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13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主打低空/超低空防御,专为应对无人机、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等精确打击目标设计,是陆军合成旅机动防空、要地防空的核心装备之一,以下是其结构化深度解析:
![]()
一、核心性能参数(公开信息整合)
1. 射程与射高:有效射程10-20千米,射高50米-10千米,覆盖近程防空的“最后一道防线”,可拦截低空突防的高速目标。
2. 制导方式: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红外成像复合制导”,抗干扰能力强,即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小型目标(如巡飞弹)的命中精度仍可达90%以上。
![]()
3. 反应速度:系统反应时间小于6秒,从发现目标到导弹发射全程自动化,支持“发射后不管”,可同时跟踪8个目标、拦截4个威胁优先级最高的目标。
4. 机动性能:采用8×8轮式底盘,最大公路速度9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可伴随装甲部队进行高速机动,适配平原、高原、沙漠等多种地形。
![]()
二、系统构成与作战协同
1. 核心作战单元:
导弹发射车:每车搭载8枚垂直发射导弹(热发射模式),发射架可360°旋转,无射击死角。
雷达指挥车: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40千米,可识别RCS(雷达反射面积)0.1㎡以下的小型目标(如小型无人机)。
![]()
保障车:包括弹药装填车、维修保障车,支持野外快速补弹和故障排查,补弹时间小于15分钟。
2. 信息化协同能力:接入陆军防空指挥数据链,可与红旗-17A(近程)、红旗-16B(中程)防空系统形成梯次防御,也能接收无人机、预警机传输的目标数据,实现“多源信息融合+协同拦截”。
![]()
三、核心技术亮点与实战适配
1. 抗饱和攻击设计:采用垂直发射+快速转向技术,导弹升空后可迅速调整弹道,应对多方向、多批次来袭目标,尤其适配现代战场“无人机蜂群”攻击场景。
![]()
2. 模块化弹药配置:可兼容两种导弹型号——常规拦截弹(针对巡航导弹、直升机)和反无人机专用弹(配备近炸引信+破片战斗部,高效摧毁小型无人机)。
3. 复杂环境适应性:底盘具备防地雷、防爆炸物能力,电子设备采用抗低温、抗高温设计,可在-40℃~+60℃环境下正常工作,满足高原、边境等极端地区部署需求。
![]()
四、战略意义与同类装备对比
1. 战略定位:填补了中国陆军近程防空的“中低空缺口”,解决了传统高炮对高速、小型目标拦截效率低的问题,成为合成旅机动作战的“防空保护伞”。
![]()
2. 国际同类装备对比:
对比俄罗斯“道尔”M2:红旗-13的雷达探测距离更远(40千米 vs 32千米),抗干扰能力更强,且轮式底盘机动性优于履带式。
对比美国“复仇者”系统:红旗-13的射程(20千米 vs 8千米)和多目标拦截能力(4个 vs 2个)更具优势,垂直发射模式也比倾斜发射的反应速度更快。
![]()
五、部署与发展趋势
1. 当前部署:主要列装陆军合成旅防空营,与红旗-17A、自行高炮搭配使用,形成“导弹+高炮”的近程防空组合;部分沿海地区也用于港口、机场等要地防空。
2. 未来发展:计划升级智能化拦截算法,提升对高超音速低空目标的拦截能力;同时研发车载轻量化型号,适配空降兵、快速反应部队的机动部署需求。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