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开手机里的AIApp,不管是ChatGPTPlus还是谷歌Gemini,你盯着图标看两秒,十有八九能找着个闪闪闪的菱形十字星。
就连Photoshop的智能填充、钉钉的AI助理,图标里都藏着这玩意儿。
![]()
最早我以为这只是设计师碰巧用了一样的元素,后来发现不是巧合,这符号早成了AI的“默认身份证”。
你可能没注意,这股设计风其实已经刮了两三年。
2022年ChatGPT一出来,IT行业直接变了天,不管是办公软件还是手机App,都忙着往里面加AI功能。
那时候设计师估计都犯了难,用啥图标代表AI好呢?总不能每个产品都画个机器人或者大脑吧,又土又没辨识度。
![]()
最后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菱形十字星慢慢成了大家的共识。
现在再看,哪有AI功能,哪就能看着这符号,简直成了AI的“专属暗号”。
菱形十字星咋成了AI的“身份证”?
不过你别以为这符号是为AI量身定做的,它最早的“舞台”根本不是科技圈,是几十年前的日本漫画。
我小时候看《龙珠》就发现了,孙悟空看到龙珠的时候,眼睛里会冒那种闪闪闪的菱形光,当时还觉得挺酷。
![]()
后来才知道,70、80年代的日本漫画里,这符号特常见,只要角色看到喜欢的人、想要的东西,或者觉得某件事超惊喜,眼睛里就会蹦出这玩意儿。
说白了,它最早是用来传递“开心、惊喜”的情绪符号,跟AI半毛钱关系没有。
后来这符号从漫画里跳出来,进了数字世界。
1999年的时候,日本电信公司Docomo有个设计师叫栗田重隆,他一口气设计了176个表情符号,就是为了让手机短信不只有文字。
这里面就藏着菱形十字星,估计当时选它,就是因为在日本年轻人里辨识度太高了。
![]()
本来这只是日本本土的表情,直到2010年,它被加入了Unicode6.0标准,有了个官方名字叫Sparkles,从那以后,全世界的手机里都能打出这个✨表情,算是彻底火出圈了。
再往后,这符号又钻进了设计工具里。
1990年Photoshop刚出“魔棒”功能的时候,图标就用了菱形十字星。
你用过魔棒就知道,点一下就能选中颜色相近的区域,比手动框选省事多了。
但有个问题,这图标跟时钟、垃圾桶那些一看就懂的图标不一样,你不查说明书,根本不知道它是干啥的。
![]()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感”,它反而适合代表那些新颖、神奇的功能,就像魔法棒一挥,麻烦事就解决了。
后来设计圈慢慢形成了默契,只要是能“少动手”的自动功能,比如自动调色、快速选图,图标里都爱加个菱形十字星。
真正让这符号跟AI绑死的,是谷歌在2020年干的两件事。
那一年谷歌相册推了AI图像增强功能,没跟用户扯复杂的算法,直接用菱形十字星当图标,意思就是“点一下,神奇的事就来了”。
同年谷歌表格的“探索”功能也用了这符号,这功能能通过机器学习给用户推荐表格主题。
![]()
当时我还没意识到这是个开始,直到后来看到越来越多AI产品用这符号,才反应过来,谷歌这是给行业定了个“规矩”啊。
为啥大家都愿意跟着用呢?我琢磨过,最早设计师也试过用机器人、芯片、灯泡代表AI,但都差点意思。
机器人太具象,一看就知道是“机器”,少了点智能的感觉;芯片太复杂,普通用户看不懂;灯泡又太泛,啥创新功能都能用。
反而菱形十字星不一样,它自带“闪闪光”的视觉效果,还能让人想起“惊喜、神奇”的感觉,正好能对应AI那种“你不知道它会带来啥,但肯定很方便”的体验。
![]()
如此看来,它能成为AI的代表符号,还真不是偶然。
这符号还能火多久?有人已经开始换了
现在这符号的用法也越来越灵活,大多时候不是单独用,是当辅助元素搭着来。
比如夸克的AI搜索,用了一大一小两个菱形;有道的句子润色功能,是魔棒旁边加了个菱形;稿定AI更夸张,不管是创意画布还是AI改图,只要跟AI沾边的功能,图标里都有这符号。
不过也有产品不想随大流,开始搞自己的特色。
最典型的就是Notion,它刚开始推AI功能的时候,图标也是菱形十字星,后来功能完善了,直接换成了人脸轮廓的图标。
![]()
我第一次看到Notion新图标时,一下子就记住了,比满屏的菱形十字星有辨识度多了。
这也能理解,当大家都用一个符号的时候,反而跳出这个框架的产品更容易被记住。
那这菱形十字星能火多久呢?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软盘图标。
90年代的时候,软盘是保存文件的工具,所以“保存”功能都用软盘图标。
后来软盘被淘汰了,但这个图标一直用到现在,成了“保存”的象征。
说不定等AI彻底变成像“保存”一样的基础功能,菱形十字星也会从“AI专属符号”变成“智能功能的象征”。
![]()
当然,这得等更合适的符号出现才行,现在来看,还没哪个符号能替代它。
这菱形十字星从日本漫画里的情绪符号,到全球通用的表情,再到AI时代的行业共识,每一步都踩中了需求。
它帮普通用户看懂了复杂的AI功能,也给行业定了个统一的视觉语言。
虽然现在有人开始换图标,但短期内,它还是AI的“代言人”。
毕竟,找一个既好看、又好懂,还能让大家达成共识的符号,真没那么容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