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浪飘香。七河八岛的稻田里,金黄稻穗压弯禾杆,微风拂过掀起层层金浪。10月31日,一场融合丰收喜悦与品牌梦想的扬州七河八岛稻田开镰暨“月光米”品牌发布活动在此隆重举行。各界嘉宾共同见证这丰收的时刻,解锁生态农业与文化品牌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
七河八岛作为扬州的“生态宝地”,以其独特的河岛生态、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孕育优质稻米的黄金产地。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书记李桂山表示,融汇传统农耕与科技赋能的“月光米”,既实现了从“卖产品”向“卖品牌”、从“论斤称”向“论品质”的关键跨越,也通过“农业种植+文旅观光+农产品加工”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以产业兴旺带动富民增收、乡村振兴。更形成了“地方+院所+高校”的多方联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鲜活典范。
“月光米”项目发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王才林院长为大家解读了“月光米”的品种优势与生态密码。他说,优质稻米的生产,离不开其生长的根基——土壤。金湾村的土壤,是千年长江与古老运河共同馈赠的杰作。这片土地的有机质含量稳定在3.5%以上,部分地块甚至接近4%,这远高于常规农田水平。同时,土壤的pH值稳定在6.5-7.0之间,这一黄金比例最有利于水稻对各类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七河八岛,河网密布,水系通达。灌溉水源,直接取自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活水。七河八岛水域广阔,植被茂密,形成了天然的“生态空调”效应。正是这土壤、水源与气候三位一体的完美契合,共同构成了一个近乎理想的生态系统。品种的优良基因与环境的卓越禀赋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孕育出了今天的主角——“月光米”。
据悉,“月光米”生产全程严格执行“水韵苏米”“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采用激光平地技术,将每一块田块都整理得如镜面般平整;采用硬地硬盘微喷管集中育秧技术,通过药剂浸种、基质育苗、暗化出苗和科学的管理;在肥水管理上,推行“减氮增钾补硅”专用肥和“浅露干湿”间歇灌溉技术。通过合理密植、控氮增钾补硅、间隙灌溉等栽培措施,让水稻植株生长健壮,辅以绿色防控措施,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这一过程是“政府引导、专家支持、企业主导、基地实施”的协同创新模式,让标准的文本变成了田间的现实,让科技成果转化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2026“认养半亩田”计划,吸引了许多新岛民的加入。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新岛民”历美霖告诉记者,第一天就尝过这里的米,口感香甜,比较符合她的口味,看到这片稻田充满生机的美感,深深的吸引了她。
此外,活动后还设置了农学馆探访、月光米品鉴及乡村实践家稻田对话环节。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一次丰收的庆典,更是生态科技新城农业品牌化、生态化、文旅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