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后给美国奉上的“厚礼”,福特F-150皮卡订单、追加大豆采购、签20年LNG长约,以及丰田砸100亿美元去美国建厂。这些看似生意的背后,有哪些针对中国的招数?
大豆订单虽小,但能减轻中国的谈判筹码
日本敢拿大豆订单当敲门砖,一定程度上摸准了中美贸易的命门。过去十年中国从美国买了2.71亿吨大豆,占美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今年中美摩擦的升温,中国果断停止了对美国大豆采购。美国的几大农业州不但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新的收成也只能烂在地里。
日本高调宣布扩大美国大豆采购,日本每年本身就要进口200多万吨美国大豆,跟中国的购买数量完全无法相比,但此时的“接盘”恰到好处,能够帮助美国小小的解围,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有日本打样,美国胁迫一些国家也来接盘大豆等美国农产品也不是不可能,这将对我国的谈判筹码进行削减。
![]()
当然,美国大豆的价格比巴西大豆高一些,日本企业等于是替政治买单,国内农协骂声一片。
LNG低价协议,帮美国搅局能源市场
日本与美国签下20年的LNG大单,报价比国际均价略低,这是帮助美国在能源市场搅局、卡位。
美国一直想把LNG卖到亚洲市场,但价格上没多少优势,一直没能打开局面。此次日本带头签长期低价单,等于是给美国LNG打广告,帮着美国在亚洲能源市场站稳脚跟。能源合作是巩固美日同盟的硬纽带,美日在能源领域绑得越紧,就越能在印太战略里给中国添堵。
![]()
丰田百亿建厂,供应链迁离中国的危险信号?
最值得中国警惕的,还是丰田砸100亿美元去美国建工厂。丰田在中国的产能不低,每年在150万辆以上,中国市场占丰田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
丰田砸巨资到美国建厂,存在供应链转移的风险,美国一直撺掇盟友搞供应链迁离中国。虽说丰田中国区负责人表态“不会减少在华投资”,但美国如果兑现补贴承诺,又有日本方面背书,大量产能往美国腾挪完全可能。美日在汽车产业绑得越紧,就越容易在新能源汽车标准、贸易壁垒上联手针对中国。
![]()
![]()
日本的“夹缝算计”,中国如何应对?
高市早苗的这波“送礼”,本质上用日本企业的钱,换取美国的战略信任,顺便给中国添堵,想在中美之间卡个“第三极”的位置。她的算盘打得精:政治上稳住美日同盟,经济上换美国的科技优待,战略上提升日本存在感。
但对中国来说,警示意义远大于实际损失。短期来看,贸易筹码被削弱、能源市场多了变数、供应链有转移风险,长期来看,美日同盟的强化会让印太地区的博弈更激烈,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会越来越大。
中国需要稳住自己的基本盘,加强与巴西、俄罗斯的农产品和能源合作,把国内产业链做扎实然后更好的“走出去”,但必须警惕的是,这种“以经贸换政治”的玩法,可能会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效仿,以后中美博弈的场子,只会更加复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