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养殖虾都是吃抗生素、激素长大的?吃多会伤身致癌?告诉你真相

0
分享至



李大爷自从退休后,餐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虾。“虾肉细嫩,老伴牙口不好,她也喜欢炖点粥。”最近,楼下邻居突然劝他,别买养殖虾:“现在的养殖虾全靠抗生素、激素撑起来,吃多了要中毒、还致癌!”

这下李大爷心里七上八下,一边舍不得这口鲜味,一边又担心是不是“病从口入”。真相究竟怎样?难道餐桌上的虾真的成了健康隐患?其实,类似的传言早已在社区微信群里广泛流传,但它们是否真的站得住脚呢?



带着满满疑惑和不甘的李大爷,专门找到小区门口新来的“三甲医院”健康咨询站,想听听医生到底咋说。究竟虾还能不能放心吃?答案,也许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虾能高产,确实主要依靠养殖技术的进步。但抗生素与激素是否充斥其间?我国水产养殖管理极为严格。《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食品)》(GB 2733-2015)对抗生素、激素残留有明明确限量规定。

如果未达标,虾根本进不了市场。近年市场监督数据显示,全国各地流通的虾类样品中,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事实上,抗生素滥用主要风险在于大规模、无序养殖环境,但对于规模化、合法合规的养殖企业来说,每一批虾出场都需经过权威检测。



所谓“养殖虾全靠抗生素、激素撑大”,其实更像是部分个体小作坊违法操作的夸张表达。至于激素,其实水产类动物体内的“激素”远不如陆地畜牧业高风险。虾类成长主要靠饲料蛋白和营养元素,不需要打激素促进生长。

《中国渔业年鉴》显示,目前国家监管抽检各类虾产品,激素项目的超标率低于0.3%。正规养殖户根本不敢“铤而走险”,毕竟投入高、风险大、还会被禁售。综合来看,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养殖虾,从源头到餐桌都有制度化安全屏障。

有人担心,哪怕只有极微量抗生素、激素残留,也会对身体产生慢性影响,甚至诱发癌症。实际上,与虾相关的食品安全健康风险,主要涉及“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以及“未煮熟引发食源性疾病”等,而不是直接“致癌”。



中华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专家一项历时五年的随访显示,每周食用3-4次、每次100克养殖虾的人群健康指标与偶尔吃虾者相当。目前现有权威文献没有证据表明——在正常食用量范围内,合规流通的养殖虾会造成“蓄积性中毒”或“潜在致癌”风险。

值得一提,抗生素残留超过安全标准,的确存在扰乱肠道微生态、诱发耐药性细菌的潜在隐患。而对于激素,科学家们至今未在商品虾中发现对人体具有生理活性的激素物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尚未将虾类食品列为致癌高风险类别。反而,虾肉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虾青素等抗氧化因子,对中老年人心血管和眼部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但任何食品都需“适量而为”。如对海鲜蛋白本身过敏、或有肾功能减退、痛风等人群,确实应根据自身体质控制摄入。



很多人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让餐桌上的虾“吃得更安心”?下面这些建议,值得收藏:

购买渠道要正规:优先选择大型商超、信誉保障的水产专柜或可追溯的电商平台。认准检验合格标签以及检疫证明。

清洗、烹饪不可马虎:活虾买回后,先用流动水冲洗3-5遍,再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有助去除表面杂质和微生物残留。烹调应彻底煮熟,避免“半生不熟”导致寄生虫、细菌感染风险。

不宜贪多,建议每周2-3次,每次不超过150克:特别是已有慢性基础病患者,要提前询问医生是否适合进食海鲜类蛋白。

尽量不吃加工调味过重或由来不明的虾制品:比如腌制、辣味、裹粉炸制的预包装虾条,其添加剂、油盐含量普遍较高。



加强多元饮食,荤素搭配,丰富蛋白质来源:虾类可作为日常动物蛋白补充,但切忌“把所有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最后提醒,一旦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要及时就医,并尽可能保留剩余虾样本,以便医疗人员判断原因。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大风新闻
2025-11-02 10:04:07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火山诗话
2025-11-02 09:56:39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2 16:27:24
3-1!亚马尔破门 拉什福德爆射独造12球 巴萨反超黄潜落后皇马5分

3-1!亚马尔破门 拉什福德爆射独造12球 巴萨反超黄潜落后皇马5分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3 03:26:50
乱套了!大雨+大暴雨+降温!浙江人做好准备:马上突袭!这波冲击30℃

乱套了!大雨+大暴雨+降温!浙江人做好准备:马上突袭!这波冲击30℃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16:31:54
高三男生遭邻居驾车故意冲撞身亡案明日开庭,家属希望严惩肇事者

高三男生遭邻居驾车故意冲撞身亡案明日开庭,家属希望严惩肇事者

极目新闻
2025-11-02 19:07:41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07:55:38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政府停摆第31天,特朗普恼羞成怒提了个大胆建议,共和党后背发凉

政府停摆第31天,特朗普恼羞成怒提了个大胆建议,共和党后背发凉

军机Talk
2025-11-01 11:32:59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4-3拒爆冷!凌晨0点,王艺迪赢了:大心脏挽救赛点夺冠,王者国乒

4-3拒爆冷!凌晨0点,王艺迪赢了:大心脏挽救赛点夺冠,王者国乒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03 00:07:32
嗨爆了!法国赛氛围无敌棒,莫雷加德客场4-1完胜勒布伦打进决赛

嗨爆了!法国赛氛围无敌棒,莫雷加德客场4-1完胜勒布伦打进决赛

乒谈
2025-11-02 21:28:17
突发特讯!美方通告全球: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美方通告全球: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3 01:12:19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亚太观澜
2025-11-02 21:27:06
被抢到断货的千元羽绒服,究竟是谁在买?

被抢到断货的千元羽绒服,究竟是谁在买?

蓝鲸新闻
2025-11-02 00:35:13
筹码集中!最新股东户数环比减少30%以上的公司一览

筹码集中!最新股东户数环比减少30%以上的公司一览

A股数据表
2025-11-02 17:00:25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2 08:32:07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烈史
2025-11-02 07:35:24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34:00
2025-11-03 05:20:49
郭长包工头
郭长包工头
越南建筑up主,分享建筑工人智慧
722文章数 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手机
时尚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