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宾语|文
宾曰语云|出品
2025年10月的最后一天,河南省纪委监委一次性公开通报六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这六起案例中,有的捏造事实、无中生有,有的挟私报复、恶意中伤,均是将维护公平正义的信访渠道,当成了打击异己、发泄私愤的工具。
其中,焦作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康某某的案例,尤其引发关注。
康某某这位多次在媒体镜头前侃侃而谈“打造更有温度、更加可观可感可及的政务服务品牌”的一把手,背地里却精心策划了一场针对昔日同事的诬告闹剧。事情的起因,是他疑心自己多次被举报与昔日共事的王某有关,于是在得知王某即将获得组织提拔的关键时刻,故意捏造事实,安排他人进行举报,意图毁掉王某的政治前程。
康某某的所作所为实在有点下作。或许他以为自己做的事人不知鬼不觉,却不知机关算尽,非但未能阻止同事继续进步,反而东窗事发,自毁前程,连同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一并被连根查处,落得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的下场。
讽刺的是,就在暗中策划诬告别人的同一年,康局长还在广播电视台《作风建设热线》节目中言辞恳切地谈论如何优化政务服务,如何“便民,利企”。
![]()
在官方媒体的报道中,他是那个强调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治理“冷硬横推”的负责人。台上大谈温度、情怀,台下大搞阴谋、陷害,活脱脱的一个两面人。
试想,一个一天到晚总是把精力用在揣摩人心、算计同僚的官员,哪里还有真心、时间与精力去践行他那番“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承诺?
对于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其职责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应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正事上来。
而像康某某这般,沉溺于无谓的内斗与算计,不仅是个人德行的巨大亏损,更是对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对政治生态的严重污染。
共产党人信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准则,倡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党章党规更是明确要求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康某某的行为,与此背道而驰,完全背离了党的宗旨和纪律要求。
从法律与纪律的层面看,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明确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对此类行为有着严厉的惩戒措施。
河南省在2024年以来,对1881名诬告人作出处理,为6130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这一组数据清晰地表明了组织的态度:绝不容许歪风邪气蔓延,绝不让流汗的干部再流泪。
扶正必须驱邪,激浊方能扬清。严厉惩治诬告者,既是对受害干部的还以清白,更是对干事创业环境的坚决维护,是对公平正义底线的坚定守护。
康某某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个别干部在权力面前的心态失衡与道德塌方。它也再次警示我们,权力的运行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与制约,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每一位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都当时常叩问初心,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将精力用在推动改革发展、解决群众难题的“正事”上,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以“处其厚”“处其实”的担当与作为,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与拥护。
唯有如此,才能共同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者:宾语)
来源| 宾曰语云
出品 | 宾曰语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