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云南边陲的芒市,曾有一个世袭长达512年的“土皇帝”,一度控制着1500平方公里土地,并且拥有军队和税收制度,直到1955年才彻底消失,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土皇帝”?最后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
汉人傣族土司
1443年明朝正统年间,云南西部边陲地区战乱四起,麓川土司思机发趁机发动叛乱,席卷芒市地区,朝廷为平定叛乱,派出身为江西人的方定正随明军南下,最终取得胜利,并立下赫赫战功。于是被朝廷封为芒市御夷长官司长官,芒市御夷长官司是明朝在云南设立的土司机构,也叫作怒谋或者大枯赕,隶属于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治所就在如今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在明朝给的印信中,其疆界范围东以象达交龙陵为界,向西直至黄草岭交南甸,北至大关坡交龙陵界,南则以三台山交遮为界,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辖区涵盖如今芒市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龙陵县的部分地区。
只是方定正作为汉人,却要掌管这片傣族聚居的土地,语言、风俗、文化都不相通,很难服众,于是方定正为融入当地社会,开始学习傣族语言文化,与傣族贵族联姻,并保留了很多当地原有的习俗和管理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体系,逐渐在芒市站稳了脚跟。
由于方定正的官职还可以代代世袭,因此,方氏家族的统治机构越发完善,并设立了22 名属官,按照年龄分为“召勐”、“召准”、“召印”,管理刑狱、军事、税收等要务,另外,还逐渐拥有了独立武装,负责维护统治秩序。
![]()
1640年崇祯十三年,芒市御夷长官司被升格为安抚司,方氏家族的权利和地位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清朝则继续沿袭了明制,乾隆年间改其属龙陵厅管辖,机构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才被废除。
虽然方氏家族统治芒市期间,曾通过各种方式对当地百姓进行经济剥削,农民每年超60%的收入,都要交给土司。据数据显示,直到1949年,芒市全年稻谷收成是2024.9 万公斤,其中1038.91 万公斤都在土司手上,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除此之外,百姓还要给土司造房、修路、种地、扫地等各种劳役。然而,由于方氏家族几百年的统治,对当地百姓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只能习惯性服从。那么,方氏家族的这种统治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五百年“土皇帝”是如何宣告终结的
由于方氏家族在统治芒市期间,进行了详细的管理机构划分,导致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一定实权,这为后续内部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
1931 年,土司方克明病逝,按照继承顺序,土司一职应由长子方云龙继位,但方克光的弟弟方克胜并不服这一决定。到了1936年,方云龙去世,其胞弟方御龙继位,然而他却将实权交给了方克光,导致芒市土司手中无权,真正的权利被方克光、方克胜等人争夺。
后1942年日军从缅甸攻入滇西地区,方克光找到日本警备队长, 出任 “维持会” 会长,
方克胜则投奔南甸游击队,对抗日军,1944年11月滇西反攻战役中,芒市被收复。方克胜掌握权力,方克光在逃离木邦后,于次年2月又回到芒市,两人在芒市形成了两个代办并存的局面,这一情况进一步削弱了方氏家族的统治力量,此后内部斗争仍不断。同时还面临着缅甸与英国的地缘斗争,直到1949年解放军占领龙陵县,方克胜却拒绝接受新政权委任,甚至调兵设防,坚持所谓“中立”。1950年,他带着小土司方御龙逃亡缅甸,方克光当时在缅甸经商,听闻芒市的消息后,则选择回到了这里,出任土司代办,病故后由其子方化龙继续接任代办。
![]()
最终在1955年,芒市采用自上而下的协商模式,开始“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并废除了领主、地主等土地所有制。
同年10月,方化龙正式交出传承五百余年的印信,宣布取消官租,芒市土司制度正式被废除,方氏家族延续几个世纪的“土皇帝”统治制度也正式宣告终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