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奔涌向前,使命担当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蓝图。
连日来,连江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认真领会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担当实干、奋勇争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连江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连江篇章。
深耕特色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业是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石,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既要立足地域资源禀赋,也要强化全链条培育,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从 “重产量” 向 “提品质” 跨越转型,让 “产业旺” 与 “乡村兴” 同频共振。
![]()
下宫镇松芦湾海域鲍鱼养殖区。
下宫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宫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乡村振兴强基础、特色产业谋突破”的发展方向,以实干举措激活发展动能。近年来,下宫镇秉持“腾笼换鸟”理念,充分利用镇区闲置海带加工旧厂房,引进连江鑫大洋水产有限公司、连江县华佳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鲍鱼加工企业,并建设连江首家鲍鱼分拣中心,推动企业集聚发展,不仅让闲置资产焕发新生机,更形成“加工带养殖、二产反哺一产”的良性循环。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鲍鱼销售持续发力,计划联合加工企业搭建线上直播带货矩阵,对接商超、餐饮连锁拓展线下终端渠道,让“松芦湾”鲍鱼卖得更远、口碑更响。
![]()
筱埕镇官坞村海带育苗基地。严秉灵摄
筱埕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新起点,筱埕镇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始终坚持产业振兴,深耕海洋经济发展,持续育强“种业芯片”,开展海带、鲍鱼等优质品种试验推广,培育“黄官一号”“无边海带”等优质良种;以“数字养殖”现代化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渔业生产模式革新;依托精深加工延伸价值链,培育龙头企业和多元化产品,有效提升产业韧性与竞争力,全力构建海带、牡蛎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并深化“千万工程”建设,促进城乡融合与乡村善治,为描绘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图景贡献更多筱埕力量。
![]()
蓼沿乡溪东村脐橙丰收。
蓼沿乡相关负责人表示,蓼沿乡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山地资源禀赋,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持续深耕脐橙、青柚、茶油等优势品类,推广原生态有机种植与精细化管理技术,强化“溪东脐橙”“蓼沿山茶油”等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体系,培育“六莲共舞”系列优质产品,打造“四季果香”农旅场景,推动农产品转型升级,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整合生态资源与文化底蕴,深度挖掘“孝廉文化”“朱子文化”“志愿精神”资源,策划“莲韵书香”“橙香趣玩”“古厝探秘”等主题文旅活动,实现文旅联动,推动乡村振兴。
深化基层治理 织密民生保障 “幸福网”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 “最前沿阵地”,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城市建设成更有温度更有韧性的和谐家园。
![]()
东北街智慧社区管理系统。
凤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凤城镇始终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与民生保障工作,以东北街社区“晚晴110”平台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整合社区网格、志愿队伍及智能系统,实现老年人“一键呼叫”服务全覆盖;以凤园社区“近邻亭”为基层治理阵地,打造“居民议事、矛盾调解、政策宣传”三位一体平台,通过“亭内议事”,组织居民共议社区事务、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民生问题。下一步,凤城镇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改善人居环境,筑牢民生底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惠及群众。
![]()
潘渡镇综治中心。
潘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潘渡镇将以强化党建引领为核心,持续建强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基层治理方面,聚力于“高效”与“协同”,依托贵安新城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与潘渡镇综治中心“一体化”调度机制,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听民声、解难题,搭建物业、居民、商户等多方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健全“小事网格办、大事联合解”的矛盾化解体系,真正将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在保障民生方面,着眼于“精准”与“共享”,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清单化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盘活闲置资源,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以实打实的工作成效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潘渡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东岱镇“福润岱江”党群服务集市。
东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东岱镇深化基层治理、夯实民生保障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阶段,东岱镇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密结合,持续整合党员志愿者资源,深化“福润岱江”党群服务集市党建品牌建设,聚焦“一老一少一困”,充分拓展为民服务内容和模式,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并持续打造各具特色的村级党群服务集市固定点,确保党群集市常办常新,真正温暖人心,努力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百姓身边可知可感的治理实效与幸福温度,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乡村新格局。
激活文旅经济 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
文旅产业被赋予“连接文化传承与经济动能、贯通乡村振兴与城市提质”的双重使命,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培育兼具地方特色,与市场吸引力的文旅消费新业态,能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丹阳镇七星台景区(三落厝艺术区)。
丹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文旅发展指明方向。丹阳镇将立足红色底蕴与生态禀赋,以全会精神为遵循,从三方面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强文旅阵地,串联贝里蟹谷、三落厝古民居、军民融合展示馆与红色教育基地,升级丹樱农场、兰和园等生态节点,常态化举办丰收节等活动,织密“文化+生态”融合服务网络;深化惠民服务,推行“订单式”文旅供给,通过“村咖+露营”等新业态,将农文旅服务送到群众与游客身边;厚植人才根基,通过公益培训,培育非遗美食传承人,依托连江县文旅人才驿站、丹阳风味小吃协会,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开发研学、文创项目,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
平流尾地质公园。
苔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明确了实施路径,更为苔菉镇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苔菉镇将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要求,锚定独特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奋力答好“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答卷。同时,持续叫响“福州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文旅名片,串联平流尾地质公园、北茭鼻公园等核心景点,着力构建全季全域沉浸式滨海旅游新场景,助推创建国家级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奋力谱写向海图强的文旅经济发展新篇章。
![]()
黄岐镇古石崖壁咖啡。
黄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岐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系统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山海资源与对台优势,布局新兴业态,以户外运动与文旅融合为突破,打造福建沿海户外运动目的地,在崖壁咖啡火爆基础上,引入攀岩等户外项目,并举办体育赛事,吸引高净值人群来黄岐运动休闲、投资兴业;盘活存量资源,支持大谷村重点发展“闽东特色石头聚落”与休闲农业,推进大建村垂钓平台等项目建设,让沉睡资源焕发新生机;协调全域发展,以古石村为示范,通过以点带面,联动招手岩、后沙蔚蓝海岸、望乡亭等景点,促进观光、休闲、运动、文化多业态融合,打造优势互补的一体化旅游格局,进一步带动全域文旅经济发展。
厚植文化底蕴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每个地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让文化为城市赋美、为发展赋能。
![]()
连江县红色文化传习馆。
透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乡村全面振兴和文化发展作了系统部署,为透堡镇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全会精神指引下,透堡镇将坚持立足“红色亮镇、生态美镇、教育强镇”三大定位,以“红色沁润”机制为抓手,加快构建“文化+”多维度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探索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做到在保护中创新、在融合中提质,凝聚起推动透堡镇经济文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
闽江口历史文化展示馆。
琯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琯头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立足职能抓实文化建设,围绕重大时代主题,深耕本土富矿,系统挖掘闽江口革命历史文化、蓝色海洋文化、长门炮台海防文化的时代价值,聚焦“十番古乐”这一金名片,通过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让地方特色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同时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艺术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以文化事业繁荣凝聚人心,以文化产业创造赋能发展,切实把全会部署转化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实际成效。
![]()
第二届“三月三”连马民族文化活动。
小沧畲族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小沧畲族乡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掀起学习热潮,并注重成果转化。小沧畲族乡将持续加强传统民族技艺传承发展,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畲族文化“兴”起来;坚持以文惠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民族文化+文明实践”活动模式,统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擦亮“三月三”特色文化品牌,开展好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架起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桥梁,不断增进两岸同胞情谊。(文/图 连江县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