:康露、王岩)
编辑:吴文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